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小额贷款 > 了解昭通,3.26昭通

了解昭通,3.26昭通

小额贷款 岑岑 本站原创

先进典型

1、刘汉武:巧手编织创业梦。刘汉武,威信县林凤镇斑鸠村一个腼腆而又实干的农村汉子。小时因家贫外出务工,一直在一家藤家具厂上班,凭借一股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精神,刘汉武很快被提拔为公司领班。可在外漂泊的日子,家却成了他不舍的牵挂。于是,而立之年的他毅然选择了回家创业。回乡后,刘汉武邀约了一同在藤椅家具厂务工的同乡一起创办了“恒力藤艺家具店”,吸纳了20多名本地村民就业。成型后的藤家具坚固密实而富弹性,具有吸湿吸热、自然透气等特点,加之刘汉武诚信经营,刘汉武的藤家具销售量越发火爆,不仅在本地热销,甚至远销云贵川等地,年收入从最初的30多万元跃升至如今的100多万元。

2、杨学银:与天麻结缘 领百姓致富。39岁的杨学银是威信县盛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种过庄稼、搞过房建、修过公路、办过煤矿、开过公司,最后却与天麻结缘。2010年,杨学银去麟凤镇斑鸠村走亲戚,看见有很多荒山没有被有效利用,当地村民生活又极其贫困,杨学银萌发了使荒山生财、带领村民致富的想法。经过实地考察,杨学银于2011年在斑鸠村租下2000多亩荒山准备种植野生乌天麻,一开始,当地村民不理解、不支持,他就上门不厌其烦地劝说,曾先后带领80多名村民前往贵州、陕西、昭通进行实地考察,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受到鼓舞的村民采用土地入股、连户经营等多种形式参与到天麻种植中。据当地村民介绍,现在一亩荒山可以带来2万余元的经济收入,还可以在杨学银的基地上打工,光做工一天就有100多块钱的收入。不但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力,还吸引了毗邻乡镇村民来这里打工。目前,杨学银已在自己的基地上种植了1000多亩野生乌天麻,还发展了四个专业合作社,累计种植面积2000余亩,今年的产值预计超千万,夕日的荒山开始变成宝地。

恢复重建

3、夏大猛被评定为革命烈士。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行文批复昭通市人民政府,评定鲁甸县公安局龙头山派出所原所长夏大猛同志为革命烈士,夏大猛成为昭通公安史上第一个被评定为革命烈士的公安民警。据悉,在鲁甸县“8·03”地震中,猝然而至的山崩地裂把龙头山派出所推为一片废墟,当时正在办公室接待办事群众的夏大猛本可以藏身于自己的办公桌下,可他毫不迟疑地站起身,把正在所里办事的群众蔡雪按在自己的办公桌下,蔡雪活了下来,夏大猛却在地震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014年11月,夏大猛获第五届全国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特别奖、追授为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2015年4月荣膺2014年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特别奖。

4、鲁甸7000万元治理龙泉河。龙泉河属金沙江水系牛栏江二级支流,位于“8·03”地震重灾区龙头山镇,主河道长 23.3公里,由于受地震的影响,部分堤防受损严重,加之两岸恢复重建产生的弃土弃渣,使得河道淤积严重,泄洪不畅,严重威胁着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彻底改变龙泉河堤防防洪现状,鲁甸县将龙泉河治理工程列入鲁甸县“8·03”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实施方案 ,设计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规划治理河道干流 8.1公里,治理支流 9 条长 3.8公里。工程计划投资7036.92 万元,将于今年3月份开工建设。工程实施完成后,对龙头山当地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都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永善确保地震受灾群众温暖过冬。入冬以来,永善县及时对鲁甸6.5级地震永善灾区的特殊困难群众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摸清特困户、五保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众具体情况,建立救助台账。通过排查,全县53户受灾特困群众需要救助,并按照“2212”救助措施进行救助,每户发放2袋米、2桶油、1床毛毯、2件棉衣,保障地震受灾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越冬。

6、龙头山福禄桥136户群众分到新房。 1月14日,鲁甸龙头山镇龙泉社区福禄桥片区的四、五百群众集中在分房抽签现场,在镇恢复重建指挥部的统一组织下高高兴兴分新房,136户群众分到了属于自家的新房。据了解,当天分配的新房是由云南建工承建的统规统建房,根据群众的需要,新房分为单地基两层半、单地基三层半和双地基两层半、双地基三层半四种户型。

