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的大专毕业生安丽,在创业担保贷款的支持下,创办了铜川华鼎商贸有限公司,年营业额100万元;
35岁的无业人员袁晓芳在创业担保贷款的支持下,创办了恒瑞车行,年营业额60万元。
大学毕业生尹在市就业管理局的帮助下,顺利进入坡头工业园区安监局工作。
下岗职工杜文静在市就业管理局的帮助下,成为了柿树沟社区的一名网络员。
……
就业是民生保障,是民生之本,是千千千千万万人的切身利益,是劳动者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分享成果、获得幸福的根本途径。围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目标,市人社局以创业为导向,通过加大重点群体就业扶持、技能人才培训、就业政策扶贫、下岗职工分流等多项措施,打通了群众就业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人生出彩、梦想共同实现的机会。
创业带动就业,梦想开花。
青年是创业的主力军。市人力社保局不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支持力度,帮助就业困难毕业生,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转行能力。今年上半年,大学生创业孵化器入驻创业企业50家,带动就业82人。为做好大学生创业孵化器的运营管理工作,聘请陕西金晨实业有限公司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孵化器提供专业的运营管理服务,提升了孵化器的管理水平和孵化功能,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3岁的大学毕业生安丽(音译)有着强烈的创业意识。2015年5月,他创办了铜川华鼎商贸有限公司,但创业初期资金短缺。市就业管理局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为他提供了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同时从政策等多方面给予支持。如今,华鼎商务已发展成为我市优秀大学生创业企业,年营业额100万元,就业4人。
在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的同时,市人社局还高度关注困难企业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和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创业困难,建立了铜川市困难企业职工再就业综合示范基地、陕西省统筹城乡就业创业示范基地、铜川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三个基地,让各类创业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创业就业方式。今年35岁的袁晓芳,从企业下岗后一直想自己创业,但是没有资金。2015年,她和另一个人获得了18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开了一家恒瑞经销店,经营电动车和自行车,年营业额60万元,吸引了4个人就业。说起市就业管理局的帮助,袁晓芳很感慨:“多亏了创业担保贷款,我的车库才能开起来。”
仅2016年上半年,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115万元,其中为571名创业者发放4920万元,带动就业1999人,为31家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发放贷款贴息6195万元,稳定就业1085人。
服务带来工作,技能创造价值。
今年4月20日,东坡煤矿27岁的井下电钳工张林涛在“送岗位、送政策、进矿区”的求职服务活动上,投了4份简历。他说:“我很感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专门为我们的员工举办这场招聘会,让我有了另一条就业出路。我根据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长选择了四家公司。3000元到4000元的待遇我也很满意,对新的岗位充满期待和信心。”
今年,市人社局积极落实毕业生就业实习政策,开发就业实习岗位,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和网络招聘会,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各类活动,扎实有序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同时,不断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退役士兵等群体的技能培训和政策扶持力度。上半年,7202名工人接受了技能培训,使他们能够顺利上班。尹就是其中之一。尹毕业于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由于专业原因,她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她于2016年7月到市就业管理局就业中心求职。工作人员结合她的专业和特长,很快给她提供了一份坡头工业园招聘文员的工作信息。目前,尹已成功进入坡头工业园区安监局工作。
同时,鉴于我市部分煤矿关闭,大量职工需要分流。4-7月,市人社局深入矿区开展“送岗位、送政策、进矿区”就业服务活动,每月举办两次就业援助招聘活动。目前,已举办5场专场招聘会和2场政策宣传活动,组织56家企业深入矿区,提供就业岗位8560个,发放宣传资料15700份,接待40人次。
变“输血”为“造血”,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穷人如何创业,是就业的一大难题。市人社局把创业孵化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实行“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不断引导贫困户树立创业意识,支持和引导转移就业,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发挥资金的扶贫作用,帮助贫困户提高“造血”功能,走出一条脱贫之路。
43岁的陈涛住在印台区印台街道办事处顺河村。家里老人行动不便。妻子一边打零工一边照顾老人,儿子还在上大学。去年,在市就业管理局认定的市级就业孵化基地陕西彭达实业有限公司的帮助下,他承包了两个大棚种植草莓。不到半年,净利润达到3万多元。
像陈涛这样通过就业创业政策实现自身价值、摆脱贫困的人还有很多。要让贫困户真正脱贫,既要有产业支撑,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自主创业的能力。通过这种孵化模式,辐射周边地区,带动更多的贫困人口发展产业,既帮助他们脱贫,又能让他们一步步过上更好的生活。"
促进就业是和谐之基,也是国家安全之策。市人力社保局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突出工作特色,拓宽就业领域,打造工作亮点,努力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获得公平的创业就业机会和稳定的工作岗位,实现更加充分的就业和更高质量的就业,让劳动者过上更加体面、有尊严的生活,让每个人都享有人生出彩、实现梦想的机会。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铜川日报:打通就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解决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989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