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0日
中国第39个教师节
↑2023年6月7日,高考第一天结束,张贵梅和同学们一起在返程的车上唱歌。自从2011年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学生第一次参加高考以来,张贵梅校长13年来每年都要参加高考。新华社记者姜摄
= 2023年6月29日,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乌江镇布陈村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95岁的叶老人正在给孩子们免费上英语课。2000年,他在自己家里开办了“留守未成年人之家”,23年来一直免费为农村孩子教授英语。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2023年3月15日,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忠良乡山街教学点教师陶吹响哨子,督促学生进入教室。上世纪80年代,作为当地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之一,陶回到家乡做了一名乡村教师。她的坚持,让很多孩子走出了大山。新华社记者卢博安摄
= 2023年2月8日,邓燕发在学校用扫帚代替花棍,教孩子们跳瑶族传统舞蹈——棒棒舞。江西省全南县瑶族双语小学所在的陂头镇瑶村,背靠茫茫大山。53岁的邓燕发是学校目前唯一的老师。三尺讲台,29年来,邓燕发见证了无数瑶族儿童从这里走向远方。新华社记者胡摄
↑2021年8月6日,马伟帅在玛塔留守儿童学校教托管班的孩子们跳陕北秧歌。“玛塔留守儿童学校”位于陕西省子洲县周家涧镇。其创始人马伟帅坚持办学30年。新华社记者陶明摄
教育是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023年5月29日,黑龙江省绥化市安达市人民镇中心小学的草坪上,音乐班的孩子们在练习合唱时,把紫丁香别在音乐老师李平的耳朵上。新华社记者谢剑飞摄
↑2023年5月18日,廖倩(左一)在北京健翔学校指导舞蹈团的学生。北京健翔学校舞蹈团目前有20多名听障学生。2014年9月,廖倩开始担任舞蹈团的指导老师。在她看来,舞蹈训练可以丰富听障学生的业余生活,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也可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荣誉感。新华社记者任超摄
↑2023年3月31日,重庆特殊教育中心教师李颖(右一)在重庆杨光岛的一片草地上指导视障学生如何放风筝。新华社记者刘宇摄
↑2023年6月5日,在离珠峰最近的小学——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扎西宗乡完全小学,钢琴老师巴桑(右一)正在给学生进行指法指导。新华社记者金美多吉摄
= 2023年3月31日,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兰州心语星儿童心理发展中心,陈进一位特殊教育教师将自闭症儿童的画作钉在墙上。新华社记者马喜平摄
↑2021年11月11日,上海市黄浦区卢湾第一中心小学校长吴在主题班会上讲述上海的红色历史。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 2021年8月31日,江西省于都县仙霞龙溪小学教师朱森林与学生聊天。2005年,朱森林从龙溪小学毕业;2014年,他回到母校,投身乡村教育。新华社记者彭摄
创新新时代的教育模式
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我们一直在路上。
↑2023年9月4日,托儿所老师在照顾孩子。为响应国家发展全民托幼服务的号召,建邺区积极建立托幼从业人员认证培训体系和教研体系,进一步提高托幼服务质量。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2023年7月17日,石家庄建设北大街小学免费托管服务“写字课”上,老师给孩子们讲授硬笔书法知识。新华社发(梁子东摄)
↑2023年5月23日,济南历城二中闻韶美术馆,臧杰老师带着同学们练习舞蹈。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注重艺术教育课程的教育功能,开发民族音乐、舞蹈、合唱等项目,培养学生兴趣和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新华社记者郭旭雷摄
= 2022年9月8日,北京联合大学健康按摩培训班上,张琳(右)握着一位视障学生的手,向她展示按摩的力度和角度。1995年从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张琳一直从事残疾学生的教学工作。2011年,她来到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主要负责给视障学生讲授推拿疗法和保健按摩。她希望学生能通过一项技能改变生活。新华社记者颜焕宗摄
= 2022年8月8日,许超(中)在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室里给学生讲解设备操作要领。2005年高中毕业后,许超来到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数控,从一名专科生成长为一名高职教师。他在每一个细节上向学生们传授工匠精神的内涵。新华社记者冉立摄
↑2021年11月18日,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的“教辅”课堂上,数学老师张志伟在黑板上讲解和分析知识点,显示屏上显示着学生人机交互结果和学习效果的统计数据。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修教天下,强国有我。
谢谢你照亮了梦想。
来源:新华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镜观中国|谢谢您,把梦照亮":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394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