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江的刘兵(化名)一年前因为急需用钱,通过网贷平台借了3000元。之后陆续还款,前后已经还了18万,还欠7到8万。
不到20分钟,刘兵(化名)就接到了好几个催款电话。电话那头语气一个比一个强硬,但刘兵只能低声恳求,希望对方能给时间。
刘兵(化名)说:“我手机上这十几二十个平台每天都在打电话找我还款。基本上吃不下,睡不好。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找钱,还钱,找钱还钱。”
二十多岁的刘兵也有正当职业。去年3月,由于暂时缺钱,刘兵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网贷APP,用身份证办理了一笔3000元的贷款救急。
刘兵(化名):“当时说反正利息不高。可能是100多块钱,也就是一个月内还。”
然而,一个月后,刘兵无法如期还款。对方好像好心给他介绍了另一个贷款平台。
刘兵(化名):“他说你在别的平台借钱,你先还我们,避免逾期费,然后我就按他告诉我的借了还了,借了个5000,然后还了他的3000。剩下2000我就用了。”
虽然这5000元分三个月还了,但是利息更高,刘兵只还了第一个月。
刘兵(化名):“接下来的一个月,我缺钱,他说从另一个平台,我去找另一个平台借钱。”
刘兵本以为可以“拆东墙补西墙”,没想到一步步落入对方的套路,与数十家网贷平台发生债务关系。他借的钱越来越多,利息越来越高,还款周期越来越短。刘兵说,他的工资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家里一分钱都出不起。他不知道如何面对,特别害怕听到电话响。
刘兵(化名):“说是一种人工打电话收钱,很暴力。如果耽误了一天或者几个小时,他就会说把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叫来,在家里挂横幅,特别吓人。”
借了3000,还欠7万到18万。那么这个套路是怎么形成的呢?普通市民如何避免?
业内人士小李从事正规信贷工作,但对手机APP贷款的运营模式非常清楚,对刘兵的遭遇表示同情。小李说,现在很多线上APP小额贷款业务都是针对像刘兵这样急需用钱的群体。
网络平台放款快,但利息比银行高。借款人无法如期归还,往往会在对方的建议下向其他APP平台借款,从而陷入“拆东墙补西墙”的套路,至今还不清楚有人破产。
开始申请贷款时,要求借款人提供身份证和实名制手机号码,因此借贷平台掌握了借款人的交际网络和人际网络。当借款人无力偿还时,借贷平台会打电话催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明确,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超过年利率24%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款人与借款人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为此,小李建议刘兵冷静计算所支付的债务利息是否合法。
此外,小李还介绍,刘兵接触的网络APP平台公司大多位于广东、福建沿海城市,不排除部分平台是非法的。他提醒市民朋友,如果急需贷款,一定要走正规渠道,避免匆忙就医。
这种电话恐吓其实是一种软语言暴力。对于更多的人来说,遇到类似情况,一定要勇敢站出来,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走司法途径,寻求法律维权。如果有紧急情况需要借款,一定要走正规渠道,不要陷入常规贷款。
来源:看新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借3000还18万!中江男子深陷“套路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08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