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分众旗下还呗APP运营方上半年赚了4亿元:去年利润与蚂蚁消金持平

分众旗下还呗APP运营方上半年赚了4亿元:去年利润与蚂蚁消金持平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财经老虎网作者:熊飞

信用服务平台给APP的运营者赚多少钱?近日,分众传媒发布公告称,2023年半年报披露了重要合资公司上海数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数禾科技)的经营情况,其中前者间接持有后者35.88%的股份。半年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束河科技营业收入33.57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3.25亿元增长44%;净利润为4.06亿元,比去年同期的2.74亿元增长48%。截至2023年6月30日,束河科技总资产83.6亿元,总负债44.44亿元。

依托分众传媒强大的媒体资源和营销场景,吉和科技可以说是“天天向上”。以今年上半年的181天计算,束河科技日收入达1855万元,赚了224万元。2022年全年,束河科技营业收入54.9亿元,较2021年的42.46亿元增长29%;净利润为8.41亿元,较2021年的7.66亿元增长9.8%。

金融老虎网注意到,2022年,束河科技在承接“花呗借呗”业务后,净利润水平已经与蚂蚁消费金融持平,营收和利润等财务表现已经超过20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2022年,蚂蚁金服净利润8.41亿元,在30家披露业绩的持牌金融公司中排名第四。从资产规模来看,蚂蚁消费金融2022年注册资本为80亿元(目前资本已增至185亿元),到2022年底,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束河科技注册资本2693万元,截至2022年末总资产78.32亿元。束河科技旗下的焦点小贷注册资本为3.355亿元。

据了解,书和科技的产品主要包括分期服务平台、消费信贷服务平台和小微智慧信贷服务平台。官网介绍,环百APP是一个基于消费多场景的分期服务平台。2016年正式进入市场,通过与持牌金融机构合作,向社会公众提供个人消费信贷服务。出资方包括上海银行、南京银行、中信小金。截至2023年6月,已激活1.3亿用户,为1700万用户提供服务。

企业搜索APP显示,数禾科技第一大股东为分众传媒全资子公司上海时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42%。2019年,分众传媒曾表示,书和科技主要经营的“还款”业务是以贷款帮助的形式提供信贷产品和服务。束河科技董事长龙德军现任分众传媒副总裁,总经理徐志刚为欢柏创始人兼CEO。在他创业之前,全面负责招行信用卡APP的“掌上生活”。

目前,数禾科技实际控制多家金融业务公司,包括重庆分众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市苏烟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众合信融资担保(福建)有限公司,从融资历史来看,2016年3月,数禾科技获得分众传媒天使轮1亿元投资,分众传媒持股70%;2017年11月,数禾科技持有分众传媒旗下持牌小贷重庆分众小额贷款有限公司;2017年12月,数禾科技完成3.5亿元A轮融资,投资机构为红杉资本、信达、诺亚财富。此后,分众传媒持有束河信息的股权比例降至41.9886%;2019年2月,束河科技B轮获得新浪3000万美元投资。需要指出的是,2021年8月11日,红杉资本和诺亚财富已经退出股东行列。

从历史数据来看,舒和科技在2016年品牌正式进入市场的前三年都是亏损的。2016年至2018年三年累计亏损1.43亿元。根据分众传媒披露的信息,舒和科技2016年至2018年的净亏损分别为4854万元、5615万元和3843万元。2019年以来,束河科技发起了“逆袭& # 34;路,2019年、2020年、2021年舒和科技净利润分别为3.1亿元、5.5亿元、7.66亿元。

据财经老虎网观察,吉和科技已经连续四年实现盈利。2019年至2022年,其利润增速分别为77%、39%和9.8%,增速明显回落,但盈利能力依然强劲,近四年累计实现净利润24.67亿元。束河科技庞大的业务规模离不开分众传媒的大力支持。2018年和2019年,束河在分众传媒的广告收入贡献超过1亿元。2021年为分众传媒贡献广告收入9400万元,在分众传媒12家关联方中排名第二。同样在2021年,“打老婆不借,不打老婆及时到”等“辣眼睛”的广告充斥全国各地商圈、写字楼的电梯,引发公众反感和网友争议。

