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热潮再次爆发。6月30日,共有速腾聚创、智能账户、汽车一条街、连连数码、瑞普蓝郡、宜宾市商业银行、徐苑科技等13家公司在港交所提交招股说明书,其中12家拟在主板上市,1家拟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
贝多财经发现,此次提交材料中的ROBOSENSE TECHNOLOGY CO,LTD(速腾聚创)是一家lidar公司,计划在港交所主板上市,摩根大通和华兴资本为其共同发起人。尤其是,这也是创始人、董事长、控股股东包凡失联以来,华兴资本的首次保荐。
速腾聚创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是激光雷达和传感解决方案市场的全球领导者。招股书显示,速腾聚创基于芯片驱动的激光雷达硬件,同时布局人工智能传感软件技术,形成解决方案,推动市场探索应用边界,引领行业实现大规模商业化。
查阅资料显示,速腾聚创是全球首家实现车载规格固态激光雷达量产的激光雷达公司。截至2023年3月31日,与全球其他激光雷达公司相比,公司拥有最多的汽车主机厂和一流供应商,拥有最多的预装配和量产的定点车型,拥有最多的量产交付sop。
招股书显示,2021年6月,速腾聚创向一家北美汽车制造商批量交付其旗舰激光雷达产品M1。根据燃烧知识咨询的信息,在全球上市的激光雷达公司中,该公司比其他任何公司提前一年多开始第一个汽车级激光雷达项目的量产交付。
值得一提的是,另一家激光雷达供应商纳斯达克:HSAI于2023年2月9日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激光雷达。据贝多财经报道,何塞科技的IPO价格为19美元/ADS,募集资金约为1.9亿美元。
根据何塞科技的招股书,该公司2017年至2022年的激光雷达出货量超过10万部,2022年的激光雷达出货量超过8万部。根据Jost Sullivan的报告,2022年,Horace Technology为ADAS客户发运了约6万台激光雷达。
自成立以来,何塞科技已累计交付13.5万部激光雷达,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地位。根据Jost Sullivan的报告,在收入方面,沃赛科技是2021年自动驾驶市场激光雷达的全球领导者,约占全球市场的60%。
而速腾聚创则援引燃烧知识咨询资料称,截至2023年3月31日,公司已成功获得21家汽车主机厂和一级供应商52款车型的预装量产定点预期订单,排名全球第一。截至当天,速腾聚创的激光雷达产品已被中国2022年销量排名前十的汽车整车厂中的九家选中。
此外,速腾聚创还与全球200多家汽车制造商和一流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根据燃烧知识咨询的信息,截至2023年3月31日,速腾聚创已经获得了市场上所有定点车型的近一半。
咨询材料还显示,速腾聚创交付了最多的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客户。截至2023年3月31日,该公司已为上述21家汽车制造商和一级供应商中的7家实现了9款车型的sop。截至2023年3月31日,速腾聚创已交付超过10万台激光雷达。
速腾聚创在招股书中表示,公司广泛拓展了汽车行业以外的应用案例,如农业机器人、巡检机器人、V2X解决方案和传感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3月31日,速腾聚创已服务约2000家机器人和其他非汽车行业的客户。
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速腾聚创的营收分别约为1.71亿元、3.31亿元和5.3亿元。同期,何塞科技营收为4.16亿元、7.21亿元、12.03亿元。不难看出,速腾聚创的收入远不如何塞科技。
贝多财经了解到,速腾聚创目前还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速腾聚创的年度亏损(净亏损)分别约为2.21亿元、16.55亿元和20.86亿元,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的调整后亏损分别为5993.4万元、1.07亿元和5.63亿元。
相比之下,何塞科技2020年、2021年和2022年的净亏损分别为1.07亿元、2.45亿元和3.01亿元。2022年何塞科技调整后净亏损(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为1.96亿元,2021年为1.91亿元。
根据何塞科技2023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公司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73.0%;净亏损1.19亿元,2002年同期为2510万元。贝多金融发现,何塞科技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了盈利,调整后净利润为160万元。
无论从营收还是利润来看,沃赛科技的表现都明显优于速腾聚创。然而,何塞科技仍在招股书中表示,其领先的市场地位、面向客户的技术和产品以及大规模生产能力将使其成为激光雷达和传感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
招股书显示,速腾聚创的M系列产品通过了21家国内外汽车主机厂和一级供应商的验证测试,获得定点订单。速腾聚创在招股书中表示,在深圳运营着两家自有制造中心。其中,红花岭工厂占地约13000平方米,生产固态激光雷达,月设计产能约46800台。
此外,速腾聚创的十堰工厂主要生产R平台激光雷达。据报道,速腾聚创还通过合资企业李腾在东莞投资了一个制造中心。速腾聚创在招股书中表示,通过采用自动化智能制造设施和流程,可以实现产品的高度一致性和有效的成本控制。
速腾聚创自成立以来,已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方包括吉利、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小米等。仅2023年上半年,速腾聚创就获得约12亿元融资。招股书显示,速腾聚创于2023年4月完成G系列融资,总额11.9亿元。
其中,G-2系列融资每股成本为36.42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速腾聚创是哪家上市公司旗下,速腾聚创在行业内的评论":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829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