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虎报3月19日报道,总部位于捷克的Home Credit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消费贷款机构之一,活跃在东欧和亚洲。捷信在遭受冠状病毒疫情重创并导致2020年巨额亏损后,正在寻求扭亏为盈。近日,捷信集团公布2020年亏损5.8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5.3亿元),但下半年净利润为35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2.7亿元)。捷信集团CEO声称,2021年一定会盈利,不是大规模盈利,但一定会盈利。另一方面,今年以来,捷信旗下捷信消费金融董事长Ondrej Frydrych和CFO王涛相继离职。据金融虎APP显示,去年,捷信小金总经理一职由Ondrej Frydrych接任。目前帖子疑似空失踪。
捷信2020年中国新增用户166万:其中96%是通过数字化手段获得的。
捷信集团将2020年5.84亿欧元的亏损归咎于新冠肺炎疫情,但表示该公司下半年实现盈利,预计今年将再次盈利。捷信集团下半年实现净利润3500万欧元,而上半年净亏损6.19亿欧元。
据报道,捷信集团2020年下半年贷款需求增加,第四季度贷款申请较第二季度增长23%,达到1380万笔。去年第四季度,捷信的贷款再次上升。其在9个市场的分支机构平均每天发放47,900笔贷款,大约每两秒钟一笔,而去年第二季度每天发放39,600笔贷款。但贷款规模较小,平均规模缩减一半至450欧元,平均期限从20个月缩减至9个月。
“考虑到很多人的资金压力,我们发放的贷款越来越少,期限越来越短。非常正确的是,我们的贷款账户现在明显减少了,这反映了我们市场风险的增加,尽管到今年年底,我们所有地区的新贷款都增加了。”。捷信表示,由于封锁、减少消费、更严格的承销标准以及推动小额贷款的策略,2020年按固定汇率计算的新增贷款比2019年减少了49%。该集团的净息差从2019年的15.5%降至2020年的13.9%,因为它专注于向更好的借款人提供贷款。
风险成本从2019年的8.6%攀升至2020年的12.9%,不良贷款(逾期90天的贷款)从2019年的5.6%上升至2020年的6.4%。第三,下半年情况明显好转。第一季度减值损失18亿欧元,但下半年只有6亿欧元。年化风险成本从第一季度的17.8%下降到第二季度的6.8%。
贷款覆盖率一季度大幅提升,从7.3%提升至12.2%,二季度仅小幅提升至12.6%。不良贷款覆盖率从2019年的130.6%上升到2020年的197.3%。某种程度上,通过推进数字化,捷信的运营费用同比下降13.2%,至16亿欧元,运营费用同比下降25%。截至2020年底,该集团拥有9100万注册用户,增长30%,其中52%为数字内容。
在一些地方,客户现在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自行申请循环贷款。2020年,中国将有超过15万家零售店转型为这种自助服务模式,2020年新增用户166万。在中国,96%的新客户都是通过数字方式获得的。在俄罗斯,捷信开始在VK支付(由该国领先的社交媒体网络运营的支付平台)进行贷款试点。
捷信的资本状况保持稳定,股权与净贷款的比率从一年前的14.2%上升到2020年底的15.3%。
“我们在2020年下半年实现了盈利。交易量增加了。成本在开工率的基础上下降,这是我们不同销售渠道数字化的结果。捷信集团首席执行官Jean-Pascal Douvier Sartre在电话采访中说。“关键是新冠肺炎已经过去了,这是关键的感觉。”
“捷信的商业模式仍然是灵活的,可以像我们在2020年那样快速调整,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捷信集团首席执行官Jean-Pascal Duvieusart表示:“我们已经针对后新冠肺炎时代的环境调整了业务,并相信随着全球市场重回正轨,我们将继续反弹。”。
Douvier Sartre见证了这个消费贷款机构的过渡阶段。该公司取消了2019年在香港的IPO计划。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公司贷款组合从202亿欧元减少至127亿欧元,总资产减少30%,至185亿欧元。他表示,要回到这个水平需要两年时间,要回到2019年公布的4亿欧元净利润水平也需要类似的时间。
捷信集团由捷克商人彼得·凯尔纳的PPF集团控制,将中国和俄罗斯视为其最大的商业市场。它也存在于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哈萨克斯坦、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国。
Douvier Sartre表示,市场再次增长,但没有人能够脱颖而出。“2021年肯定会盈利,不是大规模盈利,但会盈利。”。他补充说,该公司计划进行更多投资,如数字化。