7、鲁甸3000余人与22企业签订意向性务工协议。鲁甸县委、政府十分重视灾区群众生产自救,提出“安居要乐业、翻身要发展”,积极为灾区群众搭建务工平台。日前,来自北京、上海、福建、浙江、广东等地的22家企业“进驻”龙头山,帮助灾区群众走出大山、增收致富。短短三个小时,龙头山镇就云集1万多人,3000多人与厂家签订了意向性务工协议。

扶贫攻坚“挂包帮”“转走访”

8、水富成立教育助学促进会为贫困学生捐款19.1万元。1月15日,水富县35名处级领导干部为贫困学生捐款4.1万元,云南百货批发商会捐款15万元,这是水富县教育助学促进会1月14日刚成立后筹集到的首批助学资金。据悉,水富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086户10524人,其中特困学生2607人,急需扶助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为此,县委决定成立水富县教育助学促进会,按照正处级干部捐2000元、副处级干部捐1000元的标准捐资助学,目的在于帮扶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实现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

9、昭阳旧圃“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扶贫攻坚奠基础。昭阳区旧圃镇2015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于2015年12月18日正式动工建设以来,各项工程有序推进,目前,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30%。据了解,旧圃镇2015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位于旧圃镇后海村,建设总投资529万元,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0.34万亩,整个工程预计2016年4月中旬完工并投入使用,必将为扶贫攻坚打下坚实的基础。

10、彝良发展致富“龙头”引领群众“摘帽”脱贫。近年来,彝良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长足发展,合作社数量逐年增长,到2015年10月,经过县工商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有218个,覆盖了农、林、牧、渔、服务等产业。同时,已创建农业专业合作示范社29个,其中县级示范社16个、市级示范社7个、省级示范社5个、部级示范社1个,为提升全县农民合作社发展质量和水平发挥了良好示范带动作用,成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

11、镇雄:“十二五”实现22万农村贫困群众脱贫。“十二五”以来,镇雄县紧紧围绕扶贫开发“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在统筹推进“四个全面”中谋划布局脱贫攻坚,全面启动实施乌蒙山片区镇雄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紧盯全县贫困乡镇、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从实际出发,精准发力,集中力量推动扶贫攻坚,脱贫步伐走得坚定和坚实。全县贫困人口从“十一五”末的56.72万人减少到34.5万人,22.2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37.23%下降到24.09%。

招商引资

12、盐津2016年招商引资首次签约3.16个亿。1月13日,盐津县集中签约5个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项目,协议总投资3.16亿元,为盐津县“十三五”招商工作博得好彩头。集中签约的项目分别是茶花农业庄园开发、稻田鱼生态养殖、蓝莓科技生态种植示范园建设、花苞森禾农林产业基地开发和盐津远卓魔芋生产加工项目。

13、鲁甸协议引资40.4亿元。2015年,鲁甸县签约项目18个,协议引资40.4亿元,引进上亿元项目5个,在建项目和新签约项目到位资金31.25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任务。

社会事业

14、昭阳区总工会为全区677名环卫工人发放粮油。在元旦来临之际,昭阳区总工会以发放物资的形式慰问工作在城市一线的环卫工人,每人发放2袋米和1桶油,677名共发放价值142170元的物资。从2015年12月31日开始发放,目前已全面完成。

15、水富91名贫困大学生获18万余元救助。近日,水富县集中对今年91名贫困大学新生发放18.19万元救助资金。这是水富县连续13年对考入专科以上贫困大学生进行的一次性救助。据悉,水富县从2003年起实施“教育阳光助学工程”,全县职工个人工资的1.5%用于救助贫困学生,至2008年共捐款312.26万元。截止2015年12月25日,已兑现资助金449.89万元,帮扶贫困生27611人次,帮助2.79万余个贫困家庭减轻了经济负担。

16、巧家县将举办2016年春节系列文体活动。日前,巧家县印发《巧家县2016年春节“和谐巧家春暖万家”系列活动方案》,将于2016年1月23日至2月21日期间举办系列公益性文化体育活动。悉悉,活动主要有“开门迎春”免费开放公共文化服务、“楹联纳春”送春联进百姓家、“群众贺春”群众文娱、“赛事争春”竞技、“以文绘春”新春笔会文艺交流、“影片贺春”广场电影放映、“民俗舞春”龙灯表演、“演出颂春”文艺慰问演出、“读书习春”图书阅读流动服务、县第三届迎新春足协杯足球赛、惜春光老年门球和棋牌比赛、唱新春青年歌手大赛、春芽少儿书画比赛、“镜头献春”摄影展和“歌舞闹春”2016年春节、元宵文艺晚会。

