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监会:禁止向未满18周岁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
银监会:清理整顿校园贷。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贷款服务。校园贷引发的连锁反应铺天盖地。有同学因为无力还贷而跳楼,也有同学帮他们还贷。校园贷成为风险集中区,环节上的漏洞让诈骗分子有机可乘。近日,银监会发布《银行业风险防控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要稳步推进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促进合规稳健发展。(中金网04月11日)
一是继续推进点对点借贷平台(P2P)风险专项整治。严格执行《点对点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和备案登记、资金存管等配套制度,按照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稳步推进分类处置工作,督促点对点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加强整改,及时采取关闭、停止、合并、转让等措施。
二是重点清理整顿校园网贷。点对点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将无力还款的借款人纳入营销范围,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进行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手段变相发放高利贷。
三是做好清理整顿“现金贷”经营活动。点对点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保证出借人的合法资金来源,禁止欺诈和虚假宣传。严格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的有关规定,不得非法高息放贷和暴力敛财。
校园贷款诈骗的类型
[案例1]引诱陷阱
以利益、兼职、提成、礼品为由的诈骗占了很大比例。大学生因为眼前利益的诱惑而背负巨额债务的情况屡见不鲜。这也反映出大学生面对此类情况容易轻信他人,泄露个人信息,落入诈骗陷阱。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学生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尤其是面对金钱或其他诱惑的时候。
【案例二】熟人借款
单纯帮助他人而导致自己背负巨额债务的人数比例为26.91%。面对生活中朋友的帮助,大多数同学往往会因为感情而放松警惕。同时,他们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家人和老师的信息也不同程度地被曝光。更有甚者陷入骗局,遭受巨大的精神和财产损失。
【案例三】违法分子
很多黑中介、黑代理经常冒充某平台的“校园代理”进行欺骗,收取高额代理费。更可怕的是,这些不法分子甚至扮演失踪的角色。相关数据显示,超过15%的大学生容易信任陌生人,不仅支付高额代理费借钱,还帮他们借钱赚兼职费。不难看出,大学生在贪图钱财时容易轻信他人,从而被不法分子利用,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极大损失。
[案例4]非正式审计
不良平台审核不规范导致骗贷事件屡见报端,比如裸贷。大学生在借钱的时候,要更仔细的审视自己,明确借钱的目的,克制自己的消费欲望,警惕与人攀比的心理,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误造成“肉偿”的悲剧。对于有真实贷款需求的大学生,要找正规平台申请,懂得保护自身安全。
校园贷有哪些危害?
1.校园贷是高利贷。
犯罪分子瞄准高校,利用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差、心理脆弱的特点,进行短期、小额贷款活动。这种贷款表面上看是“薄利多销”,但实际上犯罪分子拿到的是银行20-30倍的利率,随意赚学生的钱。
2.校园贷会滋生借款学生的不良习惯。
大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如果学生有攀比心理,平时有不良习惯,那么家长提供的费用肯定是不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的。因此,这些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从而导致赌博、酗酒等不良嗜好,严重的可能会因无力还款而逃课、辍学。
如果贷款不能及时偿还,贷款人会用各种手段向学生讨债。
贷款时,有的贷款人会要求一定价值的物品做抵押,会收集学生的学生证和身份证复印件,对学生的个人信息非常熟悉。因此,一旦学生不能按时还款,贷款人就可能采取恐吓、殴打、威胁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的方式暴力讨债,对高校学生的人身安全和校园秩序造成极大的危害。
4.一些犯罪分子利用“高利贷”实施其他犯罪。
出借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骗取学生的抵押物和押金,或者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和信用卡诈骗。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cngold-com-cn(长按复制),或搜索【金钟。com]获取更多免费资讯并实时推送!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未成年校园贷合法吗,打击校园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427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