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建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白教授一行赴温州头陀山、福鼎沙埕港考察。通过古籍和田野遗址的相互印证,确定了隐元禅师的重要弟子杜东港并非温州瑞安,而是福鼎沙官港,也就是今天的沙城港。
此次福鼎之行是白步玉开展的第100次黄檗野外调查。作为古籍文献专家,白两年前受邀担任福建黄陂禅文化研究院、黄陂书院副院长,成为研究黄陂文化的志愿者。
九省市黄檗100次野外调查
年近一岁的白是北京人,专注于古籍文献的研究和收藏,是喜马拉雅平台“古籍点醒人”。
近日,在福清黄白山黄白书院文华工作室,记者见到白雨时,他正在对照一份文稿整理自己温州福鼎之行的田野调查结果。黄白万福寺方丈丁明大师说,诞生于福建黄白的黄白文化,与福建学有着千年的互动历史。近400年前,隐元禅师东渡,不仅传播了佛教经典,也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科技,对当时日本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今建立“小檗学”学科,开展小檗学术研究,有利于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白应邀担任福建黄白禅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后,每年都要在长期居住。近两年来,他发挥专长,先后完成了《小檗文化之光》、《小檗文学之光》、《小檗祖先之光》等专著。其中《黄檗文献之光》是目前能看到的黄檗文献的综合书目提要。在白看来,除了整理历史文献,还需要对黄檗的相关文物、文物进行一系列的田野调查,通过文物的书证,找出黄檗文化形成过程中与巴闽语境、海斯文化相关联的地方,最大程度地了解黄檗文化的真实性。
近两年对江西宜丰黄檗、河北正定林济寺、河南邓州香岩寺、福建漳州岳岗、浙江余杭景山寺、北京利玛窦陵园等地进行了100次实地考察。为了克服文献证明对黄柏学术研究的限制。
白步玉野外调查黄檗所收集的拓片。
多次遭遇毒虫毒蛇
发现了许多黄檗的遗骸
白步玉说,他在野外考察时,多次遇到毒蛇和昆虫。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他在莆田石泉寺寻找黄檗第二十二祖塔时,在一间破旧的屋子里,一条手臂粗的大蟒蛇盘踞在屋顶上,嘴里还叼着满满的蛇信。“很多遗体都位于无人居住的山上,杂草丛生,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好在都收获了。”白说,经过两年对黄檗的实地调查,有十几本工作笔记,包括第一手图文资料。
白在福州一带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了叶姬友亭题写的一首诗碑和南宋禅茶的重要文物。其他黄渤遗迹也有不少新发现:黄渤云曦禅师的义渡在闽侯,黄渤安澜禅师的唐碑在福州西禅寺,赠给紫荆苑禅师的茶林村在万安古城...
白步宇向记者介绍了黄檗实地调查的过程。
白说,这些历史文化遗存的发现,为小檗属植物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和参考。
白在对黄檗进行实地考察的同时,从去年中秋节开始,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开展了一系列的音频讲座。据悉,该系列音频讲座每周举办两次,每次时长约10分钟。截至昨天,已经更新到第99期。在最新的音频讲座中,白向听众讲述了清朝五大臣之间的关系。
“黄檗文化是一本‘大书’,趣味无穷,涵盖诸多领域。推出黄檗系列音频讲座的目的就是为了分享黄檗千百年来的故事,让它有声。”白撞雨说道。(记者文/摄)
来源:福州晚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黄檗宗历史,黄檗宗历代高僧":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379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