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农信社给我的扶贫贷款,我怎么会有今天的好日子……”提到农信社的支持,周敬民激动得热泪盈眶。
周静敏是文县招贤乡中心村的一名普通农妇。早些年,她和家人一起住在4亩庄稼地里,农闲时出去打零工,日子过得还算宽裕。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2013年的一天,周敬民的丈夫杨在外地打工期间,突然出现歪嘴歪眼的症状,家人赶紧把他送到医院。经检查,丈夫患了脑梗,在医院住了半年。他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亲戚邻居好几万的外债。
由于疾病和贫困,周敬民一家被当地政府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春天,经熟人介绍,周敬民到附近鞋厂加工鞋面。她肯吃苦,心灵手巧,很快就掌握了加工鞋面的技术。后来为了加工鞋面,不耽误照顾老公,她向工厂申请了缝纫机在家加工,每天差不多赚100元加工费。赚到第一桶金后,周敬民想:当地鞋厂多,何不和贫困户一起办个鞋面加工车间?
然而,要建立一个加工鞋面的车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虽然村委会帮周敬民腾出了一个仓库作为场地,附近的鞋厂也可以免费提供原材料,但要花3万元购买二手缝纫机等设备加工鞋面。我能怎么做呢?文县农村信用社了解情况后,信贷人员迅速赶到中心村调查情况,及时给周敬民发放了扶贫贷款3万元。拿到扶贫贷款后,周敬民买了16台缝纫机和一台鞋扣压扣机,聚集了5名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村民和10名家庭一般的村民,开始为鞋厂加工鞋面。跟随周敬民加工鞋面的贫困户平均月收入1500 ~ 2000元。
由于周敬民人品好,做工精细,很快赢得了附近两家鞋厂的信任,并与她签订了常年合作协议。2019年,周敬民偿还完3万元扶贫贷款后,文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又向周敬民发放了5万元扶贫贷款,帮助周敬民购置了18台全新的缝纫机设备,并在文县范田镇后军山村成立了第二个鞋面加工车间,吸纳了20余户贫困户和家中困难劳动力。
“有了农信社的支持,我现在脱贫了,我要带领更多的贫困家庭一起致富,一起过上好日子!”谈到对未来的大规划,周敬民信心满满,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晁永立)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温县联社营业部,温县信用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515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