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网络安全】这份未成年人反诈秘笈,家长一定要向孩子们传授!|邢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络安全知识小课堂

【网络安全】这份未成年人反诈秘笈,家长一定要向孩子们传授!|邢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络安全知识小课堂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来源:北京反诈骗

目前未成年人口袋里的红包被诈骗分子盯上了。学生和朋友们在家清闲,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高度融合。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遭受电信网络诈骗。警方总结了几种常见的针对未成年人的诈骗手段。请阅读收藏,转发给有需要的亲友:

01

网络游戏骗局

案例一:黄女士报警称,自己10岁的孩子在网上被骗数万元。黄女士的孩子在刷短视频的时候,看到一个可以免费领取游戏皮肤的视频,孩子就加了对方的QQ。对方说需要扫描二维码才能获得游戏皮肤,孩子扫描对方二维码后跳转到贷款服务平台。随后,对方让孩子再加一个QQ号,让他下载一个APP进一步操作。孩子还把黄女士的银行卡号和密码告诉了对方。黄女士发现卡内金额被盗,立即报警。

警方分析:网络游戏存在各种骗局,“免费获得游戏道具”就是其中之一。不法分子在各种短视频平台、论坛传播类似于“给群加免费游戏道具”的消息。未成年人加入群聊后,不法分子称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但由于受害人是未成年人,需要用父母的微信扫描。扫描后会提示事主“收款失败,账号被冻结”。不法分子会通过扫描支付码告知受害人需要解冻。解冻成功后,钱会自动退回,还会用各种话诱导受害人重复付款,骗取大量钱财后立即失联。

案例二:13岁的小金是一名初中生。放假期间,他在用母亲的手机账号玩网络游戏时,发现游戏中有防沉迷系统提示,要求玩家用注册人信息进行人脸识别后才能继续登录游戏。因为妈妈不在身边,小金又想继续玩游戏,就在网上搜索解决办法。后来,小金在某论坛看到一则广告,说可以通过购买一张“解封卡”破解游戏中“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的人脸识别,广告上贴着二维码。想继续游戏的小金马上扫描了广告里的二维码,加了对方。在不断被对方以“转账可以解锁人脸识别”等理由诱导后,小金以转账、红包等方式向对方转账数千元。直到两天后,小金的母亲才得知情况,并将小金带到了警方。

警方分析:由于该类诈骗针对未成年人,前期诈骗分子在目标人群活跃度较高的网络社交平台上散布“XX元可解锁人脸识别”、“添加好友免费教授破解人脸识别”等信息,诱导未成年人与其联系,再以“注册费、解冻费、押金”等名义诱导玩家向其转账。玩家付款后,诈骗分子会编造“系统检测到非个人账户”、“触发风控账户锁定”、“未成年人需要缴纳保证金”等说辞,利用大多数未成年人私自登录游戏不告诉父母、害怕被指责的心理,不断要求其继续转账付款;一些诈骗分子还可能利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薄弱,谎称“解锁防沉迷系统”需要提供父母银行卡信息,索要账号密码、验证码等。,或者发送钓鱼网站引导信息泄露,从而盗取资金。

02

红包返利骗局

案例三:一个12岁的男孩,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派出所报案,说在一个QQ群里看到一条消息,说只要发一个2.88元的红包,就有机会获得几千元的红包返利。男生私下找那个人聊了聊,发了2.88元的红包。随后对方以男孩未成年,公司冻结6万元为由,要求男孩通过父母的微信向对方账户转账,否则报警。男孩听后,多次用妈妈的手机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转账。

警方分析:不法分子在社交平台散布“红包返利”活动消息,诱导未成年受害人加其为好友。然后不法分子让事主扫描二维码,在弹出的支付页面输入指定的小额,并表示支付后不会有实际扣款,可以立即获得十倍的红包返利。事主完成支付后,发现钱被扣了。不法分子以使用父母手机验证才能获得退款和返利为由,指示受害人进行视频通话,然后以各种理由诱骗受害人扫码并提供虚假付款凭证,之后失联。当受害者没有收到钱时,他发现自己被骗了。

03

假期兼职骗局

案例四:15岁的小张在家玩手机时,一个自称“社区工作者”的人加她为好友,告诉她可以在家兼职,并引导她下载一个商场APP进行刷单返利。小张以为自己找到了“轻松赚钱”的方法,就用妈妈的网银充值了一小笔钱试水。经过客服指导的一系列操作,他充值的账户显示盈利,成功提现。她尝到了甜头,直接一次性充值1万元。没想到,商场客服经理告诉她,银行卡错了,冻结了,不能提现。如果她想提取现金,她必须支付解封费。就这样,小张支付了1.5万元、3万元、7万元等。一次又一次,但他还是提不出现金。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父母陪着去的,于是报了警。

警方分析:不法分子利用未成年人想赚零花钱的心理,在群聊或社交平台上发布“在家呆着,一天赚1000元”“轻松兼职返利”等信息,实际上是一种刷单诈骗。一开始受害者一般会获得少量收入,让他卸下自己的心理防线。事主投入大量本金后,会出现无法提现、账户被冻结等问题,诱使事主继续加大投入并解封。受害者无力投资或有所警觉后,骗子会立即消失。

父母是做什么的?

家长尽量不要将身份证号、电子银行账号和密码、App支付密码等重要信息交给未成年人。要加强对孩子的防骗防骗教育。所有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都要无视,无视,无视。不要理会网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相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无论什么理由,我们都坚决不听,不相信,不转账。同时,要树立孩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传达“功夫不负有心人,努力有回报”的正确理念。要做好自己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也不要轻易设置免密支付,以免上当受骗后大规模转账汇款。同时也要注意孩子自己的微信账户和支付宝账户的余额。要教育孩子多和老师、家长沟通。当他们遇到自己分不清的事情,或者被侵害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及时报案,千万不要藏在心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络安全】这份未成年人反诈秘笈,家长一定要向孩子们传授!|邢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络安全知识小课堂":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428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