17、盐津2015年公共资源交易5392万元。按照“统一进场交易、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操作规程、统一现场服务、统一现场监督”五统一机制,盐津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15年共交易项目98个,中标金额5392万元。其中,政府采购项目82个,预算资金3298万元,中标价2917万元,节约资金381万元;建设工程项目16个,预算资金2488万元,中标价2475万元,节约资金13万元。

18、永善发放“三项贷款”9000余万元。2015年,永善县发放“贷免扶补”贷款3584万元,465人受益;发放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5353万元,690人受益;发放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400万元,2户受益。

从严治党

19、永善2015年47名干部“不作为”被问责。2015年,永善县加大对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的问责力度,着力治理干部作风中的“庸、懒、散、软、拖”现象,对1个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不力进行了问责,对作风不实等行为问责47人;点名道姓曝光了11起作风问题典型,对相关单位及人员进行了通报批评和诫勉谈话。

回顾“十二五” 展望“十三五”

20、我市“十二五”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5.71%。“十二五”以来,市委、市政府把扶贫攻坚任务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投入,创新扶贫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共解决和巩固了61.13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从37.5%下降到25.71%,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768元增加到6497元,扶贫攻坚工作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21、我市“十二五”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市以昭鲁一体化为核心区,按“一圈、一轴、一带,一片区、多集群”布局,重点打造苹果、天麻、花椒、核桃、蔬菜、魔芋、蚕桑、杂粮、畜牧、渔业“十大品牌”,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2011年,涉农企业192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68家,其中省级19家;2015年,涉农企业24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加工重点龙头企业115家,其中省级达36家。2011年,三品(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产品86个;2015年,三品一标认证累计达到183个。201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人民币152亿元;2015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人民币227亿元。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94元;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53元。

22、镇雄“十二五”消除D级危房校舍522726平方米 。经排查鉴定,镇雄县共有D级危房校舍有620746平方米。十二五期间,上级部门安排专项资金53333万元进行排危,目前已消除D级危房校舍522726平方米。

23、绥江“十二五”基础设施成效明显。“十二五”期间,绥江县完成了8条还建公路和9个还建码头建设,绥水二级公路全线贯通,南岸金沙江大桥、云川金沙江大桥建成通车,昭乐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基本完成,预计今年动工,国道213线改扩建启动,“二横”公路实现连通,境内东西相连、南北贯通,滇川两省双向通道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格局全面形成。罗汉坪水库下闸蓄水,关村水库大坝封顶,青羊洞水库立项报批,全国“五小水利建设重点县”项目有序实施。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基本覆盖,荣获全省首家“全光纤网络信息化示范县”称号。县城和2个集镇开通运行天燃气。

24、大关“十二五”兑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1558万元。为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改善生态状况,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关县“十二五”共兑现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1558万元。

25、水富投资25万元建成彩钢板组合粮仓986个。“十二五”期间,水富县积极落实中央惠农政策,坚持“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共同出资”原则,投入资金25.59万元,建成彩钢板组合粮仓986个,有效改善了农民储粮条件和提高了科学储粮水平。

基础设施

26、盐津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9亿元。2015年以来,盐津县坚持“防汛与抗旱两手抓、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并重、水利建设与管理并举”的工作思路,积极克服资金配套压力大、征地拆迁压力大等难题,不断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县水利基础不断夯实。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完成水利建设投资2.9亿元,共计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030件,完成工程量15.8万立方米。

27、昭通临时客运枢纽站正式启用。日前,昭通临时客运枢纽站正式投入使用。据悉,位于昭阳城区凤霞路的昭通中心客运站作为昭通唯一的一级客运站,始建于1989年,承担着昭通中心城市与省内外73条客运班线的发送任务,目前日发客车达207班,发送旅客达5000余人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该客运站已不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在市、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15年11月8日启动了临时客运枢纽站建设,并于2016年1月初完成建设。临时客运枢纽站占地60余亩,站内售票室、候车厅、发班区、代班区、例检站、修理站、公交车站等一应俱全。

28、昭阳靖安大耆老村全力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近年来,昭阳区靖安镇大耆老村抓住机遇,积极响应政府精准扶贫的号召,全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大耆老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于2015年9月中旬启动,整体规划设计分为危房拆除重建,风貌改造、修建乡村公路、新建小学、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展规模化种植三个方面。目前,危房拆除重建共960余户、风貌改造200余户,现已拆除386户D级危房、风貌改造85户,210余户重建楼房正在紧锣密鼓进行;长为11.5公里的村级公路靖意线目前已完成规划设计、地质勘测,规划新修占地30亩的大耆老小学已完成征地工作,即将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建成一个蔬菜示范基地。

