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和产业繁荣是重点。今年以来,江西省永新县怀中镇开展“党建试点”行动,推动产业联合发展,积极探索“1+1+1+N”非公党建+产业联盟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将“组织链”嵌入“产业链”,助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的共振和跨越。
“联盟”合力从“单兵作战”变为“抱团发展”首先,构建“1+1+1+N”联盟组织体系,其中“1”是党建牵头,“1”是当地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万商汇公司,“N”是小型农业企业和个体户。通过构建好的组织体系,尽力下好一盘棋,画出同心圆。二是实行“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导村民入股,通过党员交叉就业村企、发放小额贷款助农、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指导等措施,强化党支部的主导作用,达到大企业帮小企业找市场销售、小企业帮大企业生产产品,通过入股和打工优化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效果。
“光明”真正做到了从“一枝独秀”到“多措并举”。选择发展基础好、市场潜力大、辐射能力强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万商汇公司,建设非公企业示范党支部,以党建引领联盟成员发展。一方面,通过“党建+产业联盟”的模式,增强党组织对企业的帮扶能力,实现“联盟”内各产业的人员、资金、技术的流通,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通过不断完善产业联盟章程、议事规则等制度,定期开展党员队伍建设等活动,逐步形成了全覆盖、广吸纳、动态开放的产业联盟运行体系。另一方面,启动智慧引擎。依托产业联盟,深度融合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万商汇公司与江西师范大学段晓华博士签订长期科技服务协议,为员工提供技术指导。同时建立了“万商汇科普基地”,党员干部和公司人员带头学习,走村串户,分片传授种植养殖技术,让周边农民企业和群众熟练掌握农业种植养殖技术。
“生产”的实际效果从“一村一品”变成了“串珠成链”。围绕茶叶采摘、油茶种植、有机果蔬、传统养殖、农旅融合等五大主导产业,以万商汇公司为龙头,按照“资源共享、产业协同、抱团发展”的原则,吸纳淮中康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居村王新养殖合作社、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传统养牛业加入经济产业联盟,打破村、企、社壁垒,通过整合资源、挖掘潜力,培育了永新白茶、怀中肉牛、余干辣椒、五彩土豆、水果黄瓜、网络名人番茄等特色农产品。
怀中镇“党建+产业联盟”的模式正在蓬勃发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第一,在党建引领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业示范发展”的原则,不断扩大产业联盟。“联盟”成员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养殖大户申请加入“联盟”,形成了规模效应。截至目前,该镇9个村党支部、12个农业企业和合作社、52名党员已全部纳入产业联盟。“联盟”成员的效益在不断提高,生产规模、农副产品质量和生产市场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2023年,怀中镇种植水稻1万多亩,油菜8000亩,高产油茶3000亩,肉牛4000头。
二是实现集聚形势下的资源优化配置。产业联盟通过交流研讨、成果共享、合作洽谈等形式,促进联盟企业间互通互联、互通有无,进一步优化现有资源配置,促进信息、项目、市场等资源整合共享,拥抱市场,协同转型升级,在党建引领下形成新型合作关系。同时注重集聚效应,着力培育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解决企业“多、弱、散”问题。2023年,通过产业联盟协调,带动100多人到会员单位工作,帮助会员单位创收120多万元。
三是在共建共享的条件下,增加村民收入,促进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各产业联盟成员企业带动了当地200多名村民就业,增加了村民收入。新居村王新蔬菜种植基地长期带动周边23户村民就业,其中贫困户7户,月均收入2500元。怀中村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长期带动周边10户村民就业,人均增收2000多元。万商汇的万亩产业基地,每天采摘春茶就有400多人就业,人均增收3000多元。同时通过股份分红、地租、就业,壮大怀中镇各村集体经济。预计今年该镇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平均增加3万元以上。(邹申)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党建引领发展集体经济,抓党建促进集体经济":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708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