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液。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也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根本措施。
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好金融体制改革。推动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防止脱离实际。
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重点是防控金融风险,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推动形成金融与实体经济、金融与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的良性循环。
这些都为新时期内蒙古金融业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汇聚了所有的热情。
这一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我们收获很大——
今年以来,全区金融系统紧紧围绕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和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实现信贷投放平稳增长。9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21274.4亿元,同比增长11.59%;贷款较年初增加1913.38亿元,对我区经济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特别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截至9月末,我区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关联度较强的制造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六大行业贷款新增1212.34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6.63%,同比提高3.62个百分点。”12月21日,来自自治区金融办2017年前三季度金融运行情况报告的统计数据证明,内蒙古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如火如荼。
今年,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我们不遗余力-
加强重大战略和重点行业金融服务。
通过落实2017年金融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计划、组织金融机构参加央企座谈会、举办多场融资对接会等方式,搭建促进政银企对接平台,推动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十三五”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支持“五化”协调、“六大基地”建设等战略重点,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支撑。截至9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余额12769.2亿元,同比增长15.42%,比年初增加1299.28亿元。
对扶贫的财政支持不断增加。
研究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金融扶贫的通知》,促进贫困地区提高金融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前10个月,人民银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56.8亿元。在扶贫贷款的杠杆作用和精准扶贫政策的引导下,截至9月末,全区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153.4亿元,同比增长27.2%,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贷款余额51.7亿元。
围绕金融支持扶贫行动计划,全力提升金融服务“三农”的质量和水平。9月末,全区涉农贷款余额8215.66亿元,同比增长11.9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0.3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93.41亿元。
积极开展“两权”抵押试点工作。截至9月末,我区10个试点地区“两权”抵押贷款余额25.55亿元,同比增加9.6亿元,贷款规模居全国试点地区第三位,较年初增加9.55亿元,有效盘活了农村牧区“沉睡”资产。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2016年,试点地区“两权”抵押贷款财政补贴核定1403.33万元,至今已发放801.95万元。
改善民生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快速增长。截至9月末,全地区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1555.45亿元,同比增长30.6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9.04个百分点,较年初增加290.31亿元。
信贷资源继续向小微企业倾斜。截至9月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404.78亿元,同比增长22.23%,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0.64个百分点,比年初多增514.53亿元。
推动建立和完善地方融资担保风险体系,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9月末,全区融资性担保法人单位143家,注册资本总额192.4亿元。全区融资性担保机构余额293.1亿元。多年来,共为6.8万家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2132亿元。
加快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开放金融。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内蒙古自治区普惠金融试点方案出台。推动包商银行在巴彦淖尔、赤峰、乌兰察布农村牧区建立“村镇银行”,利用互联网为农牧民提供新型金融服务。目前已成立“村镇银行”186家。
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制定出台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推动兴业银行呼和浩特分行设立环境金融中心,实行差异化审批授权制度。绿色信贷规模达到100多亿元。目前,全区已发行绿色债券7.5亿元,农业绿色保险覆盖率1889.3亿元,保费收入27.5亿元。
继续推进金融领域的对外开放。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指导意见》。
今年,我们采取多项措施防范重点领域金融风险-
加强政策研究
为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自治区金融办起草了《关于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经征求有关部门意见修改完善后,将提交自治区党委、政府审议。
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风险处置
多次召开协调会,为一东、二东、袁波等重点工业企业解决债务融资问题。成立金融债权人委员会,推动天润化肥不良贷款的解决。
鄂尔多斯市设立了风险缓解基金。1-9月,鄂尔多斯市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19.18亿元,不良贷款率下降1.02个百分点。
推进包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起草包钢集团市场化债转股方案。通过协调各类债权金融机构续贷、增贷、承兑汇票、融资租赁等方式,包钢集团按时偿还各类债务269亿元。
积极解决农村高利贷问题
通过出台政策、组织工作协调会、牵头开展“金融知识进农村牧区”活动、试点推广基层司法调解等方式,可以全面治理高利贷。目前,呼伦贝尔市、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等金融机构都制定了治理农村牧区高利贷的方案,治理成效初显。如锡林郭勒盟设立的民间借贷登记备案中心,已调解民间借贷纠纷260余起,金额3320余万元。锡林郭勒盟农村信用社向借高利贷的牧民提供8%以下的低息小额贷款,用于替代高利贷,减轻牧民负担。目前,已为299户牧民置换高利贷1602万元。
内蒙古日报媒体记者:王
内蒙古日报媒体编辑:杨文娟
主编:杨文娟
我觉得不错,请喜欢。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经济涮锅|内蒙古金融机构居然给他们贷款这!么!多!原因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002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