文化旅游

29、2015“水马”赛获银牌赛事称号。近日,中国田径协会在2015中国马拉松年会上举行了年度盛典,公布了获得金、银、铜牌的赛事名单和特色赛事名单,“富迪杯”2015云南•水富国际半程马拉松赛获银牌赛事称号。

30、绥江旅游“风生水起”。近年来,绥江县完成了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建成了人民广场、森林公园、滨江景观带、金山寺、千年渔村、江上天然游泳池等一批景区景点,同时再造百里金江竹廓、打造万亩后山竹海、建成2个万亩果园,并多次成功举办和顺利承办国家级、省级龙舟赛、钓鱼赛、游泳赛等系列赛事,有力地推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31、昭通冬泳协会人数超500人。我市冬泳协会已由成立之初的几十人发展到了如今的500多人。历年来,市冬泳协会在发展会员、筹办赛事活动等方面在全省遥遥领先。2015年全省冬泳运动会在水富县举办,目前第十一届昭通市职工冬泳运动会正火热举行。

产业发展

32、昭阳青岗岭沈家沟村发展樱桃产业900亩。青岗岭乡沈家沟村共有耕地1400余亩,其中河边的平地有1000亩左右,目前已经发展了900亩的连片樱桃种植,种植樱桃3.8万余株,三年后将全面挂果。

33、永善务工收入达21亿元。2015年,永善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39万人次,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21.7亿元,务工纯收入达14.1亿元。

34、鲁甸实现农业总产值17亿元。2015年,鲁甸县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力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培育优势产业,促进全县“三农”工作全面进步,着力加大高原特色农业培育力度,全县核桃、花椒、樱桃、葡萄、烤烟等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年实现农业产值17.23亿元,同比增长6%。

35、鲁甸完成工业增加值11亿元。2015年,鲁甸县始终把工业作为加快鲁甸富民强县的主要抓手,突出签约项目抓开工,在建项目抓进度,投产企业抓产能,预计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4.1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1亿元。

36、威信2015年畜牧业产值达6.59亿元。威信县以建设现代畜牧业为目标,狠抓畜产品安全保护、良种工程、标准化规模化饲养,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户等措施和科技推广,促进了全县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畜禽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雏形已逐步形成,传统畜牧业逐步向现代畜牧业转变。2015年全县畜牧业产值预计达6.59亿元,比“十一五”末增加3.34亿元,增长97.3%%。

37、大关工业园区去年实现产值9亿元。2015年,大关县工业园区入园企业34家,实现工业产值9.02亿元,其中产值上亿元的企业4家,分别是昆钢嘉华建材水泥厂、云南明磊实业有限公司、供电有限公司和天达化工有限公司。

38、盐津扶持16户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发展。近年来,盐津县不断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认真总结“支部+协会+农户”的经验,一手抓招商企业的引进,一手抓本土企业的培育,走产供销一体化、支部+协会、公司+农户、经纪人促销的路子,把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等各个环节全面推向市场,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纳社会资金广泛参与“三农”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发展农业龙头企业16户(省级示范龙头企业1户),注册资金50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12500万元,其中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2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5家,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9家,有效带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生态建设

39、盐津荣获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称号。近年来,盐津县坚持“以点带面推进,沿路沿边示范”原则,以民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农村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有效推进生态、文明、民主法治小康盐津建设,大力发展乌天麻、魔芋、竹笋、乌鸡、肉牛、生猪等高原特色农业。在由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办的以“发展美丽乡村、展示美丽乡村、走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的“2015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论坛”上,盐津县荣获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称号,在全国30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中榜上有名,也是云南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

40、盐津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近年来,盐津县紧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以改善全县环境质量、有效防范环境风险为目标,以“一道八路、半江半河、千条溪沟”为主线,以“一水两污、生态绿化”为重点,以加大基础建设投入、健全机构、建立机制为保障,以新《环保法》的宣传实施为契机,坚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并重,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2015年,受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33个,受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17个,实行总量减排管理;出动执法人员339人次、执法车辆113次,检查企业64家,完善监察记录64份,查出环境隐患15个,发出《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决定书》15份,依法查封违法企业2家,对2家造成环境危害的企业进行了2万元的行政处罚,约见企业法人代表谈话10人次,制止环境违法行为8次,责令企业和建设单位停产、停工办理环评手续4家。

亲,需要深入采访,了解更多信息,获取每条新闻线索的联系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请关注:

“昭通市新闻线索库:ztxwxsk@126.com

密码:xwxsk123

供稿|昭通市新闻宣传中心

汇总|胡华玉

审核|罗 旭

编辑|罗 益

美编|李世玉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了解昭通,3.26昭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588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