Douvier Sartre认为:“世界并不清楚这场疫情,但经济趋势正在改善。数字化正在帮助它适应。因此,即使有封锁,如果经济向前发展,我们也能赢得客户。”
捷信小金的两位高管在今年离开了总经理一职。
据金融虎APP报道,今年以来,捷信集团在中国运营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捷信消费金融)已有两位高管离职。2月1日和3月12日,捷信小金发布的两份公告显示,董事长Ondrej Frydrych和首席财务官王涛分别于2月8日和2月28日离职。
公告信息显示,捷信小金于2021年2月8日通过股东决议,Ondrej Frydrych自2月8日起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弗拉基米尔·纽约市(Vladimir Nyc)应在拟任董事长任职资格或监管部门批准前,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其任职期限不得超过相关监管规定。捷信小金CFO王涛于2021年2月28日离职。关于新任命的首席财务官,捷信将在取得监管部门相关资质批准后及时公告。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高管变动距离去年10月1日捷信消费金总经理Roman Wojdyla离职仅几个月。当时Roman Wojdyla离任后,Ondrej Frydrych接任总经理。从公告信息来看,截至目前,捷信消费金融总经理一职疑似处于空空缺状态。
捷信消费金融成立于2010年11月10日,唯一股东为捷信集团,是首批四家消费金融试点公司之一。截至2019年底,捷信金融是股权和资产规模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截至2020年6月底,捷信集团总资产225亿欧元,服务超过1.35亿客户,手机客户端注册用户8100万。
企业调查信息显示,目前捷信消费金融的法人和董事长仍为Ondrej Frydrych,未进行工商变更。3月12日,捷信小金因一起“借款合同纠纷”被列为“被执行人”,涉及标的额3317元。
半年时间,投诉量激增1万多件,去年上半年净利润5300万元。
作为中国市场老牌消费金融巨头,捷信消费金融近年来也是消费者重点投诉的对象之一。黑猫的投诉数据显示,目前,关于捷信金融的投诉量高达4.5万件,半年来激增近万件(去年9月中旬为3.5万件),多是因为“利息、服务费、催收过高”等问题。
今年1月,根据捷信发布的2021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公告披露的数据,截至2020年6月底,捷信金融在中国的业务已覆盖29个省、直辖市和311个城市。截至目前,捷信金融在中国服务了5600万客户,拥有4500万移动客户端注册用户。
截至2020年6月底,捷信金融总资产877.82亿元,所有者权益113.63亿元,注册资本70亿元,营业收入75.54亿元,2020年1-6月净利润0.53亿元,新增贷款约182.72亿元,贷款余额773.62亿元,资本充足率12.62亿元。
通常,捷信金融通过发放商品贷款获得客户,然后为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如捷信惠购、自付消费贷款、日常消费分期等产品。消费贷款自付是捷信金融在中国市场的主要业务之一。其主要运营模式是选择其系统内贷款记录优秀的客户进行优先推荐,主要通过交叉销售的方式向特定客户群体发放贷款。在申请阶段,客户可以通过捷信金融的移动客户端自主申请贷款。此外,捷信金融通过创新金融科技布局数字化转型,构建了“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创新消费模式,不断加强手机客户端和互联网平台建设,销售渠道进一步丰富。
据悉,捷信的财务收入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利息收入,即根据贷款合同定期向客户收取的贷款利息收入。贷款利率将根据市场水平、产品类型等因素进行调整。另一部分是向客户收取的相关费用。费率视单笔贷款具体情况而定,捷信金融开展促销等营销活动时可能会减免。在捷信金融的生态系统中,非信贷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与分期商城相关的业务)也可以创造辅助收入。(凯文)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是什么性质的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老板是谁":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613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