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骗局,大数据智能填报志愿

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骗局,大数据智能填报志愿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三分考,七分报”。2021年全国高考结束后,如何从2000多所高校中选择一个合适的专业和学校,成为考生和家长再次面临的“头等大事”。

今年是河北省实施“新高考”的第一年。家住河北衡水的考生家长刘岚,几乎每天下班后都会找一两个考生家长聊聊填报信息的事。“3+1+2”的新高考模式和“专业+学校”的新招录模式,让普通班一次最多填报96个志愿,选择面更多,考生和家长报考压力大。刘岚和越来越多的家长一样,正在考虑是否找一家志愿填报机构,协助填报志愿。

2021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078万人,创历史新高。随着近年来全国各地新高考改革的深入,高考志愿咨询逐渐成为一个规模化的新行业,利用大数据匹配专业和学校成为新卖点。但是听起来靠谱的卖点真的靠谱吗?

高考,按需而生,志愿填报市场

半年前,刘岚在她孩子的学校门口收到了许多当地高考机构的传单。当她第一次得知高考志愿填报机构的存在时,一口气加入了名为“百年教育”和“远大前程”三个不同机构的新高考规划指导微信群。"每个小组的人数多达200人。"

刘岚告诉记者,这些机构在当地都有有线门店,工作人员通常会在微信群里免费推送高考信息和志愿填报直播课。如果需要购买服务,根据申请“一对一辅导”或“一对多辅导”形式的不同,价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

大二的小姚也是在高考志愿填报机构的推荐下选择了武汉大学。她妈妈听了三家机构的讲座,最后花了几千元选择其中一家报了名。“那时候对高考政策一点都不了解,怕档案耽误了孩子。通过组织推荐,录取了第一志愿,第一专业。”小姚说,“前期有过几轮磨合。他们的大数据筛选海量信息,系统的智能排序,看起来还是很专业的。”

很多考生家长发现,今年上半年,很多高考志愿填报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在做孩子读高中时的宣传。基本上都有自己独立的店铺,还有一些高中老师介绍的一些志愿填报机构。一些家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加入了这类机构的微信群,参与线下“宣讲”,也有家长“下单”。

艾媒咨询日前发布的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32.2%的人通过志愿咨询或辅助软件获取志愿信息,2020年同期数据为28.2%。从前几年的人工经验分析,变成了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排队”。高考志愿填报市场似乎成了“高考经济”中的一个“新风口”。

大中小企业进场,市场鱼龙混杂。

瞄准高考志愿填报这一细分领域,创业青年白聪在2014年创办了高考圈,并带团队自主研发了大数据智能分析系统——AI入学助手。白聪说,“通过数据分析、清洗和计算,利用历史数据预测未来,我们希望建立一套逻辑严密、算法准确、科学合理的进一步研究的工具。”目前,该系统已为北京、河北等省市千余所中学以及部分地区的线下申请机构提供技术支持。

河南郑州一家名为“远大申请”的机构的工作人员称,其总公司注册为教育咨询企业由来已久,分店也已开业三年。“我们会通过系统评估,评估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方向,最终推荐10-20个左右的专业通过专业选择学校。高考前会根据模拟考试成绩进行大范围筛选,高考成绩公布后会缩小院校范围。”

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很多申请人的智能举报系统都差不多,但几乎不用智能举报系统。“输入分数和选择的考试科目,就可以生成高考志愿填报表,甚至可以选择不同地区的大学。不过还是没有人工报准,一对一人工服务比较好。”当记者询问收费标准时,该工作人员表示要根据情况去店里了解收费金额。

高考志愿填报成了很多企业眼中的“香饽饽”。企业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1529家企业处于营业状态且仍然存在,其中78%的企业成立于近三年,2020年新注册企业558家,同比增长77.1%。就在高考前一个月,301家新企业应运而生,同比增长90.5%。河北省以963家企业排名第一,占全国总数的63%。

资本市场的青睐也助推了高考志愿填报机构的出现。据介绍,属于高考圈的北京文雪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于2017年在北京股权交易中心正式挂牌,并于2018年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是中关村教育投资。成立于2014年的高考志愿大数据平台于2020年宣布完成千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浙江创想文化产业基金和苏州回流山。拥有自主研发ai高考平台的百年育才于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2018年获得真格教育基金战略投资。

