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后旗信用社降低贷款利率,减轻百姓负担。
科左后旗信用社全面启动“金融扶贫富民工程”。
科左后旗信用社向养牛户发放贷款64041万元,扶持养牛户1.7万人。
科左后旗信用社为贫困家庭捐款。
2017中国县域金融年会11月26日在江苏宜兴举行,会上揭晓了“中国服务县域经济领军银行”等一系列奖项。科左后旗信用社作为内蒙古唯一一家金融机构,经过严格把关和评委会综合评定,荣获“全国精准扶贫十佳县域银行”荣誉称号。2014年,协会全面启动“金融扶贫富民工程”。截至2017年10月底,扶贫贷款总额28091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5837户,占全旗建档立卡扶贫户的51.56%。
创新贷款产品惠民增收
为提高金融扶贫工作的服务能力,最大限度发挥扶贫效益,联社积极对接扶贫项目,开发贷款产品,量身定制5大类16种信贷产品。通过多方合作,着力打造“银行+”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扶贫效果。
“银行+专项扶贫贷款”模式。2015年底,联社成为“中央贷款支持”项目县县首批试点合作金融机构。2016年1月与旗政府扶贫办签订合作项目后,扶贫办提供1000万元专项风险补偿,联社将保证金金额放大10倍,向75个重点贫困村5000余户贫困户发放“中央贷款”,优惠利率3.9583‰。
2017年申请扶贫再贷款1亿元,向13家带动贫困户发展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放贷款,金额9940万元。通过企业带动贫困户就业,企业为贫困户提供种植养殖生产资料,订单回购方式带动贫困户发展。2017年9月,与齐扶贫办签订精准扶贫贷款合作协议。通过将专项风险补偿放大10倍,设立1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专项资金,解决全旗2000户重点贫困户贷款难、贵的问题。
“银行+补贴资金”模式。以放大惠农卡补贴资金3-5倍的形式发放贷款,为农牧民量身定制“惠农卡”补贴资金质押贷款。对历年有不良记录,苦于无抵押、无担保、无贷款的贫困户,帮助他们扩大生产,致富奔小康。截至2017年10月底,以惠农一卡通账户形式发放贷款38991笔,金额97867万元,促进了农牧民种养业发展。
“银行+产业链”模式。针对贫困户因资金不足赊购高价种子和化肥,种植结构单一,产量效益低的问题。联社主动与当地龙头企业对接,通过将农业公司的抵押物或保证金放大至5倍为农户提供担保,发放“产业链”贷款,即“公司+农户”的信贷经营模式。要求合作公司为农牧民提供廉价的种子和化肥,同时提供种植技术指导,解决种植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精准扶贫”的利益联合机制,实现了各方共赢。截至2017年10月,共发放产业链贷款7719笔,金额22851万元,支持涉农企业5家、涉农个体工商户54家、农户7147户,其中贫困农户500余户,贷款金额约1500万元。以宏盛农业公司为例。在公司担保下,2016年以来,共发放“产业链”贷款3201笔,金额7108万元。公司通过统一引进打井和浅埋滴灌技术,引导和带领农民打井、做浅埋滴灌。在该公司的指导下,已打了近2200眼井,对24000亩耕地进行了浅埋滴灌,惠及500多户农民。通过出售廉价农资,推进抗旱设施建设,农民每亩增产800斤,增收500元,平均每户增收2.5万元。
“银行+合作社”模式。将全旗懂技术、会经营、会管理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列为精准扶贫对象,贷款额度在3万元至300万元之间。累计发放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及成员贷款2294万元,带动2000多户农民发展。对于种植合作社,采取“委托种植”和“订单种植”两种模式,合作社与其成员签订购销合同。借助合作社实现统一育苗、统一耕作、统一保险、统一收获、统一收购加工的“五统一”专业服务,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农作物,既保证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又维护了农民的利益。根据贫困户自身能力,合作社采取“科学养殖”、“托管”、“订单回购”三种模式,自愿采用其中一种。合作社帮助提供原料和专业技能服务,回收成品,有效衔接产、供、销,解决贫困户的原料问题,打消产品销售的后顾之忧。银岭养鸡合作社从最初的9个成员发展到现在的120个成员,其中包括36个贫困户。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合作社的贷款扶持资金也从8万增加到35万。今年以扩大扶贫办存款和合作社+社员担保贷款的形式,向他们提供了240万元贷款,用于购买饲料和建棚。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农民每年增收2.8万元。
“银行+特色产业”模式。后旗素有“牛之乡”的美誉,养牛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为加强产业扶贫,2016年,联社通过引入第三方监管,推出系列“草木星”草原肥牛贷牲畜动产质押贷款,最高贷款额度由6万元提高到10万元。今年贷款升级,打造“一县一品”专项贷款产品。截至2017年10月底,已发放养牛户贷款64041万元,支持养牛户1.7万人,占全旗养牛户数的37.42%。
提高服务质量,投身扶贫,献真情
因疾病、残疾等原因无法工作的贫困户。,通过向贫困户提供精准扶贫贷款,借款人将由合作社以贷款资金的形式委托资金。托管资金只能用于购牛养殖等项目,合作社每年定期向贫困户发放现金分红。合作托管的扶贫模式解决了贫困户无法劳动和收入的问题,现金分红提高了贫困户的收入水平,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
对有劳动能力、无养殖技能的贫困户,通过富帮贫、善帮贫的“结对”扶贫模式,由种养大户帮助贫困户养殖黄牛。贫困户用精准扶贫贷款资金从规模养殖户手中收购黄牛,收购的黄牛打上耳标,由规模养殖户保管。养殖产出收入除去养殖和人工成本,其余归贫困户所有。
对于有劳动能力、有养殖技术的贫困户,通过嘎查村或宝联干部的监管模式,由嘎查村或宝联干部帮助贫困户购买黄牛,协调解决贫困户自养过程中的问题。贫困户利用精准扶贫贷款资金发展养牛业。
针对农民贷款难、慢、贵的现状,联社管理层不断加大对农牧民的优惠贷款力度,对农牧民实行“一简单、两优、三放宽”贷款优惠政策。简单,就是简化贷款手续。通过合理设置信贷人员的职责分工,简化整合原有繁琐的信贷程序,提高贷款管理效率。两个优势,即产品优化和利率优惠。一是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发设计信贷产品,结合当地实际,实施“一乡一策一村一策”的产品投放模式。目前已开发“兴农”、“兴商”等五大类16个信贷产品,充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二是在覆盖风险成本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农牧民贷款利率,最大限度让利于民。农户一年期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从9.93‰降到现在的8.58‰,三年来为老百姓减少利息支出1亿元。“三放宽”即放宽准入条件、额度和时限。一是对遭受自然灾害的农牧民,申请减灾复产贷款优先受理、审批、放款。对因灾还款困难的农牧民和小微企业,不予贷款、停贷、压贷、降低信用等级或纳入不良信用记录,合理放宽贷款准入条件。二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农牧民信用状况,根据农牧民种植面积、养殖状况、抗风险能力和信用状况合理放宽信贷额度。三是根据客户的资金需求、贷款项目生产周期、销售周期和综合还款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期限,避免了集中放款,满足了客户的资金使用项目生产周期。通过多种措施,真正惠及贫困户,真正履行支农惠农扶牧、扶贫济困的社会职能。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肩挑扶贫责 情系富民路——科左后旗信用联社金融扶贫纪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584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