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古代吃饭没有,古代电视剧吃饭视频

古代吃饭没有,古代电视剧吃饭视频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相信大家在看古装电视剧时,经常会看见主人公大手一挥,将一大枚银锭子拍在店小二手里,然后转身潇洒走人。

但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行为!在古代,银子非但不经常被用作普通的钱币使用,而且就你算用银子结了账,店小二也不会立马放你走人!

他还要看一下银子的成色,称一下银子的重量,计较一下你是不是占了他便宜(偷笑ing……

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几千年来,中国的老百姓究竟是怎么使用银锭子的!

朝代货币的更迭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极为重大的演变,金属货币在使用过程中,最常见的是铜币,银币、金币次之。

唐五十两银铤

现代考古资料证实,我国白银用作货币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

1974年8月,河南省扶沟县古城村出土了白银货币——银布,共计18枚,年代属春秋至战国早期。稍后,在河北省平山中山国王墓出土银贝4枚,是仿海贝形状铸造的,年代为战国中期。它们是国内已知最早的具有货币形态的白银制品。

自春秋战国至秦汉,经济持续发展,商品流通日益兴盛,我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黄金和铜钱构成的当时的货币体系。

汉代 五铢钱

到了汉朝,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刘邦建汉后,允民私铸钱币”,豪绅富商和地方势力乘机大铸恶钱而牟利。以至于汉文帝时期“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即汉文帝的宠臣邓通所铸钱财超过了皇帝。

汉武帝天狩四年,曾发行过“白金三品”的银锡合金货币,来削弱诸侯实力,强化皇权。

但由于“白金三品”是一种巨额虚币,“吏民之盗铸白金者不可胜数”,引起了社会上空前的大盗铸。

白金三品 龙币

为此汉武帝颁布了严酷的法令:“盗铸诸金钱罪皆死”。

“白金三品”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逆客观经济规律而行,必将短命。汉武帝元鼎三年,“岁余终废不行”,“白金三品”从推行到废止,历时仅仅五年。

通过“白金三品”的发行,汉武帝收回了铸币权,统一铸造五铢钱。从此确定了由皇帝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的制度。此后,历代铸币皆由皇帝政权直接经管。

银饼 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

唐朝以后,白银货币逐渐得到广泛流通。按照统一的成色与重量,白银虽被铸造成元宝存放在国库中,但在市场上,却以零碎的块状进行流通,使用时要经过计算成色、称量重量这些繁琐的手续。大块的银锭要用夹剪切割,零碎的小块银锭需要重新铸造成大的银锭,十分不方便。

1956年12月,西安市北郊唐大明宫遗址范围内出土的4块唐朝银铤,呈笏板状,重均为“五拾两”。

1982年,江苏扬州出土的唐银为束腰船形复置似案的银铤。铤或银一笏,皆指当时五十两,“铤”是正式规定的白银的计算单位名称。

南宋银铤

宋代的银币形制是束腰状的锭状,称铤。宋代的大银铤重50两,小铤25两,12两许、7两许、3两许等。

大银铤两端多呈弧形、束腰形,多有记地、记用、记重、官吏、匠人名称等。

此外,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之一。

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北宋交子

元朝虽然沿用了纸币,却不顾实际的货币流通额和经济水平,发行了大量没有保证的纸币,造成了最早的通货膨胀。

白银流入

明代以前,中国不是白银的盛产国,白银的产量小,加之古代王朝更迭频繁,致使官方无法为发行的银币提供担保。

此外,由于战乱常发,民众通常将白银储藏起来,因此白银市场流通额不足以支持其作为货币流通。

明王朝建立后,实行海禁来防止倭寇袭扰和人口外流,明朝与周边的贸易需求被迫以朝贡的形式展开。

明前期,白银被禁止在交易中使用,也严厉限制银矿的开采。

到明成祖朱棣去世后,“寸板不许下海”的海禁令逐渐废弛,海外贸易的需求致使海盗走私盛行,海上贸易活动日趋频繁。私人海外贸易为非法,在走私贸易中虽然出现了白银内流的趋势,但还不是大量的。

明朝银锭

对于整个世界而言,15至17世纪是非常重大转变的历史时期。欧洲基本完成了大规模的海外探险活动,美洲和非洲等地开始逐渐进入以欧洲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中。

16世纪末,秘鲁的波多西银矿在16世纪中期被发现,到16世纪末期其白银产量可达每年20万公斤以上,占据世界白银产量的40%。

在日本,也有大量的银矿被挖掘和开采,日本因此获得了“银岛”的美誉。

然而,由于中国国内银矿资源匮乏,白银产量不足以满足当时国内的需求,因而不得不寻求海外白银,这直接导致了白银成为中国明清时期最重要的进口品。

隆庆皇帝画像

嘉靖年间,倭寇在沿海地区肆虐的情况日益严重,最终爆发了倭乱。历史记载:“隆庆改元,福建巡抚涂泽民请开海禁,准贩东西二洋”。

隆庆皇帝即位后,接受了“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的历史教训,在隆庆元年开放了海禁,开始允许私人海外贸易,同时开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作为外贸港口,史称“隆庆开海”。

