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21日电 题:19.95万亿元新增贷款投向了哪里?——解读2021年我国主要金融数据
新华网 李函林
央行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2.0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1.35万亿元,增速为10.3%。
这是2021年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交出的一份答卷。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优化信贷结构 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
“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利率为4.6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最低水平。”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1月18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说。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小微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不断调整信贷投向,引导金融机构将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制造业和小微企业。
图为重庆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使用智能化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作业。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2000万元信贷支持很快审批到位。”提起贷款压力,聚焦高端测控装备研发设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珠海精实测控负责人说,融资难题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科技企业轻资产、缺抵押,申请银行贷款不容易。”
疫情之下,居家学习办公的需求使电子产品行业得到拉升,作为供应链上游企业,精实测控急需资金扩大产能。了解企业资金需求后,建行珠海分行创新以专利权质押作为补充担保,为该公司提供期限1年的2000万元信贷支持。
“我们累计有超过300件知识产权。本以为只能申请小企业贷款,多亏了银行这两年的产品创新,原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可以成为轻资产高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手段。”精实测控负责人感慨地说。
“围绕‘专精特新’企业需求,我们创新金融服务方案。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知识产权在金融领域的‘信用化’,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评价难、融资难’的痛点。针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这一重要客群,建行贷款余额为8000亿元,有贷户超过4万户。”建设银行行长王江说。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信贷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12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8%,有利于经济恢复和稳定企业信心。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较多,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平稳较快增长。”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说,2022年,在金融政策支持下,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将继续获得资源倾斜。
创新政策工具 提升货币政策精准性直达性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在加大信贷投放量的同时,还需提升货币政策的精准性直达性,将更多信贷资源配置到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对此,央行加大了结构性货币政策精准滴灌的作用,推出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
图为一名银行工作人员在点钞。新华社发
初冬时节,江西吉安市遂川县五斗江镇的青丰林场里,林场工人们正在采摘黄精药材。
与林木打了近20年交道的遂川县五斗江镇青丰林场负责人廖石民介绍说,“山林投资回报慢,长达数十年才有收益,交通银行的20万贷款真是‘及时雨’。资金难题解决了,我们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药材更有底气。”
针对小型农业经营主体“金额小、期限短、频率高”的需求特点,交行江西分行推出金融信贷产品“林农贷”,不仅担保时无需抵、质押物,还降低了利率。
专家表示,新工具让货币政策直达实体经济与基层民生,能降低政策阻滞和传导成本,有效激活微观市场主体活力,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
不搞大水漫灌、实现精准滴灌,各项政策的引导效果已落地显现。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4400万户。
金融血脉相通,实体经济才能枝繁叶茂。2021年我国不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两次全面降准落地共释放长期资金约2.2万亿元,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两项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项工具落地,引导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5个基点……
截至2021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9%,好于预期。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4月以来,M2增速均低于9%,12月末再次回升至9%。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说,一方面央行2021年12月15日实施全面降准,有助于增加市场的流动性,同时财政支出也在加快,使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有助于金融体系进一步地加大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今年开年,人民银行继续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强化跨周期调节。1月17日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下降了10个基点。
“此次中期借贷便利和公开市场操作中标利率下降,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通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传导降低企业贷款利率,促进债券利率下行,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说。
保持房贷稳定 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
房地产贷款“稳刚需”的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近期房地产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市场预期稳步改善。
央行数据显示,2021年末,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52.2万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四季度房地产贷款新增7734亿元,同比多增2020亿元,较三季度多增1578亿元。
图为吉林省长春市生态大街附近的一处在建楼盘。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中国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个人住房贷款中90%以上用于支持首套房。全年住户贷款增加7.92万亿元。
专家表示,合理、适度的房地产贷款增速,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具有推动作用。一方面,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涉及面广、关乎众多就业。另一方面,每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100万以上,带来大量新增住房需求。
“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稳妥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加大住房租赁金融支持力度,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说。
近年来,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的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21年11月末,投向住房租赁市场的贷款增速接近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5倍。
“截至2021年11月末,建行住房租赁综合服务平台已覆盖全国96%的地级和以上行政区域,发放公司住房租赁贷款785.98亿元,依托建信住房子公司打造长租社区约200个,盘活社会闲置房源约12.6万套/间。”王江说。
在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金融宏观调控将聚焦经济运行中的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在人民银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下,银行信贷将加速流向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护航中国经济稳健前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19.95万亿元新增贷款投向了哪里?-解读2021年我国主要金融数据":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24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