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通知,37个基地被确定为2022年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作为甘肃省唯一申报的基地,陇西高新区名列其中,陇西县再添“国家招牌”。今天,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走一走陇西高新区。
陇西高新区始建于1992年,2006年升级为省级开发区,2021年升级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先后被评为“全国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全国循环转型示范试点园区”。目前,基地已聚集各类工业企业1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基地中药产业对全县GDP的贡献率达到28%,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达到60%。
记者温义杰:陇西作为国家级中药材原料保障供应基地和国家级中药材良种区域繁育基地,被命名为“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名牌示范区”。高新区培育和引进了一批覆盖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龙头骨干企业,如国药龙溪方毅药业、湖南前进药业、甘肃郑起藏药、保和堂药业等。,以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引领和带动了200多家企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中药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主要是支持细分行业优秀创新创业,具有区域和行业特色,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显著支撑和带动作用的产业集群。陇西县依托陇西高新区中药循环经济产业园,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打造国家火炬陇西高新区中药特色产业基地,形成陇西高新区、中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生态产业园“一区两园”一体化发展格局。
在陇西高新区保和堂药业红外实验室,吴主任和公司质量部负责人正忙着使用公司联合研发的红外光谱设备,通过目测、鼻嗅、口尝等传统检验方法,快速准确地检测民桂是否掺假。
陇西保和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主任吴:我们把原药材粉碎成粉末,用模具压片后,扫描红外光谱。扫描后,我们将呈现一个地图集。红外图谱可以清楚的看出是否掺杂了同科同属的高仿。
2019-2022年,陇西保和堂、清华大学、甘肃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研究所、北京组织公司联合研制中药材红外鉴别光谱仪。辐射9个省市,采集18000个样本形成基础数据,鉴定同科同属的高仿品及其产地,保证龙药的真实性和产品质量。
陇西童渊制药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中药材初级加工的企业。为降低能耗和人工成本,节约水电资源,公司研发了中药材标准化清洗设备,曾获第二届定西创新大赛一等奖,并入围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甘肃赛区)决赛,获得优秀奖。
陇西童渊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小刚:我们公司主要加工甘草、黄芪、当归、党参。平均一年加工甘草2000吨,黄芪1500吨,党参800吨,总销售额2000万元左右。
位于中药循环经济产业园的陇西方毅制药有限公司,研发建设了13条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和自动提取生产线,实现了从药材提取、包装、检验到入库的质量控制。公司三期项目已于今年7月投产试生产,年加工各类中药材2万吨。
龙溪方毅制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岑杰:我公司三期工程采用了更先进的设备和先进的技术,其中我们的提取设备采用了逆流提取技术,这样有效成分的提取会更完全,能耗也会降低。新设备的投入和新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我公司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我们今年的产值可达12亿元以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陇西高新区:“国字招牌”的中医药密码":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885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