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中通拿下“支付牌照”! 快递公司为何频频跨界“支付+”金融领域?

中通拿下“支付牌照”! 快递公司为何频频跨界“支付+”金融领域?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国内快递业第二张支付牌照在ZTO快递“花落”。

日前,官网央行更新非银行支付机构重大变更牌照信息,同意变更广西恒大万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通支付”)主要出资人,公司名称变更为“中通支付有限公司”。这也意味着中通支付正式落地。

据记者了解,除了ZTO快递,目前国内快递行业只有顺丰快递拥有支付牌照。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YTO运通也在积极筹划获得支付牌照。为什么快递公司频频涉足“支付+”金融领域?这对快递业务和快递生态圈会有什么影响?

中通获得了多个金融牌照,完善了金融版图。

工商资料显示,被收购的万通支付成立于2008年,2012年6月获得支付牌照。其业务范围涵盖全国互联网支付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云南省的预付卡发行和受理。

2022年10月,万通支付控股股东展地科技将其持有的万通支付40%股权及其衍生权益质押给綦江信息。工商资料显示,綦江信息是上海中通数码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股权穿透最终为ZTO运通。本次股权变更完成后,ZTO运通通过全资收购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支付牌照是改善ZTO运通财务地图的重要一步。截至目前,ZTO运通已获得多项金融牌照,包括小额贷款和商业保理。近年来,其在金融领域动作不断,还打造了中通快递、中通国际、中通商务、中通金融,形成中通生态体系。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中通全年包裹量达到243.9亿件,同比增长9.4%,市场份额扩大1.5个百分点至22.1%。同时,全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4.8亿元,而童渊、大云、申通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73.9亿元、52.9亿元、26亿元。

记者了解到,在ZTO快递之前,顺丰早在2011年就已经获得了支付牌照。央行公开信息显示,顺丰控股旗下拥有顺丰恒通支付有限公司,业务类型为全国互联网支付和银行卡收单。此外,顺丰还构建了包括保理、融资租赁、小额贷款等业务在内的完整金融版图。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YTO运通也在积极推进支付牌照业务。

然而,快递公司想要获得支付牌照并不容易。即使是像ZTO快递这样的行业领导者也不能申请成为商业实体,而是通过收购获得。据悉,自2011年央行发放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共发放了271张支付牌照。但截至7月12日,央行已注销83张支付牌照,即市场上剩余的支付牌照数量为188张。“收购是更现实的渠道。现在市场上的支付牌照已经被炒得很高了。关键是企业要找到价格合理的合适标的。”双一咨询公司总经理、快递行业专家龚福兆告诉记者。

快递行业涉及大量支付场景,支付牌照有利于打造生态闭环。

国家邮政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将突破600亿件,同比增速超过17%,快递业务收入预计超过5500亿元,同比增速11.5%左右。随着国内快递业务的快速崛起和快递业务场景的不断丰富,支付业务已经成为快递行业的“刚需产品”,各大快递巨头都在想方设法获得支付牌照。

从快递业务的日常场景来看,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涉及到大量的支付需求。龚福照介绍,对于C端用户,快件、退货等。都需要付出;对于B端用户,商家也需要支付快递费用。另外还有很多支付场景,包括给网点支付配送费,快递网点去总部买面单的时候支付面单。有了自己的支付牌照,可以大大提高这些业务的效率。

对于快递公司来说,获得自己的支付牌照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降低支付成本。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由于没有自己的支付渠道,快递公司选择第三方渠道与商家结算,需要向商家收取千分之六到万分之一左右的通道费。交易额越高,服务费就越高,这对商家和快递公司都是很大的负担。

第二,打通信息流,建立信息闭环。龚福昭告诉记者,以前快递公司使用第三方支付渠道,支付信息、物流信息、资金流信息没有打通,导致一些业务无法实现。有了支付牌照后,所有这些信息都可以串联起来,有效形成一个闭环。

还是金融监管风险,紧紧围绕快递业务。

除了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支付成本,有分析指出,有了支付牌照,快递企业还可以提高数据和技术能力,在物流服务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的金融、电子商务等业务,适度多元化,这是其构建商业生态、提高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

有了支付牌照,快递公司会有更大的发展空 room。但在目前监管趋严的环境下,快递公司涉足“支付+”金融领域可能存在监管风险。比如顺丰旗下的顺丰金融,就遇到了合规问题。据此前媒体报道,2017年6月,顺丰金融“封腾-SFD”系列理财产品因涉嫌违规引发争议,随后该系列产品下线;2020年11月,顺丰金融APP因违反个人信息安全规定被广东省通信管理局通报。

龚福兆认为,快递企业涉足“支付+”业务,只应着眼于业务场景,支持快递物流业务,避免违反监管风险。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顺丰还是刚刚入局的中通,以及正在积极筹划的童渊,都需要谨慎开展相关金融业务。

快递物流专家、观硕资本CEO赵晓敏认为,虽然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希望在金融、行业解决方案等领域发展自己的增值业务,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新业务还是需要依靠核心业务,新业务何时反馈回来还是未知数。

编辑:叶淑君

校对:杨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所有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及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助理,微信ID:证券时报。

结束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通拿下“支付牌照”! 快递公司为何频频跨界“支付+”金融领域?":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4357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