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头部家电企业的从业者透露,其公司欲独立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其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为海尔消费金融。
在国内大型实体企业中,海尔在消费金融业务上绝对是前几名。
收集车牌,分阶段踩点,从踩坑到填坑...
海尔集团的消费金融蓝图是如何绘制的?其两大消费金融实体谁更胜一筹?
小贷和黄金消费差距很大。
海尔集团的消费金融业务主要由两个主体支撑,一个是海尔云贷,一个是海尔消费金融。
2014年,海尔集团整合旗下金融板块,成立海尔集团(青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哈金控),资本5000万元。
随后在当年的4月和12月,海尔集团分别获得了网络小贷牌照和消费金融牌照,即成立了重庆海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品牌名称:海尔云贷)和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初始注册资本分别为5000万美元和5亿人民币。
海尔云贷由海尔国际100%控股,海尔消费金融由海尔集团、红星美凯龙、海尔金融、浙江易蓉投资、北京天同赛博共同出资。
经过多轮增资扩股,海尔云贷注册资本约为15.15亿元,海尔消费金融注册资本为10亿元。
据悉,在哈金控内部,海尔云贷和海尔消费金融属于平等关系。
虽然都是海尔出身,但海尔小贷和海尔消费金的发展却大相径庭。
我们先来看看他们这几年的表现:
首先,这两家公司近年来保持盈利的情况并不多见。
有意思的是,2016年和2017年,海尔小贷的业绩略高于海尔消费金融。尤其是2017年,海尔小贷的净利润几乎是海尔消费金融的3倍。
按常理来说,网络小贷牌照的价值远不及消费金融牌照。
众所周知,各地金融办对小型网贷公司的要求是资产负债表中资金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本的1.5-2倍。重庆的金融监管政策即使放宽,最高也可以提高到2.5倍,但消费金融公司按照银监会的相关要求,可以加的杠杆是10倍。
不过,有从业者对刘欣财经表示,虽然海尔小贷出生在重庆,不在海尔集团的青岛大本营,但重庆的监管对消费金融一直比较宽容。
2015年重庆市金融工作办公室《关于同意调整重庆海尔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对海尔财务有限公司融资比例的备案意见》显示,同意海尔小额贷款对海尔财务有限公司融资不受杠杆率限制。
因此,海尔云贷在接下来的2016 -2018年可以用“无节制”来形容。2017年末,贷款余额达到82.15亿元,较2016年末增长49%。
但在2018年监管政策发生变化时,海尔小贷也已根据最新的监管政策要求,向监管部门提交了降低融资杠杆的方案,主要通过股权融资增加注册资本和现有银行融资到期后及时归还两种方式。
商业模式非常不同。
为什么消费金融牌照更有优势,表现却不如网络小贷牌照?
可能是从他们商业发展模式的角度。
刘欣财经梳理海尔云贷五年来的合作信息发现,海尔云贷从一开始就主要面向B端的小微客户。直到2016年,牵手Mimo金夫后,开始更加注重C端场景的分期。
2015年6月:携手中国电信,为代理商提供贷款(应收贷款和信用贷款);
2015年7月:推出电子商务E贷(为淘宝、天猫、JD.COM平台上的商家提供融资服务);
2015年11月:与通联支付旗下通化财富合作,为通联支付商户提供融资服务;
2016年4-9月:与新荣农牧、上海宝祥等企业合作,为相关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2016年11月:与上海姚蜜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姚蜜)达成战略合作,为医美商户和普通消费者提供融资服务;
2017年7月:与重庆中宁安企业管理中心、重庆史迪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重庆松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购车分期、车主贷款等服务;
2017年8月:重庆海学易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与Mimo金夫共同出资成立重庆爱海米科技有限公司
据一位接近海尔云贷的业内人士透露,海尔云贷也在2017年开始开展面向C端用户的住房贷款业务,目前已经拓展到上海、广州、成都、济南等约20个城市。
根据联合资信对哈金控股的评级报告,2015年至2017年以及2018年9月末,海尔小贷的贷款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2015年信用贷款占贷款余额的53.62%,2018年抵押贷款占比最大,达到总贷款的64.27%。
