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积极探索金融债务纠纷源头治理模式,整合司法部门和社会组织资源,建立金融审批法庭和金融司法协同治理中心,疏通金融案件审理“快速通道”,引导金融业“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
建立专业队伍,提高金融审判的专业化水平。建立专业的金融审判团队。针对金融借款合同、民间借贷等相关纠纷,设立独立的金融审判庭和专业的金融审判团队,确保金融案件审判的专业化、集约化、精细化,畅通金融案件“快速通道”。完善金融纠纷多元化工作机制。建立金融纠纷行业调解组织,选派专业调解员入驻金融司法协同治理中心,开展金融案件诉前预约调解。按照“该繁则繁,该简则简”的要求,科学配置司法资源,准确适用小额诉讼、速裁程序、普通程序、监督程序、抵押权等多种程序,完善“简单案件快审、复杂案件集约审”的差异化诉讼程序和机制渠道。建立协同治理联席会议机制。政法委、金融办作为召集部门,人民法院作为联络部门,定期召开金融司法协同治理联席会议,对金融业规范经营、金融业态定性处置、违法犯罪线索监管查处等共性难点问题进行综合研判,达到强化风险防控意识、规范金融借贷、堵塞法律漏洞、疏通监管盲区、及时查处违法犯罪的目的和效果。
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确保市场合法合规运行。建立信用承诺机制。在企业、自然人、社会组织、政法职能部门等各领域探索建立审批替代、主动公示、行业自律的信用承诺机制,签订信用承诺书132份。完善征信体系建设。建立信用惩戒联动机制,建立个人和企业金融信用档案系统,将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失信诉讼、逃避执行的组织和个人列入失信“黑名单”,推送到社会信用信息平台实施信用惩戒。实施以来,限制高消费253人,失信执行118人。起到典型示范作用。评选出20家诚信企业和商户代表,树立诚信经营意识,营造文明有序、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探索“劳动仲裁+法律援助”模式,搭建便民服务桥梁。设立专门的法律援助工作站。成立法律援助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建立工作衔接机制。建成霍林郭勒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法律援助工作站,为200多名劳动者提供免费法律宣传和咨询,办理劳动争议法律援助案件约95件。充分发挥社会导向作用。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组织专题或系列报道等新闻媒体,定期发布典型债务纠纷案例,教育引导群众增强诚信经营和风险防范意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霍林郭勒市:探索债务纠纷诉源治理 畅通金融案件审判“快车道”":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564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