按照当时新京报的评论,表面上看,广告词是出于好心,打老婆确实不对。如此旗帜鲜明地提出来,似乎还挺少见的。但这件事经不起仔细推敲和推敲。不打老婆是天经地义的事,是基本的法律底线和道德要求,不是贷款的加分项。更何况,一个网贷平台没打过老婆怎么能理解?显然,网贷平台无法识别出借人是否存在家暴,这样的广告词也涉嫌虚假宣传。另外,“打老婆”和网贷没有合理的关系。把“打老婆”和网贷联系起来,未免有些牵强,太突兀了,真的有利用“家暴”话题哗众取宠进行商业炒作的嫌疑。

另一位律师当时也指出,分众传媒作为广告发布者,应当尽到审核义务,判断广告是否符合广告法,是否违反法律、法规、行政规章或者公序良俗。财经老虎网注意到,2022年,分众传媒年报披露的关联交易中,吉和科技贡献的广告收入已经显示为“空”。今年上半年,齐河科技的“身影”已经不在这类榜单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营收和利润增长的背后,大量的用户投诉或对漯河科技的贷后催收体系提出挑战。逾期催债一直是网贷业务投诉的重灾区。部分平台由于催收条款不规范、催收频率高、与第三方接触不当等原因,可能引发各种投诉。

根据黑猫平台的信息,累计投诉量为1.87万。30天来,回复白的投诉达342条,网友关于催收的投诉占大多数,回复201条。金融老虎网注意到,该APP客服近日在对申请完成投诉的统一回复中称:“公司已与用户沟通并达成一致。公司已经收到反馈,并安排人员给你打电话,给你相应的解决方案。”。

目前,在多方关注下,收藏界立法呼之欲出。有媒体指出,国内催收行业存在诸多乱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稳定繁荣。一是暴力催收手段多样。二是缺乏行业监管。三是征收法规不完善。针对金融讨债的乱象,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一是严格催收准入;其次,加强监管;第三,完善法律框架;最后,畅通救济渠道。今年5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透露,将积极推动催收标准的发布。催收标准适用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也适用于金融机构委托第三方催收机构开展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在催收对象方面,催收标准特别提到,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应当向债务人及其担保人、连带责任人催收款项,不得向无关联的第三方催收款项。

另一方面,在官网关于还花、鲜花、小店的产品介绍中,并没有明确贷款的利率区间,只有“贷款快、额度高”等模糊的宣传词。其小店的宣传上写着:“最高贷款30万,每日最低收费14分钱”。但早在2021年3月31日,央行就发布公告,所有贷款产品都要明示贷款年化利率。各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在通过网站、手机应用、海报等渠道进行营销时,应当以明显的方式向借款人展示年化利率。其中,从事贷款业务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吸收存款类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小额贷款公司以及为贷款业务提供广告或展示平台的互联网平台。

今年5月,环百仍以“1万元日息低于2元,最长可享30天免息”的模糊广告语宣传获客。如果利率显示不透明,则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根据黑猫的数据,很多用户抱怨高额的利率、利息、担保费使得其综合成本超过24%。需要指出的是,作为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贷款公司在合规经营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普惠用户的费率也是平台责任之一。

近年来,监管层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降费惠民力度。监管也曾指出,大型互联网平台向金融机构收取引导费或信息服务费,推高了融资成本。

7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中国网络借贷业务发展研究报告》中提到,目前,金融管理部门正在推动制定《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管理办法》,将在金融产品网络营销的宣传内容、宣传行为、合作行为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对防止网络借贷业务发展中的虚假宣传、误导宣传、诱导过度借贷等具有重要意义。

8月3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协调,维护行业正常秩序的倡议》。数禾科技表示,将积极响应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的号召,切实履行反黑灰产的主体责任和社会责任,积极与行业机构合作,共同应对黑灰产的侵权行为,从而为消除行业乱象做出贡献。

2023年上半年,束河科技大股东分众传媒实现营业收入55.17亿元,同比增长13.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1亿元,同比增长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9.72亿元,同比增长82.62%。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分众旗下还呗APP运营方上半年赚了4亿元:去年利润与蚂蚁消金持平":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1265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