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邹文蓉
界面新闻编辑器|
中融信托停牌一事仍在发酵。
8月21日,两家上市公司,先锋电子(002767。SZ)和微光股份(002801。SZ)接连公告部分中融信托产品兑付逾期,有消息称中融信托项目转让业务暂停。
界面新闻记者在官网致电该公司后了解到,由于个别信托项目流动性不足,部分项目确实已暂停转让业务。
中融信托相关人士也向界面新闻记者证实,暂停转让业务仅涉及交易所项目暂停,其他项目仍可转让。
据其介绍,暂停转让可能会对部分急需用钱的投资人造成影响,但也避免了部分项目受让方从中获利,避免对投资人造成二次伤害。
“收购的受让方也在押注项目的最终赎回价格会高于受让价格。例如,一些投资者愿意以2-3%的折扣转让信托受益权。即使五年后打五折支付,对项目受让方来说也是近五年。收入翻倍。”上述受访者进一步解释道。
近日,中融信托因多款产品逾期兑付引发关注。8月以来,咸亨国际、杜南物业、金博股份、金方能源、先锋电子、微光股份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相关产品风险提示公告,中融信托对上述6家上市公司的逾期金额累计超过2亿元。
同时,从未偿信托项目来看,此前有一批逾期未偿项目被投资者认证为“资金池项目”。如杜南物业、先锋电子、微光认购的“汇金金1号”,金博披露的“龙盛1号”,金方能源认购的“荣源1号”,都曾被个人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声称款项逾期。
在界面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中融信托与投资者沟通的音频文件中,中融信托首席合规官、董事会秘书王强回应称,目前暂停的产品确实存在“资金池”的属性,但暂停产品的规模并没有市场传言的过千亿那么可怕,产品已经在相关监管部门备案,运作合规。
“这一块是存量业务,需要时间消化和整顿。”王强表示,目前公司其他类型产品正常募集和兑付。
对于暂停的原因,王强回应称,项目不能归还的主要原因是部分产品出现流动性问题,且出现流动性问题的产品规模在扩大。“但交流的暂停并不意味着项目的死亡。不同的信托计划,底层资产和运作方式不同,募集和管理的节奏也不同,不会剑拔弩张。”王强说。
中融信托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证实,王强确为公司首席合规官兼董事会秘书。目前公司运营正常。上周公司其他合作伙伴都在正常分发钱,产品还在官网销售。
界面新闻记者查阅中融信托官网后了解到,8月以来,中融信托仍有8只产品成立,最新成立日期为8月11日。
截至目前,新成立的8个项目中,有5个在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公开备案,从资金运用来看,2个产品为债券投资,另外3个为信托贷款、其他债权投资、实物和其他资产投资。
对于中融信托逾期产品可能对市场造成的影响,多家券商也于近日发布研报分析称,违约为个案,行业整体风险可控。
太平洋证券最新研报指出,中融部分信托产品逾期兑付主要是流动性风险,基础资产与负债之间的敞口有限,不太可能最终演变为系统性金融风险。与美国次贷危机相比,我国场外衍生品市场基本以高流动性、无杠杆的股指和期货产品锚定,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信托风险的传递和放大效应。
据太平洋证券统计,2022年8月17日至2023年8月17日,购买中融信托产品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基础化工、医药生物、农林渔牧等行业,其中总市值低于50亿元的公司有18家,占比75%。如果这些公司相关信托产品的本金和投资收益在到期日未能全部收回,存在本息不能全部支付或只能部分支付的风险,或将对其年度净利润产生一定影响。
此外,浙商证券研报也表示,中融事件大概率为个体风险暴露,全行业信托产品间大规模传染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浙商证券分析认为,不排除中融信托产品逾期兑付是因为房地产敞口较高。从行业来看,房地产项目出现问题是信托产品违约的主要原因。用益信托对2022年信托产品风险事件的统计显示,2022年房地产领域违约产品金额约为930亿元,占总违约规模的75.7%。从中融自身情况来看,2022年四季度末,房地产敞口占信托资产的10.7%,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不排除中融逾期付款与房地产敞口高有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融信托近期状况,中融信托公司最新动态":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147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