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金融“活水”浇开“致富之花”——内蒙古全力推进金融扶贫纪实

金融“活水”浇开“致富之花”——内蒙古全力推进金融扶贫纪实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初秋的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绿意盎然。阴山北麓夕阳的余晖中,一排排现代化的工厂在燕麦地里格外醒目。这是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的银山优麦公司燕麦产业园。

银山优麦公司是当地燕麦行业的龙头企业。2018年以来,公司在金融机构的支持下,通过对口订单的模式,解决了当地贫困村民买难、种难、卖难的问题。目前,从燕麦种植者那里收集的燕麦价格比市场价高出30%。

“企业的发展是好的,我们也从中受益。今年工厂销售好,业务量大,我们的工作量比平时多,收入也上来了,比以前在家种地好多了。”在银山优麦公司的包装车间,科布勒镇西壕前村贫困户常杰正在忙碌。常杰现在是车间的班长,一个月3000多块钱,外加每个月额外的加班费和200块钱的伙食补助。

然而,企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银山优麦公司项目落地时,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对口金融机构平安集团及时伸出援手,与当地政府、内蒙古银行联手打造企业“扶贫贷款”,实行“政府-银行-保险”合作模式。即财政补贴企业扶贫贷款,保险公司提供免费保证保险,银行提供信贷资金,让企业获得资金扩大生产,惠及贫困农户。

产业是人引领的,脱贫动力是充足的。有了这些贷款,银山优麦公司先给签了订单的农户发放生产资料。2019年,向7个乡镇2764户贫困户免费发放燕麦种子40吨。燕麦成熟后,承包农户会直接卖给企业,销售没有后顾之忧。农闲时,贫困户仍可在工厂打工,每人年收入不低于3万元。

贫穷、缺钱、无力发展工业...这些是我区许多贫困地区面临的发展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自治区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拓宽金融支持产业扶贫的渠道。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有关部门会同金融监管部门,与11家金融机构签订了《内蒙古自治区银行业扶贫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鼓励金融机构开发450多种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同时,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将成立产业扶贫板,首批遴选30家扶贫明显、发展前景良好的龙头企业挂牌。此外,加强金融机构与扶贫农牧业产业扶贫项目的对接,围绕区域内重点产业扶贫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开展融资服务。截至2019年11月底,各类金融机构累计向全区贫困企业和地区发放授信(捐赠)294.34亿元。

"只有把产品卖出去,穷人才能真正增加收入."察右中旗支队长高森表示,“为使扶贫资金持续发挥效应,确保贫困地区不返贫,中国银保监会和各帮扶机构积极支持察右中旗消费扶贫工作,通过代购代销深化消费扶贫。到2019年,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促进全旗农畜产品销售5376.16万元。”

为给扶贫注入金融力量,自治区金融机构不断加强对贫困地区的金融供给,大力增强产业扶贫支持,扎实推进全区金融扶贫工作。两年来,我们建立了联席会议、协商通报、结对帮扶、数据联审、风险防控等金融扶贫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了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贴息等金融扶贫政策,有效引导金融资源进村入户,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金融扶贫的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在包头市固阳县殷浩镇东源涌村,贫困户刘宝栓家的牛正在牛棚里悠闲地晒着太阳,有的舔着额头,有的慢悠悠地踱步,有的懒洋洋地躺着...看着这一幕,刘宝栓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

2017年,刘宝栓通过扶贫小额贷款5万元购买了6头基础奶牛。转眼三年过去了,六头牛在眼前变成了十四头,还不算已经卖掉的两头。

“多亏了小额信贷,我才得以发展养殖业脱贫致富。以后打算把养殖规模扩大到40头。再过两年,家里的生活肯定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刘宝栓一边抚摸着新生的小腿,一边自信地说道。固阳县金融服务促进中心工作人员石玉成和刘宝栓一样高兴。他告诉记者:“帮助他们贷款种田是值得的,即使我们加了更多的班,花了更多的精力。”

2014年,固阳县开始实施金融扶贫。有需求、条件充足的贫困户可以申请小额贷款发展产业。“这么好的政策,让贫困户充分利用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固阳县金融服务促进中心主任张英杰说。据他介绍,为了让贫困户知道、理解并把政策落到实处,固阳县向村民发放了通知、图表等宣传资料。此外,还充分利用了新媒体平台上的小动画。工作人员往返各个乡镇宣讲,挨家挨户调查。

“5万元,3年,0利息,无担保,无抵押,只能用来发展生产,做不了别的。”当被问及小额信贷政策时,49岁的贫困户姚美丽脱口而出。2018年,姚美丽家里借了5万元,买了3头基础牛。2019年还款后,又借了4万买了5头基础牛。“有了小额信贷,我们的家庭过上了好日子。这两年下了四头小牛,再有两年每年能卖出六到七头小牛,一头牛能赚8000多元。”姚美丽算了一笔账,忍不住笑了。

和刘宝栓、姚美丽一样,从2014年至今,“贷款皆可用”已覆盖固阳县1751名贫困人口。田野里的秧苗、圈舍里的小羊、山坡上的小牛茁壮成长,金融“活水”浇灌出了“致富之花”。

为了让金融扶贫成为致富的杠杆,今年以来,自治区采取了多项“硬骨头”措施,推进小额信贷扶贫。3月17日,当地金融监管局、扶贫办、财政厅、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内蒙古银保监局与农业银行内蒙古分行、邮政储蓄银行内蒙古分行、自治区农村信用社三家金融机构签订了《内蒙古自治区精准实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承诺书》,共同承诺“政策落实到位、贷款主体准确到位、贷款全部落实到位。规范贷款使用到位、防控违约风险到位、风险补偿到位、贴息账户资金到位、户贷企到位、政策宣传到位、合力到位、监督检查到位。3月20日,自治区扶贫办与中国农业银行签署小额信贷合作备忘录。双方建立了常态化的联系机制,扶贫部门及时向农业银行提供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名单。名单显示,农业银行依托“万乡千村、百亿村”专项行动,加大对贫困户和扶贫对象的金融支持力度。中国农业银行将在2020年投入10亿元扶贫小额贷款,确保符合贷款条件、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能够“全贷”。截至6月底,自治区共有89个县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扶贫小额贷款,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8.14万笔(次)、197.86亿元,贷款余额31.5亿元。

眼看着家里种的饲料玉米即将成熟,兴安盟扎赉特旗浩力堡镇永新村村民桑成山高兴了。他没想到,今年的地种得这么顺利。“我本来想今年开春用各种饲料玉米发展养牛业,但是资金不够。再加上今年疫情的影响,我以为借钱种地是不可能了。”

在桑城山陷入困境的同时,扎赉特旗信用社推出了“贷款换养殖”信贷产品,向全旗近万户贫困户发放了购买春季农牧业生产所需物资的专项资金,总金额达3000万。“我们不用担心拿不到这笔钱,也不用担心买种子和化肥。今年还可以扩大养牛规模。”桑成山乐呵呵地说。

今年,我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主动与贷款银行对接,切实落实“适当延长还款期限、简化业务手续”等优惠政策措施,确保疫情防控期间符合扶贫小额贷款条件且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资金需求,确保因疫情非个人主观原因逾期的贫困户征信不受影响,不产生罚息。同时,组织盟市各县充分发挥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的一线战斗员作用,加强扶贫小额信贷实时监测分析,充分了解和掌握疫情防控对扶贫小额信贷的影响,防范重大金融风险。(记者李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活水”浇开“致富之花”——内蒙古全力推进金融扶贫纪实":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6236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