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一点
临清市公安局发布电信网络诈骗预警通告(1月24日-1月30日)。2022年1月24日至2022年1月30日,临清市公安局成功止付涉案银行卡10张,止付43万元,冻结银行卡2张,冻结涉案资金3万余元,成功警告、劝阻案件700余起。
本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类型前三位分别是:刷单诈骗、虚假贷款诈骗、虚假投资诈骗。
据本周警方统计,受害者多为30至40岁的女性,占受害者的68%,诈骗类型多为单身诈骗,占全部案件的60%。
典型案件
案例一:单刷诈骗。2022年1月26日,潘庄镇某单位员工(女,37岁)向警方报警称,其通过某微信群下载“顺意”APP做刷单任务,后根据APP提示登录网站:http://mc0529.vip(公安机关提醒:此为诈骗网站,请勿尝试点击!),在网站上刷了九张账单,但是无法提现,就问了客服。客服说因为受害人的失误,需要再交15万元押金才能提现。受害人这才发现自己被骗了,一共被骗了359740元(安装注册国家反诈骗中心APP后删除)。
案例二:虚假投资诈骗。2022年1月26日,新华路街道一居民(男,50岁)报警称,接到自称“安信证券”的客服人员电话(未显示来电号码,仅显示私人号码),向受害人推荐一款名为“安信代理终端”的APP,并承诺投资该APP可赚大钱。受害人尝试了几次小投资后,发现确实赚了不少钱,于是加大了投资。在此期间,受害人收到国家反诈骗中心的短信,警告自己可能被诈骗。然而,当他发现可以在APP上提取自己的资金余额时,却无视反诈骗中心的提醒,被骗数十万元(国家反诈骗中心APP已安装注册)。
案例三:虚假贷款诈骗。2022年1月27日,青年路某小区居民(女,51岁)报警称收到推销贷款软件的短信。在没有确定信息来源的情况下,受害者点击了链接并下载了一个名为“柏华”的应用程序。注册信息后,APP客服以输入错误银行卡号、支付解冻费、支付激活费等理由要求她转账,共被骗14万。
案例四:网络游戏诈骗。2022年1月23日,新华路某居委会居民(女,35岁)报警称,其孩子(男,11岁)在玩游戏时认识了一个游戏好友。对方说要免费赠送游戏皮肤。孩子用民警的手机加了他的QQ好友后,对方要求孩子按他的要求操作,并威胁说如果不听对方要求,就冻结他父母的微信银行卡。他甚至会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并处罚金10万元,然后让孩子把报警人手机支付宝里的钱全部转到对方指定账户,他被骗了10196元(国家反诈骗中心。APP已经安装,但是他的实名还没有认证)。
临清市反诈骗中心提醒您:切记“三不要多”,不明链接不点击,陌生电话不轻信,个人信息不泄露,转账汇款核实。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聊城诈骗最新消息判刑了吗,聊城最新诈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952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