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晚报
“车贷零首付,车开回家”——这个广告噱头听起来真的很有诱惑力。有的平台声称首年贷款免息,有的平台说买车也可以申请信用卡套现。但其实零首付买车面临不小的风险。
相当于放高利贷买车。
某网购汽车平台打出“首付10%买车”的广告。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买车只需要10%的首付,第一年贷款不需要利息。4S商店里相同款式和配置的汽车销售价格要低得多。别克4S店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这里都是付一半的首付,然后分成12期或者18期。正规的4S店没有‘零首付’或者‘一次性购买’这种说法。”
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这些所谓的“零首付、低价购车”的汽车平台,大多是按照厂家指导价,先交10%的首付和固定的手续费,然后开始12个月的月供。12个月到期后,消费者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一次性结清尾款,第二种是分三年36期支付尾款,第三种是车况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申请退车。但事实上,大多数选择零首付买车的消费者并不具备一次性付清的能力,选择办理退车可能会被商家设置的各种退车门槛挡在门外。所以大部分消费者只能选择第二种方案——尾款分36期偿还,年化率10%左右。实际上,该车是在4S店直接购买的,首付20%,年化利率约为5%。此外,这些平台用于计算利率的购车原价高于4S店。综合来看,虽然第一年的努力看似划算,但最后的结果相当于用高利贷买车。
通过兑现信用卡获利
同时,以这样的购车方式,汽车第一年并没有登记在消费者名下。据网购车平台销售人员介绍,这就是业内所谓的“以租代购”,第二年才能过户到消费者名下。
一位办理了“零首付购车”的车商告诉记者,“买车后,还可以办理信用卡,完成提现。提车后还款3期以上很正常,只是信用卡额度不一样,然后把钱套出来。”
根据2017年颁布的《汽车贷款管理办法》,汽车贷款首付比例不得低于20%。长期在某店工作的朱先生告诉记者,这种套路把风险转嫁给了消费者,第一年把车记在公司名下的做法,相当于钻了法律空 sub的空子。这样,平台只是赚了“小钱”。然而,一些企业甚至更大胆:企业支付全款,帮助客户提车和购买保险,以获得许可证。当客户有资产时,可以申请多家银行的信用卡,然后将信用卡套现,收回投资。
朱先生说:“他把首付给你了,汽车登记证抵押给他了。上面的名字是小担保公司或者个人,等你还完钱再转给你。用信用卡分期付款买车,他向你收取费用。比如一张10万的信用卡,15分就是1.5万。我算过,比如你买一辆零首付的车,三年还,一辆15万的车,要多交三四万的费用和利息。他还会给你装个GPS,可能三千多块钱,我怕你跑了。”
还有陷入“套路贷”的风险
此外,零首付购车的消费者也可能陷入“套路贷”,导致车和钱空。
今年4月,广东深圳龙岗警方打掉一个零首付买车犯罪团伙,涉案金额近亿元。受害人陈先生表示,受不了业务员的花言巧语,最终选择零首付买车。陈先生给业务员转了5000元定金,办理了买车手续,在对方安排下拿到了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后来这家小额贷款公司以信用问题、居住证不合格为由,拒绝借给陈先生全款车款,并推荐陈先生到更多的贷款公司贷款。陈先生意识到被骗后,选择了向当地警方报案。
办案民警表示,即使部分购车者提出了购车尾款,但车商也曾以车辆GPS异常等理由强行将车拖走,甚至威胁受害人。
据媒体报道,此类事件在郑州也有发生。徐先生在某汽车公司零首付买车,签订贷款协议后,支付服务费13000元。可是合同约定的时间到了,也没有人提醒他提车。后来徐先生经常打电话来问问题,却被银行审核暂时不通过、相关证件缺失、手续不全等理由一再推脱,并要求其支付5000多元现金。一个月后,他再次去公司询问进展,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空。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师杨力表示,所谓的零首付购车风险极大,实际上是以汽车为载体做的金融衍生品,或者说是变相的高利贷。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这些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忽悠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零首付购车猫腻,零首付购车套路是否构成诈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0541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