麻显钢《隆庆开海》

隆庆开海之后,倭寇袭扰的问题得以解决,久被抑制的海外贸易热流便像潮水一样倾泻而出。整个东亚地区的贸易也迅速活跃起来,呈现出空前活跃的局面。

随着私人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白银便源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让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约有3.53亿两白银流入中国,为明朝积累了巨额财富。

东林党人周起元写道:“我穆庙(隆庆帝)时除贩夷之律,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夸红旅艘,分市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十万,公私并赖,其殆天子之南库也”。这是对当时海外贸易的盛况毫不夸张的描述。

历史记载,葡萄牙与西班牙“皆好中国绞罗杂增。”两国都想得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物品,却除了少量毛织品、玻璃、枪炮以外,没有多少其它物品能与中国交换,因而只好用白银来买。

明 隆庆 五彩团花龙纹卧足碗

明正德皇帝以后,葡萄牙占领了马来亚,西班牙则占领了吕宋(菲律宾)。于是,吕宋就成了葡、西两国与开展中国贸易的基地。而流入中国的白银主要来自马尼拉和长崎两地。

吕宋岛距中国较近,往来方便,吕宋岛上的商业中心马尼拉就成了中外海商进行大宗交易的主要场所。

西班牙很早就占领了墨西哥和秘鲁等地,那里盛产白银,这使得西班牙人有可能用大量白银购买中国的物品。美洲的白银经数条路线运往马尼拉,再由马尼拉流入中国。

在这里,用白银换取中国的丝、瓷等物品,再将这些物品运往美洲,时称“大帆船贸易”。它实际上就是用中国物品换取美洲白银的贸易。

据载,每年从墨西哥港口阿卡普尔科运往马尼拉的白银总计有500万比索,中国的皇帝能用这些银条建一座宫殿。

明 成化 斗彩海水异兽纹罐

有“银岛”美誉的日本在石见、秋田、佐渡等矿山都盛产白银,同时,日本对中国商品有很大的依赖性,“大抵日本所需皆产自中国,如室必布席,杭之长安织,饶之磁器,湖之丝绵,漳之纱绢,松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于是日本的白银大部分流向了中国。

明朝严令禁止商人去日本交易,于是在此过程中,葡萄牙人和荷兰人起了重要的中介作用。他们从长崎把白银运往澳门,再将换得的中国商品运往长崎往来贩运,获利甚丰,能获得几十甚至几百倍的利润。

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以及其它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着极好的声誉和销路,物美价廉的中国物品正可以满足欧洲诸国及其殖民地的大量需求,在这种贸易过程中,白银大量地往中国流动。

白银外流

明末宣德皇帝后,中国实行银铜复本位制度,白银的地位介于货币和商品之间,用作货物交易和税收结算。一小部分白银被制成碎银,充当小额交易的货币替代品。

但明代自始至终法定货币都是宝钞和铜钱,白银作为官方货币的地位从来没有被承认过。

明末正值大三角贸易衰落和幕府锁国,造成了白银流入量激减,中国出现银荒。

随着战乱的到来,银价高涨和动荡的局势使得白银持有者趋向财富的避险和保值,使得大量白银被窖藏囤积,退出了流通领域。

到了清代,时局平稳之后,白银又回到了流通领域。清朝乾隆和嘉靖皇帝时期,开始铸造银币,出现了银币和银两并行的局面。

清朝银锭

清朝时银两有“实银”、“虚银”之分。“实银”指实际流通的白银,如银锭等,其成色重量各地不同。“虚银”则是一种记账货币,实际支付时需折算成钱元;虽有一定含银量,但并无实物,如近代上海的“规元”、天津的“行元”等。

到了19世纪,世界格局发生巨变,南美独立战争引发全球金银供应紧张。

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不平等条约与战争赔款,中国白银大量开始外流。白银被西方人送进来,最后又被西方人拿了出去,仿佛具有魔法一般,读史至此,令人叹息。

大清银币

清宣统二年,颁布《币制则例》,将铸币权统一,规定国币以圆(元)为单位,辅币有银、镍、铜币,规定银辅币有五角、二角五分和一角共三等。定名为“大清银币”,由湖北、南京两个造币厂铸造。

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得所铸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仅以军饷形式少量流入市面。因此整个清代,只有各省自铸的银元,而没有符合标准的全国统一铸造的银币。

辛亥革命后,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在3月公布了《币制纲要》,确定银元为货币单位,规定每单位银币的总重量为26格兰姆,约合库平六钱九分七厘,成色为90%。当年铸成了有孙中山头像的开国纪念币。

1914年,袁世凯在北京以大总统的名义公布了《国币条例》及《国币条例施行细则》,规定“圆”为一个价格单位,每枚银元重量为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

这年12月,由天津造币厂开始铸造镌有袁世凯头像的银元。1915年后,各省仿铸,到1923年止,共铸发7500万枚银元。

此外,世界各地先后流行过金本位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度、布雷登森林体系及牙买加体系等来方便国际贸易,维持国际经济运转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白银身份的变化,是历史变迁的见证,也是人类进步的象征。

读到这里,你也会明白古人是真的不会用银锭子结账啦!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古代吃饭没有,古代电视剧吃饭视频":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188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