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贷款超市往往只靠一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一个导流APP甚至一个H5页面,最后就能达到月收入百万甚至千万的目标。
早在2015年,现金贷就开始在国内流行,导致大规模超级玩家涌入,现金贷行业的第一桶金就是靠卖流量获得的。
靠“卖水”发家的贷款超级平台,通常是阶梯式收费方式。手上的流量越大,在与现金贷平台的合作中话语权越高。贷款出借一般有CPA、CPS、CPA+CPS三种合作方式,即按照注册用户数、实际借款金额、注册用户数+实际借款金额进行结算。
贷款超市兴起初期,CPA的价格一般在8-15元之间,而CPS的价格在2%-3.5%之间波动。对于很多大流量的贷款超市,合作价格往往要高很多。在现金贷高峰期,知名贷款超市的CPA结算单价甚至高达20元。如果是超精准的客户群,那就是UV即“点击”结算权,客户单价高达30元。
某现金贷平台工作人员曾表示,在现金贷暴利时期,流量是每个平台的命脉。谁手上有优质的流量,谁就会在市场中脱颖而出,占据主动,所以好钱的现金贷平台选择的合作贷超往往是既有数量又有质量保证的。
随着现金贷市场的持续升温,诞生了一大批头贷超级平台,包括360、51信用卡等曾经的流量大用户。然而,这些曾经风靡一时的借贷平台在遭遇监管政策收紧的同时,也是心力交瘁。在现金贷市场红利耗尽的情况下,转型似乎是唯一的出路,互金企业转型之路从来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深氪金融统计整理了融360、快贷、秒白、51信用卡、现金贷、给你花、金山贷、JD.COM易贷等8家贷款超市平台的运营状况。合作社产品,贷款,豆钱出现率高。
360、51信用卡等头部贷款业绩惨淡,转型之路布满荆棘。
2020年3月23日,融360旗下简普科技公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财报显示,健普科技第四季度总营收为2.89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421亿元下滑61%;净亏损660万元,上年同期盈利1190万元,同比扭亏;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净亏损6880万元,去年同期盈利3900万元。
2019年,健普科技总营收为16.303亿元,较2018年的20.118亿元下滑19.0%;净亏损4.252亿元人民币(约合6110万美元),而2018年净亏损1.598亿元人民币;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净亏损为1.790元人民币(约合2570万美元),而2018年净亏损为2910万元人民币。
健普科技营收大幅下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央视315曝光了2019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714高射炮”现象,另一方面,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过去的一年里经历了大范围的调整。很多互金公司损失惨重,间接导致健普科技收入锐减。
根据融360官网信息,目前消费信贷合作伙伴主要有宇顺金融、建设银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行、招商银行、南京银行、包商银行、恒丰银行、江苏银行、常恒惠城、工商银行、平安普惠、浦发银行。
除了超贷业务,融360还拥有“分期乐”分期贷款平台。“分期乐”的商标注册公司为北京融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名为“分期乐”后,APP运营主体也变更为北京融联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更名后的“分期乐”似乎在刻意切割360与360的关系。
从投诉信息来看,分时间段的投诉量高达5219件,解决金额4033件,解决率77.28%。被投诉的原因大多涉及爆通讯录、收取高额服务费等等。
2020年3月30日,51信用卡公布了2019年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51信用卡总营收20.45亿元,同比下降27.3%;调整后净亏损约为8.47亿元,而2018年同期调整后净利润约为3.74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51张信用卡营业亏损约13.25亿元,而2018年同期营业利润约6560万元。
51信用卡表示,为应对风险,已停止P2P资金新配资,并将为2020年P2P业务全面转型和退役做准备,正在争取申请互联网小贷牌照。
头贷股价缩水90%,互金上市公司股价“跳水”
借贷业务的不景气直接反映在股价上。
截至美国东部时间5月15日,融360旗下的健普科技收盘价为0.67美元,总市值仅为1.13亿美元。与2017年其每股8美元的IPO价格相比,其股价缩水超过90%,蒸发超过10亿美元。
5月11日,健普科技发布公告称,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通知,通知其在美国存托凭证中的交易价格低于1美元的合规标准,更正期将于2020年12月22日到期。如果该公司未能在整改期限到期前恢复合规,纽约证交所将启动停牌和退市程序。
在港股上市的51信用卡也处境艰难。截至5月18日,51张信用卡收盘价为0.48港元,总市值5.72亿港元。不到两年的时间,51信用卡从上市之初的100亿市值跌到不到6亿。
趣店、品题、信用、信托财富、点牛金融等14家在共同基金上市的公司股价均已跌破发行价,其中信用、信托财富、点牛金融、建普科技均因股价连续30个交易日收于1美元以下而收到交易市场的退市警告。
《贷超》的高光时刻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行业流量红利消失的同时,贷超在流量枯竭方面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如用户活跃度普遍下降、商业模式单一、接入渠道高度重叠、多头借贷用户明显增加等,变现难度加大。
对于贷超贷未来的发展,流量红利消失、利润压缩空转型方向不明等问题依然存在,行业乱象频发需要监管介入解决。头贷公司单纯靠流量很难获得高利润,但在风控技术的掌握上,借助大数据风控空,尽可能挖掘用户价值,还是有很大进步的。只有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科技化的金融产品,才能在消费金融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本文来自深氪财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融360、51信用卡等“贷超”护城河失守“卖流量”不再是一门好生意":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32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