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永济农商行高标准、高质量稳步发展,推动战略转型快速发展,全行高层管理人员牢牢坚持“大前台、小后台”的经营理念,着力实施“1135”计划,提高转型发展意识,努力增收节支,实现效益最大化。
坚持市场导向,履行主体责任,服务“三农”。通过深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重点区域,主动连接农户;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特色农业、一村一品、公司+农户等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经营贷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其发展“多元化”;创新信贷产品,为推动畜禽活体抵押贷款发放,创新贷款品种“吉姆贷”,灵活运用“活体抵押+授信”、“活体抵押+担保”、“活体抵押+第三方监管”等贷款方式,支持客户用钱。截至目前,各类养殖贷款累计投入6924万元,惠及养殖户457户。
精耕细作拓展市场,扶持企业助微勇担责任。明确方向,重点关注涉农企业,积极支持企业发展;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的特点,可以为中小企业开辟“绿色通道”;优化信贷流程,实行有限服务。每笔贷款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初审、受理、放款等程序,减少内部审批时间,提高贷款办理效率。
优化“两个结构”促进业务全面发展。优化存款结构,控制债务成本。在债务结构的调整上,一切向低成本存款倾斜,努力提高一年期和活期存款的比重。优化贷款结构,推动零售转型。积极支持县域农户、非农个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1000万元以下普惠性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继续开展个贷“百日奋斗”、“支农服务农村”等活动。继续通过网贷和外联营销推动零售数字化发展;深入推进“整村授信”工作,结合吉信农e贷产品推广,引导预授信客户积极申请授信。积极打造肉牛养殖贷款品种,先后打造了畜禽活体抵押、畜牧贷款、畜牧贷款、致富贷款等产品。
完善服务体系,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完善农村网点、自助银行、金融服务站“三位一体”服务渠道,全力打造“网上金融”模式。截至目前,辖区共有105个农业服务站,其职能是帮助农民提现、缴纳公用事业费、缴纳医保和社保。服务覆盖全县140个行政村的75%,有效拓展了金融服务范围。并建成了3个“优秀农业金融服务点”和1个“特色农业金融红色驿站”。
作者贾晓东
主编隋二龙韩
编辑迟瑞兵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形势下农商行如何转型发展,农商行的转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6725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