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扶贫频道
今年是中国脱贫攻坚的决定性一年,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将迎来历史性的终结。中国脱贫攻坚的巨大成就,用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世界减贫作出了贡献。1月22日,主题为“高质量发展与消除贫困”的第四届“一带一路”达沃斯论坛在瑞士举行。论坛上,中国平安集团分享了中国减贫的故事。平安集团扶贫办常务副主任姚晨、ESG办公室主任林建伟出席达沃斯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引起了代表们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关注。
自1988年在深圳成立以来,中国平安已发展成为领先的国际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服务集团,服务超过2亿个人客户和6亿互联网用户。2019年,中国平安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29位,福布斯全球2000强上市公司第7位。
中国平安一直把服务国计民生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1994年第一所希望小学建成至今,中国平安在公益扶贫领域已经走过了25个年头。特别是2018年,中国平安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全面启动“三村工程”,以“村官、村医、村教”三个方面为重点,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取得了突出成效。
平安“三村工程”探索特色扶贫模式,构建金融扶贫闭环
实施“村官”工程,建立“智力培养、产业造血、一村一品、产销赋能”多层次立体闭环。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协调农业技术专家,为贫困地区产业提供现场指导,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为农村发展培养种子选手。二是通过养殖贷款、种植贷款、修路贷款、扶贫保险等方式,筛选当地可持续发展项目,扶农惠农。,并给予地方政府财政支持,优化效益好的扶贫产业,实现产业造血。三是结合当地优势农业产业,因地制宜,为贫困村引进先进的养殖种植技术,为农村培育好产品,打造“一村一品”。目前,中国平安已经帮助21个省市的贫困地区打造了100多个农产品品牌。第四,发挥中国平安内外O2O互联网电商平台优势,帮助扶贫合作企业入驻平台,帮助贫困企业做好产品销售,形成产销闭环,2019年销售额突破1.5亿元。
目前,中国平安已累计发放扶贫资金157.45亿元,直接带动53813户贫困户建档立卡,受益贫困人口超过50万人。为了保障“村官”项目的开展,中国平安特别打造了闭环金融扶贫体系。通过提供惠农钱、惠农贷、防贫险、溯源险等金融产品,全面覆盖整个保险过程中的风险,确保扶贫项目运行。比如平安的“扶贫险”,就是用保险创新撬动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精准链接贫困户的造血式金融扶贫模式。该模式以“金融造血、精准帮扶、长期推进、防止贫困”为核心,依托平安“金融科技”优势,解决扶贫产业发展中“融资要钱、促生产、扩销售、担风险”的核心问题。其中,通过“信保担保贴息”,与政府、银行共担风险,降低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融资门槛,带动贫困户增产增收。截至目前,该模式已支持13个省份70个产业扶贫项目,提供产业扶贫贷款4.9亿,惠及4.6万贫困户,年人均收入超过2000元。
针对我国贫困地区小水电行业长期面临的规模小、融资难、开发能力不足、政策门槛高等困难,中国平安设计了水电绿色金融扶贫模式,以“扶贫贷款、企业债”两种投入模式,将水电与金融完美结合,与多家水电企业合作建立一体化水电扶贫生态圈。目前,已发放水电扶贫资金39.8亿元,帮助企业吸纳劳动力2000余人,销售扶贫农产品500余万件,惠及10万建档立卡贫困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已将平安水电扶贫贷款模式和案例纳入2020年第一季度发布的《世界小水电发展报告》。
实施“村医”工程,通过远程技术和智能网络提高农村卫生院的诊疗能力,促进贫困地区更好地开展健康扶贫工作。中国平安在三个方面下足了功夫:在村卫生室建设上,向乡村卫生室捐赠了一体化医疗设备,同时通过AI智能辅助诊疗系统帮助乡村医生提高初诊准确率。在提升村医治疗水平方面,利用自己的互联网平台,整合名医资源,在线帮助村医解决疑难问题,协助村医开展日常诊疗。在保障村民健康方面,组织名医专家深入贫困山区一线,在家门口为贫困户进行全面体检,第一时间为村民和卫生部门进行健康风险预警,帮助疑似患者前往具备医疗条件的地区及时治疗。目前,中国平安已完成949家智慧村卫生所挂牌,培训乡村医生11175人,开展流动健康巡诊车554轮,覆盖人群近9万人。
实施“乡村教育”工程,借助“远程课堂”和“双师课堂”搭建智慧教育平台,通过远程手段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贫困地区,弥合城乡教育差距。2019年,在教育部和科技部的支持下,中国平安启动了“爱不孤独阅读——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开展了科普主题课程、教师校长培训、科普实验室援建等一系列公益助学行动,提升了农村学生的科技素养,补齐了农村科技人才教育的短板。unlease秘书处主席弗莱明·贝森巴赫(Fleming Bessenbach)对“青少年科技素养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平安智慧小学的孩子们长大后也能参与到unlease中,助力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平安已有1054所智慧小学挂牌,累计培训小学教师11826人,覆盖学生30万人。
平安集团扶贫办常务副主任姚晨表示,2020年将是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定性一年。中国平安将优化迭代“三村工程”,加强致富带头人培养,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力度,将平安模式复制到更多贫困地区,促进可持续减贫,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动力。
“在产业扶贫的基础上,叠加乡村医生、乡村教师的帮扶,降低贫困地区群众因病返贫的概率,提高农村下一代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形成安全特色的扶贫闭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金融科技,加强了扶贫链条上的各个环节,真正为贫困地区建立了自发的、可持续的造血机制。这是平安扶贫模式能够在全国推广的根本原因。”姚晨说。
平安扶贫行动走出国门
此外,中国平安还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2019年7月,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柬埔寨王国卫生部邀请,中国平安参与组建国际医疗志愿者团队,在柬埔寨暹粒、磅同等5个省份开展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筛查服务,连续走访27所学校,筛查22130名小学生。
中国平安与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签署“一带一路光明行”捐赠协议,将为蒙古国白内障患者提供长期康复手术,以实际行动助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友好交流,助推国际扶贫事业发展。因为在国际扶贫方面的突出贡献,中国平安“乡村医生”项目入选联合国《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特刊》。
对此,中国平安表示,在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不忘初心将牢记使命,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持续推进扶贫项目,积极参与国际扶贫合作,为构建人类共享未来的无贫困共同体贡献力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国平安:达沃斯论坛畅享中国减贫故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391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