互联网巨头的进入也让高考志愿填报市场更加火热。5月25日,百度联合高校、相关机构、企业推出“高考+”计划。百度搜索产品总监张燕吉表示,“结合技术优势和对互联网大数据的洞察,百度今日升级智能服务,推出AI智能评分测评、AI志愿助手、AI院校推荐等一系列AI工具集,辅助考生科学报考高考,让高考每一分都用得漂亮”。

记者搜索发现,阿里旗下智能搜索App夸克推出“夸克高考”,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可一键智能填报;腾讯教育推出“招生通”和“新高考通”两大产品,旨在解决改革初期招生两端面临的问题,等等。

一位高考圈早期投资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是我国全面实施新高考的关键时期,志愿填报咨询行业处于爆发期。“未来行业可能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平台,解决80%人的需求;人工导航服务于20%的人口。”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醒,需求和供给暴涨,整个行业处于“无序”状态。尤其是新成立的公司,几乎都是“花式营销”,在定价和服务上完全没有行业标准。智能举报系统背后的数据基本是对公开数据的筛选和整理,鱼龙混杂的市场需要相关部门进行规范。

努力学习十年,不要“赌”在机构上。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博近日发布的民调数据显示,多数网友认为高考志愿填报的机构“不靠谱,都是花里胡哨的宣传营销”,而约25%的网友认为“不好说,要看机构资质”,只有少数网友认为“机构靠谱,信息全面”。有网友留言:“刚踩(分数线)的人还是有必要的。一个刚高中毕业的人很难在半个月内掌握志愿填报的技巧。”

虽然志愿填报的“智能化”服务将成为一种趋势,但面对种类繁多的服务机构,考生和家长仍需注意谨慎选择,志愿填报市场仍有许多实际问题值得探讨。寒窗苦读十年,不要把所有的志愿都“押”在组织上。

小姚的妈妈认为,“现在回想起来,如果能耐心研究一下高校的招考信息和志愿指导,自己填志愿并不难。”再过几年,小姚的弟弟也要高考了。是否通过组织填报志愿,小姚妈妈认为需要重新考虑。也有天津考生家属告诉记者,“去年是天津实施新高考的第一年,平行志愿的政策让报考变得更加容易和科学。关键在于认真学习招考简章,没必要找志愿填报机构”。

刘岚坦言,虽然基于高考的大数据、智能算法、科学规划让她觉得靠谱,但疑惑依然存在:“通过性格测试来确定未来合适的职业是否合理?咨询的不同品牌志愿填报机构说法不一。每个机构的收费标准不同,不同的收费金额对应不同的服务。是引导人们花大价钱买最靠谱的服务吗?就算签订了服务合同,如果机构举报孩子滑倒,孩子被耽误了,去机构赔偿有什么用?”

衡水一所知名高中的副校长告诉记者,新高考第一年,如何准确填报高考志愿,需要在教育部门的指导意见下发后再研究。“校外确实有很多志愿填报机构。作为高校和老师,我们不会推荐考生使用院校填报。如果考生和家长一定要选择机构的话,需要提醒的是,即使是从事教育多年的老师,在第一年的新高考中也在小心翼翼地尝试报考。那些校外机构能知道多少?”

著名教育专家熊丙奇曾在媒体上评论说,“互联网+”大数据为志愿服务提供了很多便利。然而,目前,由于准入门槛低,R&D志愿服务机构良莠不齐,其中一些机构缺乏专业知识,这可能会误导学生志愿服务。要看到机构在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志愿服务中的积极作用,就要使志愿填报服务行业规范有序,同时高中要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提高学生自主职业规划的意识和能力,从而促进提供志愿服务的机构提高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

6月16日,教育部在官网发布预警。目前没有与任何招生考试机构、高校、社会机构或个人合作提供高考志愿填报指导。不要相信所谓的“天价”志愿指导服务。6月22日至28日,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将举办“2021年高考网上咨询周”,各招生院校将通过文字问答、视频直播等形式,为广大考生提供免费志愿咨询服务。

来源: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新华都市编辑林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大数据填报高考志愿骗局,大数据智能填报志愿":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1992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