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蔡海云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开始在广州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工作后,她没有像其他女生一样早早上大学,而是继续攻读大学课程,充实自己。不久,她考取了会计证,担任了一家公司的总会计师。虽然工作稳定舒适,但这并没有抹去她长久以来的创业梦想。
200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参观了一家皮革加工厂。后来,她向丈夫提出了开皮具加工厂的想法。她老实巴交的丈夫被这个想法惊呆了,亲戚朋友都不理解。他们觉得放弃薪水不错、环境舒适的会计工作,冒险开厂,真的不可思议。为了打消丈夫的顾虑,解决亲友的疑虑,蔡海云下定决心努力工作,辞掉工作,认真学习皮具加工厂的每一道工序。从裁剪、喷胶、粘贴、折叠、开模,到最后的油边处理、缝制,每一道工序她都一丝不苟,认真钻研。一般人很难想象,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她就掌握了每一道工序的要领,尤其是缝纫技术。她之前连缝纫机都没摸过,通过夜以继日的练习,练就了又快又漂亮的缝纫技术。就连有多年管理经验的老公也看不出这是新手缝的产品,赞不绝口。
此外,她还对开厂成本、原材料采购、产品销售渠道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为了保证产品有稳定的市场,她四处奔走寻找订货商。凭着她的真诚和执着,很多订购者与她签订了合作意向。在市场稳定的保证下,这对夫妇开始建造工厂,选择场地,筹集资金和雇人...皮革加工厂很快就建立起来了。丈夫负责厂务管理和产品设计,她主要负责产品销售。
第一年,工厂微利,还清了债务,让他们初尝创业的喜悦。然而,第二年,她接到了一家外企的大订单,批量大,但工期短。为了赶交货,她忽视了质量,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导致国外公司取消订单。这笔生意花了她近十万元。然而,祸不单行。婆婆又得了重病,医药费花了不少钱。家里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连日常开销都拿不出来。今年春节,他们没有回老家,而是选择留在广州,看着万家灯火、张灯结彩,心里涌出苦涩的泪水...眼前的困难没有吓走蔡海云,反而让她从惨痛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坚定了创业的信念。
春节过后,她重振旗鼓。手里没钱,她到处筹钱,质量却不达标。她亲自培训工人,销售并不好。她在网上建立了一个销售网站。经过两年的精心经营管理,蔡海云在皮革加工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积累和摸索了一些经营方法,工厂也逐渐有了起色。
2012年3月,考虑到老家有年迈多病的婆婆和即将上学的孩子需要照顾,蔡海云毅然做出了新的规划——回乡创业。以前的广州工厂交给哥哥管理,她和丈夫回老家林头镇新建了一个皮革加工厂。新工厂的筹建也面临着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当地妇联在得知她的困难和强烈的创业热情后,积极帮助她申请了5万元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及时解决了她的燃眉之急。她在卫镇街道租了一间1000多平米的民房。在生产加工皮具的同时,她还开了一家服装店。因为临街,来往的人很多,服装店的生意也很红火。服装店的衣服都是皮具到广州的时候进口的。价格便宜,生产和开店都没错。
目前,蔡海云皮革加工厂雇用留守妇女30余人,年产值超过30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再加上她诚信经营,信用观念好,当地妇联继续帮她申请了8万元贷款,支持她实现下一个更大的创业梦想。
(来源:广东省妇联)
长按下方二维码,获取更多妇女儿童资讯。
感谢您对广东省妇联的关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电白蔡治平,电白蔡新华":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082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