在缺乏监管的恶性竞争下,加密衍生品交易所将杠杆率从20倍提高到100倍、125倍甚至150倍。虽然他们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但是对于加密市场的健康和投资者的资金安全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最近,上述情况出现了转机。
加密市场的高杠杆率似乎正在下降。
7月25日,FTX创始人SBF在推特上宣布,FTX将取消高杠杆产品,并将杠杆限制在20倍。第二天,币安创始人赵昌鹏也在推特上表示,币安期货合约已经将可供新用户使用的杠杆比例调整为最高20倍,这一上限也将在未来几周适用于所有用户。
SBF在推特上表示,清算交易占FTX交易量不到1%,FTX清算不是导致波动的主要因素,但他认同高杠杆率(gt;;20倍)是不健康的,不是加密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凡事都有个限度。"。
业内普遍认为,双头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发展趋势可能是对日益严峻的监管形势的回应。
目前币安、FTX、火币等第一衍生品交易所都采取了降杠杆措施,可能会导致部分用户流失。但对于加密市场而言,这些措施释放了更加负责任、合规的积极信号,有利于加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杠杆是如何“上升”的?
长期以来,加密货币交易所一直处于灰色监管地位,市场具有很强的投机倾向。这也使得很多加密货币交易,所以期货合约是核心产品。在恶性竞争下,他们不断以高杠杆吸引用户,扩大交易量,从早期的20倍到现在的150倍。
2016年5月,衍生品交易所bitmex宣布推出以太坊00倍杠杆的永久合约,这是加密领域首次将期货合约杠杆提高到100倍。多年来,Bitmex一直是加密衍生品交易量最高的交易所。
“有人提供类似的产品,关注堕落的赌徒,也就是比特币的散户。”bitmex的创始人亚瑟·海斯(Arthur Hayes)说,“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2018年12月,okex宣布推出BTC永续合约产品,并支持高达100倍的杠杆率。随着合约产品的大流量和大利润,FTX、币安、火币相继进入市场。
2019年4月,FTX交易所正式上线,最高杠杆率象征性提升至101倍,成为当时业内杠杆率最高的交易所。自那以后,BTC、瑞士法郎、瑞士法郎和其他货币被引入以支持这一倍数。
2019年10月,货币证券合约平台宣布BTC期货合约支持高达125倍的杠杆率,行业杠杆率进一步提升。
币安CEO赵昌鹏在推特上写道:“并不是所有的功能都是为大众设计的。虽然有些功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但是特定人群需求很高。如果你不喜欢或者不需要,请不要使用。作为平台,我们必须通过提供选择来保持竞争力。”
霍金和奥克斯紧随其后。2020年3月,火币宣布推出永续合约产品,支持高达125倍的杠杆比例。2020年9月,okex宣布所有合约产品支持BTC最大杠杆125倍,其他货币最大杠杆75倍。
此外,一些二三级交易所甚至将杠杆率推高至150倍。2020年6月,coinbase投资的衍生品交易所blade宣布,其合约产品的杠杆率可能达到150倍。今年2月,比特威尔还宣布推出最高杠杆率为150倍的永续合约产品。
随着加密市场的杠杆越来越大,市场波动明显,多空合约的不断平仓很容易导致市场的大幅下跌,从而导致加密市场的波动性越来越大。在2020年的312个市场和今年的519个市场中,高市场杠杆率被认为是市场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
“3月12日,当比特币价格从7900美元暴跌至3600美元(跌幅超过50%)时,仅bitmex就清算了一份价值10亿美元的长期合约。”在回顾312市场时,加密分析师约瑟夫·杨说,“当比特币的价格跌至5000美元以下时,真正的问题就出现了。这一次,价格的大幅下跌几乎清空了bitmex的委托账户/kloc-0。”
blocktower capital管理合伙人阿里·保罗(Ari Paul)也表示,当比特币价格跌破4800美元时,投资者并没有选择卖出。销售压力主要来自bitmex和大额结算,然后转化为销售订单。
因此,高杠杆被认为是加密市场最大的系统性风险之一。由此引发的市场操纵、波动过大、投资利益保护不足等诟病也挥之不去,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金融市场对加密货币的进一步接受。
“我并不是说这会导致下一场金融危机,”负责监管衍生品交易的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前主席Timothy Massad告诉* * * *。“但这会是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在得克萨斯州引发龙卷风吗?”
舆论和监督的双重压力
过去几年,高杠杆下衍生品交易的受害者屡见不鲜。
2019年6月5日,加密市场分析机构bityi的创始人易慧上吊自杀。去世前几天,她在微信群里透露,自己已经用10个BTC下了100倍杠杆空订单。在此之前,该公司的杠杆率是20倍,BTC是600倍。此后市场一路上涨,有传言称其因为承受不了100倍杠杆率的爆炸而选择了死亡。虽然死因众说纷纭,但据他的朋友说,杠杆持仓爆炸造成的巨大损失,至少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年来,“夫妻炒比特币亏2000万”“女儿被杀后跳海自杀”“海南霍金楼前维权者不计其数”等让散户蒙受巨大损失的新闻不时出现在社会新闻中。
今年519行情中,各大交易所累计持仓量超过400亿元。由于高杠杆对投资者的巨大危害,许多国家的金融监管机构对加密衍生品采取高压政策。然而,由于加密货币交易所监管困难,各种高杠杆衍生品一直在各国的灰色地带运行。
随着加密市场的兴起,以及今年越来越多新用户的进入,国家监管机构对加密市场的监管态度和机制进一步加强,主流媒体的批评声也是此起彼伏。
首先,5月19日,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发布消息,要求严厉打击比特币挖矿和交易,“坚决防止个人风险向社会领域蔓延”。此后,许多媒体发表了评论文章和调查报告。
5月24日,新华社旗下的《经济参考报》发表了一篇题为《虚拟货币投机的困惑亟待纠正》的文章,文中提到“很多投资者试图一夜暴富,交易杠杆通常会扩大到5倍甚至更高。在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投资者的交易风险是巨大的。”
5月29日,新华社发表了一篇题为《100倍杠杆,疯狂的“币圈”带来“暴富”或“爆仓”的文章,文中提到了几起投资者杠杆交易后爆仓的案例,指出很多投资者一无所有,也没有钱,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却在高杠杆下的爆仓中获得了稳定的利润。
受上述事件影响,国内多家密码衍生品交易平台开始严格限制杠杆产品的用户和最高杠杆比例。
5月25日,宣布人民币汇率,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并暂停在中国大陆开设新的期货合约、杠杆和ETP。与此同时,大量现有用户的最大杠杆率也降低到了5倍。
同一天,一级衍生品交易所bybit宣布,将限制内地IP用户访问API接口。此外,xmex和BBX等加密衍生品交易所也宣布将停止运营。
今年6月,日本、英国、意大利、泰国等近10个国家的监管机构发出警告,禁止货币安全机构擅自提供衍生品交易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衍生品交易所的货币安全和FTX负责人刚刚决定降低杠杆率,并向监管部门和外界做出一些妥协。
虽然全球加密市场的监管已经进入深水区,但是由于加密市场难的特点,这些监管警示和* *可能只会对FTX、币安等以合规为目标的交易所产生实际影响。更多的交易所仍然不受监管,作用不大。比如okex、bybit Mxec等交易所,依然支持高达100倍甚至125倍的合约杠杆。
杠杆合约是任何成熟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过度杠杆并非如此。如何处理好用户需求、平台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将是加密衍生品交易平台需要面对的一个长期命题。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高杠杆后果,高杠杆交易机构":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qkl/13731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