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保险业司法案件报告,金融法院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

保险业司法案件报告,金融法院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记者|冯赛琪

编辑|

11月9日,北京金融法院召开《保险纠纷审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通报北京金融法院保险纠纷审判情况,发布《北京金融法院保险纠纷审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据介绍,2021年3月18日至2022年11月4日,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保险纠纷677件,占全部民商事案件的7.75%,标的额合计超过11.73亿元,涉及保险公司41家。

北京金融法院认为,保险公司败诉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免责条款解释不到位、格式条款解释应以不利于开发商为原则、和解协议显失公平等七个方面。

白皮书指出,当前保险行业治理和保险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汽车消费贷款的保证保险和保单质押贷款的规范化方面。在再保险纠纷中,部分保险公司将再保险与共保混为一谈,以“共保”名义进行再保险的做法也应引起重视。

与此同时,保证保险中的“高息放贷”现象和涉嫌车险诈骗案件成为当前保险案件审判中的难题。

其中,在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件中,白皮书指出商业模式存在三个重要问题。

一是两家银行和保险公司联手“高息放贷”,严重侵害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

银行保险公司通过捆绑销售来绑定消费者。通常银行贷款的利率并不高,每年7%-8%不等,一般不超过10%。而贷款利息在加上罚息、溢价、违约金、服务费等费用后,通常达到或远远超过24%。当借款人无力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时,保险公司会以法律形式向法院起诉,这一系列费用最终由金融消费者买单。

二是确保保险合同法律关系不明确,客观上存在规则漏洞。

实践中存在保险公司利用规则漏洞,以小打小闹、零星诉讼“试水”,企图获得法院支持,然后大打大闹、集中使用不同法院和法官,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

三是保险公司对P2P平台等渠道提供者“兜底”,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

一些保险公司为P2P平台借贷提供保险,以极小的“保费”作为资本金,撬动庞大的资金池,极易引发连锁和衍生金融风险。此外,保险公司的这种行为可能会绕过国家对P2P的监管,规避法院对P2P相关案件的审查,实现非法利益。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金融法院向保险公司建议,畅通协商机制,加强与银监会的沟通;建立预警机制,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此外,白皮书列举了一批典型案例,如保险合同标准条款中对机动车辆的认定、新冠肺炎疫情与保险理赔范围、保险单特殊条款效力的认定等,以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导向作用,促进依规治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保险业司法案件报告,金融法院保险类纠纷审判白皮书":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325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