刘欣金融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末,海尔云贷抵押质押贷款合计占比已经达到68.74%(母公司口径)。在相关报告中,海尔云贷认为,抵押、质押贷款的风险缓释措施对贷款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
当然,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海尔云贷的不良率也在逐年上升。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海尔小贷业务不良贷款率为1.14%,2015年末为0.2%,大幅上升。
目前,海尔的小贷业务以地方特色产业金融(连锁餐饮、特色农业等)为主。)、产业链金融(汽车制造、畜牧业等。)、互联网消费金融(医美分期等。)等领域。
相关资料显示,2016年,海尔小贷实现跨越式提升,主要是当年服务产业链和消费分期产品贷款增加39.5亿元,产业链项目贷款规模增加;2017年,海尔小贷业务规模继续扩大,主要是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增加23.3亿元,产业链项目贷款规模持续增长。
我们再来看海尔的消费金融。由于银监会的监管,其业务“谨慎”。和大多数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一样,主要以场景分期为主。
由于股东红星美凯龙和海尔集团的资源优势。海尔消费金融早期主要拓展家居、家电、家装等场景的舞台。
海尔消费金融率先推广分期付款和客户贷款两个产品。
喜付分期是一款场景分期产品,最高20万元。主要合作场景有土拨鼠、直播网、家牛网、拜耳口腔、摩尔口腔、爱尔眼科、环球雅思等。
骇客贷是一款针对家装、家电、教育、健康、旅行等阶段的贷款产品,50%额度可直接提现。
当然,随着助贷模式的兴起,海尔消费金融也向大飞云贷等助贷平台输出资金。
海尔消费金融开业一年之际,累计贷款只有几十亿元。2017年到2018年,开始持续发力。截至2018年6月底,海尔消费金融累计放贷250亿元。
有意思的是,海尔云贷和海尔消费金融两兄弟,在场景分期上都遭遇了“踩雷”。
2017年,海尔戴云与Mimo金夫共同成立“爱海米”后,大力拓展教育分期业务。2018年,知名培训机构“学霸1对1”被曝出财务危机,老板跑路,有“爱海米”为“学霸1对1”提供学费。
知情人士向刘欣财经表示,海尔云贷已经砍掉了“爱海米”的相关业务。
今年刘欣财经报道,知名医美分期机构乔融金服停业,负责人跑路,员工被强制辞退。海尔消费金融曾是乔融金服的出资人之一。
不难看出,海尔云贷和海尔小金,前者主要服务于B端小微企业用户或个体户,后者面向普通C端用户群体。所以从产品上来说,海尔云贷平均发放的贷款量比较大。
生于海尔集团,海尔云贷和海尔消费金融谁更受欢迎?
据了解,在与股东海尔集团合作的场景中,海尔消费金融拥有3000多家线下门店,海尔集团向海尔小金服开放了1.5亿会员资源。
相关资料显示,海尔小贷在展业过程中,会筛选出海尔平台生态系统中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较好的核心企业所在的行业作为潜在展业对象。
此外,在资本结构上,海尔的消费金融主要依靠海尔集团等股东的存款,另一部分来自同业拆借和银行间市场拆借。
海尔云贷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股东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海尔云贷刚刚完成5亿元融资,投资方为招商M&A基金。
业内人士表示,一张互联网小贷牌照由股东以外的投资机构投资的情况并不多见。可见,海尔云贷的商业模式在资本市场上备受青睐。
也有观点认为,目前网络小贷牌照仍处于暂停状态,网络小贷牌照主要由地方金融办监管。最近有监管释放P2P转型小贷的信号。未来网络小贷牌照的监管政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此,海尔云贷接下来的发展将不再像前几年那样“天马行空”。
事实上,从2018年海尔云贷和海尔小金的表现可以看出,海尔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已经开始超过海尔云贷。
多数从业者认为,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将是消费金融市场的最后一个王者。
来源:新流财经
作者:肖惠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海尔借贷怎么样,海尔小贷是哪个平台":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2623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