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前后,P2P网贷机构出现集中雷雨,数百家P2P平台包裹上亿元巨额资金,一夜之间消失。记者选取了P2P平台的几个典型案例,通过探究这些平台的运营内幕,揭示集资诈骗的本质。
虚构借款人担保人多角装饰P2P平台
2018年7月,广州立德财富公司CEO跑路,平台爆炸。公司高管在老板失联次日向公安机关报案,称老板郑某森失联前曾指使财务人员从公司账户转出3000万元。广州天河公安分局对立德公司涉嫌集资诈骗立案侦查。
广州立德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于2013年6月19日注册成立,经营范围注明为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投资咨询服务。
按照这个定义,励德财富公司属于点对点借贷信息中介公司,也符合国家对P2P公司角色的定义。理论上只是借贷双方的一个信息交融角色,既不能借出借来的钱,也不能担保贷款。它只能在贷款匹配成功后收取一定的中介服务费。
但实际上,“立德财富”的P2P网贷平台不仅充当了信息中介的角色,还亲自在这个本该有三方或四方的借贷关系中扮演了借款人和担保人的角色,把四方关系变成了双方,投资人的钱直接进了“立德财富”。
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副中队长程武明:据利德财富公司的一个员工说,借款人是虚构的,是这个担保公司买的,是一套公司信息。公司资料包括营业执照、税务、银行账户、银行u盾等一套手续,大概6000元左右,都是买回来平台贷款的。
励德财富前后买入数千家空空壳公司冒充借款人,以虚构借款标的为借口吸收资金。不仅如此,为了吸引投资者,他们还成立了4家虚设担保公司为这些假标背书,将骗局做到了极致。
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副中队长程武明:这四家担保公司都在揭阳有工商注册,都有自己的法定代表人。但据调查,这些法人代表并没有参与实际操作。有员工称,这四家担保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均为郑(立德财富公司老板)。
质押“注水”多平台集资诈骗
本来应该是借贷关系之外的中介角色。然而,广州立德财富等非法P2P平台非法将信息中介变成了类似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用中介。没有信用和担保,投资者面临的风险不言而喻。
相比其他P2P平台的集资骗局,立德财富的招数更为完备。它不仅有随机编造的借款人和贷款担保公司,还准备了玉石、钢材等质押物,声称由借款人质押担保担保公司的债务,意思是如果借款人不能及时还款,可以实现质押物来偿还借款人。
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分局副中队长程武明:根据郑的供述,15年到18年买玉大概是1.2亿左右,但是他为了这2000万的玉,从平台上借的钱,大概是1个多亿。
但经查,立德平台上展示的作为质押物的钢材只是外面的一层好钢,里面的钢材是劣质材料的假钢。在P2P平台上,以高于虚拟价格7、8倍的价格诱骗投资者参与。
如果说“道德财富”的标的还是“以次充好”,有些P2P平台简直无中生有。
佛山的“理财咖啡”平台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18年6月,佛山市禅城区投资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突然人去楼空空,公司“理财咖啡”平台无法提现。警方查证,该公司规模很小,涉案人员只有12人,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非法吸收11亿元,几乎每个人吸收近亿元。
“理财咖啡”平台公布的贷款标的都是以房产为抵押的所谓债权转让。网页上不仅有借款人和房产所有人的信息,还有房产证、抵押合同等相关证明。
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环市派出所民警郭剑飞:借款人和房产所有人信息登记是假的。在房产中心核实后,发现该楼盘的信息登记也是假的。
无论是理财咖啡还是立德财富等非法P2P平台,吸收的巨额资金都是用来支付投资者的本息,无一例外的是用于融资,或用于公司运营,或被全民挥霍。当这样的庞氏骗局无法吸收更多的新资本来填补消费的窟窿时,资金链必然断裂,结果就是老板跑路或者平台爆仓,最终接手的投资人面临无处收回本金的悲惨局面。
投资者要么轻信,要么找不到真相。
非法P2P平台集资诈骗手段多样,受害者众多。这些投资参与者是如何找到这些平台进行投资的?他们在利用这些P2P平台进行投资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理?
P2P网贷平台爆炸以来,很多投资人对部分P2P平台甚至整个行业产生了信任危机。记者在采访中还特意观察了一些投资人,从实体店的老人到网络平台的中青年,发现很多投资人对P2P平台推出的贷款项目并没有深入挖掘。
广东佛山的杨先生经朋友介绍投资了金融咖啡平台。他投了10万不到一个月,就被老板的跑路平台打了。
投资参与者:朋友说挂一张银行卡,上面有几个数字,投资很方便。
因为身边的朋友投资赚钱,很多投资人基于对身边人的信任和羡慕参与其中。也有一些投资者盲目相信短期经验。广州的王先生在少量投资、短期收回本息后,将资金全部投入了立德财富平台,不想却陷入了本息两败俱伤的诈骗陷阱。
投资人王先生:我按时看了平台每月的利息回报和本金回报,然后我自己看了平台的简介。我发现简介上说某国企觉得值得信任,然后平台上传了一些财务证明材料,然后我投资了一些重大体育赛事,我就信了。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涉案P2P平台租用高档写字楼树立形象,提升知名度,通过各种媒体发布虚假广告,扩大影响力,吸引客户。有些平台还声称有“国资系”背景,但事实是他们付出很高的代价把人从平台上拉下来。绝大多数的投资参与者都是这样相信广告的,误以为人多,却不想陷入集资骗局。
记者调查发现,作为一般投资者,对这些P2P平台的核查往往停留在对公司自身资质的核查上。比如广州立德财富公司,在工商部门注册没有问题。问题是这些合法成立的公司都是挂羊头卖狗肉,在实际操作中玩的是非法甚至违法的套路。投资者很难鉴别借款标的或者P2P平台推出的所谓理财产品的真伪。
P2P平台监管有法可依。
2016年,原银监会会同工信部、公安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部门颁布了《点对点借贷中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网贷行业监管的总则。对P2P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明确网贷机构不得吸收公众存款、设立资金池、提供担保或者承诺保本保息。同时,明确了对P2P借贷平台的监管责任。
2018年8月,针对一系列“矿爆”风险事件,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办公室和P2P点对点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办公室对点对点借贷中的风险专项整治和风险化解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做出了部署。
广东省佛山市政府金融工作局地方发展科科长邓伟强:第一,暂停设立新的机构;二是禁止在新设机构名称和经营范围中使用交易所、金融、P2P、投资管理等16个关键词;第三,应该控制机构的银行账户,要求所有机构保留银行存款。
除了金融监管部门采取强制措施外,一些地方的公安机关结合辖区实际,创新工作方法,实施风险预警。深公于2018年5月上线“沈蓉系统”,以人员背景、企业背景、违法行为等一系列指标为参数,进行数据碰撞融合分析。如果人们点击高风险的理财平台,网站和APP会自动弹出风险提示。
针对P2P网贷机构涉嫌集资诈骗等犯罪行为,公安机关重拳出击,在打击犯罪的同时加强追逃追赃。针对相关犯罪嫌疑人在逃情况突出的情况,公安机关把缉捕作为“猎狐行动”的首要任务,开展专项追逃,成功抓获来自泰国、柬埔寨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犯罪嫌疑人62名,取得显著成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爆雷的网贷平台后来怎么办的,网贷爆雷是不是不用还了":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03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