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威县的劳务,可谓是众所周知,家喻户晓——农民工遍布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勤快”劳务荣获“全国优秀劳务品牌”;近年来,劳务输出规模将保持在28万人以上,劳务经济收入将达到100亿元以上。该县被誉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和全国劳务输出示范县...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通过大力发展‘脚踏实地’的劳务经济,不断优化劳务用工、服务和培训机制,成功吸引农村人才回乡创业,为巩固和扩大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强大的产业振兴活力。”威县县委书记苏雷放说。
创新的招聘形式
为优化就业服务,威县每年组织多次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参与企业现场招聘,带领农民工进入企业现场求职探索,帮助更多人精准就业、就业成功,加快企业发展,提升企业潜力。
7月19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在蔚来筑梦”暨“万日行”现场招聘活动在蔚县李湘水城体育中心举行。在招聘活动现场,县相关职能部门、工人、女青年等单位设立服务咨询处、服务处,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县内外80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1万余个,大学生、农民工、贫困劳动力、退役士兵、下岗职工网上投简历1.3万余份,达成就业意向2800余份,落实就业岗位1560个。
为实现招聘活动精准匹配,威县人社局搭建了线上线下就业平台,突破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信息壁垒。他们整合了招聘网站、微信小程序、线下自助机、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等线上线下平台,设置了就业服务、求职、在线招聘等功能板块,打造“唯贤智慧就业”品牌,促进人岗精准匹配。截至目前,“唯贤智慧就业”已吸引100多家企业入驻,提供12500多个岗位,打破了求职招聘的时间和地域限制,提高了就业招聘服务效率。
威县组织了劳务输出招聘援助月“春风行动”。
该局组织的“公车检查”让不少求职者赞不绝口。在魏县经济技术开发区河北宗申果尔公司工作的魏城镇杜顶社区青年张建业,今年2月通过“春风行动”被招进企业。
“从招聘会直接坐车到企业,实地感受工作环境和职业前景,详细了解薪资待遇和发展前景,确定合适的工作岗位。”当天,“公交岗位探索”组织300多名求职者进厂,其中50多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4人签订就业协议。
左右劳务
“在这里上班离家近,也不耽误接孩子和照顾老人。现在厂里订单很多,每天都不停。月收入从4年前的2000多元增加到4000多元。”几天前,魏县李辛庄村的年轻女工卢慧在魏县大兴镇苗辛庄村的广金箱包厂非常忙碌。她和她的同事正在赶制一批出口到墨西哥的电脑背包。
为提供优秀的“扎扎实实”的劳务服务,维护农民工权益,威县成立劳务输出办公室,联系企业、工人、女青年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在全县大中城市建立100多家有稳定劳务合作关系的单位,对内与各部门、200多家微型工厂、开发区企业合作,搭建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他们掌握工资分配、福利待遇、住宿条件、劳动争议处理等。用人企业先行一步,迈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第一步;及时了解农民工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帮助协调解决。疫情期间,为确保防疫物资、民生物资生产企业尽快恢复生产,该县联系合作企业和当地政府部门,协调交通、卫生、公安等部门,建立了“点对点”出口绿色通道,为浙江嘉兴、山东潍坊10余家企业输送农民工2000余人。
加强劳动培训
为扎实开展就业促进工程,威县充分发挥人社等职能部门优势,以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链为重点,依托侯文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动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根据行业特点抓好重点群体岗位和就业培训,实现专业群体和产业链有效对接,拓展就业渠道。根据学员的个人爱好和能力,进行个性化培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养老专业培训等订单式培训。该县侯文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与江苏徐工集团合作培养蓝领技术工人,学校结业后直接进入徐工集团就业,打造青年就业直通车。同时,组织企事业单位开展专业技能竞赛,锤炼员工专业技能,培育工匠精神,加强产业发展的人才保障。今年以来,全县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042人次,城镇新增就业5964人。
威县民政部门立足于提升全县养老服务机构的质量,开展了一系列的岗位和就业培训。前不久,他们邀请了北京德善养老服务公司的专家团队,分批开展了为期5天的护理技能培训。同时,联合侯文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对各养老机构的20名护理人员进行了为期15天的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养老机构开展大规模的在职培训,收集整理培训大纲,制定学习计划,院长或业务骨干以晨会、培训会、总结会等形式组织护理人员培训,不断提高在职护理和再就业能力。
返乡创业指南
魏县前大磨乡枣林村爱心箱包厂是返乡青年王俊波创办的。王俊波以前在北京做建材生意。后来妻子回家照顾孩子和老人,于是投资十几万,利用旧校舍建了一个箱包厂。王俊波两年后回到家乡,投入到爱心箱包厂的管理中。2017年,该县帮助他们建立了一个占地1600平方米的微型工厂。目前,爱心箱包厂每天员工70多人,订单源源不断。产品也有独立品牌“书”。
在县里的支持下,王俊波成立了威县箱包协会并担任会长,还创办了白沟箱包威县加工基地。今年5月底,王俊波接了一个30万拉带包的外贸订单。他的微厂只承担了4万个拉带包的生产任务,剩下的订单分给了其他10多家微厂。为了促进箱包微厂的整体提升,王俊波建立了威县箱包厂合作微信群,不仅共享订单,还定期组织同行交流学习,推广新设备新技术。“大家可以互相合作,更好地应对市场风暴。”王俊波说。
为支持农民工王力可俊波返乡创业,威县政府加大创业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创业带动的就业倍增效应。其中,通过创业孵化基地的支持和帮扶,开展大学生定向创业和创业帮扶指导,孵化了一批创新型科技企业。县人社局等部门围绕创客需求,打造直补政策跑直通车,主动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首次创业社保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创业扶持政策,加大对创业实体场地、租金、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沃银环保,一家专门做河北省的新企业,也是一家返乡创业型企业。在伟邦孵化基地培育壮大后,成功入驻县工业园。其间,公司因经营规模扩大曾遇到资金困难,县人社局帮助其申请了30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解决了企业发展问题。
去年以来,威县人社部门已成功开展创业服务5000余次,实地调研并申请创业担保贷款项目60个,为19名创业者和3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19.4万元,新增就业1000余人。
通讯员王史明/文/摄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撸起袖子加油干 风雨无阻向前行】魏县:劳务经济“实打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3586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