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商银行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胡毅浩:披露ESG愿景,积极探索差异化优势助力小微企业绿色发展,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金融贷款公司愿景
“双碳”背景下,绿色金融已成为金融机构争相布局的领域。作为一家定位于服务小微的互联网银行,网商银行实际上自成立之初就在切实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近年来,该行主动在绿色金融领域开展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服务于小微主体的绿色信贷产品,其中“绿色采购贷”已累计服务2万家小微企业。另外,网商银行还通过“小微绿色评价体系”,累计支持超过600万小微经营主体获得绿色评级。
本期,金融界《未来银行》绿色金融系列对话,邀请到了网商银行绿色金融部副总经理胡毅浩,来解析网商银行在助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路上的实践探索与创新举措。
披露ESG愿景目标助力绿色发展
胡毅浩表示,该行早在2019年就开始做绿色金融方面的一些探索,今年6月网商银行正式发布了2021年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其中报告提出三年内要为1,000万小微群体提供免费绿色评级服务。截至目前,该行已经服务600万小微群体,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绿色评级。
同时,网商银行还在构建一套小微绿色供应链的产品体系,包括绿色采购贷、绿色0账期、绿色中标贷、绿色供货贷一系列的绿色普惠供应链金融产品。
据胡毅浩介绍,“绿色采购贷”旨在对绿色品牌企业以及其供应链下游的小微经销商加大专项金融支持,鼓励小微经销商多向更绿色、更环保的品牌企业采购绿色商品。该项业务受到品牌企业和经销商的广泛认同,经过一年时间,网商银行累计提供超300 亿元贷款支持,服务了超过2万家小微企业。
2022 年,面向建筑行业小微供货商的“绿色供货贷”应运而生。据悉,网商银行精准识别符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版)》的绿色建筑项目、绿色建材厂商及供应商,向其提供金融服务。
胡毅浩说,有实力的小微企业,如果能够中标参与符合《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 年版)》的绿色项目,可以获得绿额度更高的绿色中标贷,缓解资金周转难题。2022 年上半年,网商银行共为污水处理、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土地保护等191个绿色项目中标小微企业授信,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中标金额的30%的信贷。
发展绿色金融机遇与挑战并存
谈到双碳目标给绿色金融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胡毅浩表示,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正迎来政策窗口期,双碳目标的提出为绿色金融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引和发展机遇。
但同时绿色金融发展也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尤其像网商银行,定位服务小微群体,对于小微的绿色金融,目前在国内探索的机构还比较少,网商银行应该属于该领域里面的先行者。
小微绿色金融领域面临数据获取难,获取成本高的问题。另外,小微绿色金融缺少标准和配套政策。今年11月份,网商银行在浙江金融协会的指导下,发布了国内首个小微绿色的主体评价标准,填补了国内在这块市场的空白,未来基于这个标准,如何把小微绿色金融业务开展好,是网商银行面临的下一步挑战。
“还有就是小微绿色金融对于环境效应的评价,今天在这个世界上也还是一个空白,对于小微环境效应的测算,还有待于更多的人去努力。” 胡毅浩进一步说到,相比大中型企业,尽管小微群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污染排放量小、环境风险低等特征;但作为经济的“毛细血管”,小微具有覆盖区域广,服务、就业人口多和环境效益积少成多的特征。小微群体积极参与低碳发展,对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意义重大。
积极探索差异化优势促进小微践行绿色行为
胡毅浩认为,网商银行与其他银行相比最大的差异是,该行是一家互联网银行,没有线下网点,所以注定了在做绿色金融的方式上,与传统银行做的方式不一样。
比如说,网商银行成立7年服务了4900万的客户,户均余额只有4万元,超过80%是经营性首贷户,今天网商银行基本上都是普惠信贷,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如何去结合发展,这是网商银行最关注的一个领域。
“当前,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融合发展的探索才刚刚起步。”胡毅浩表示,未来网商银行肯定会立足于数据和科技优势,向小微企业提供多款绿色信贷产品,进一步促进小微企业践行绿色行为,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金融力量。
关于当前绿色金融市场不足的地方, 胡毅浩直言,最大的问题是政策方面的支持,比如小微绿色怎么认定,环境效益怎么认定,还缺少一些标准,以及碳减排的支持工具如何去认定小微绿色信贷,还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更清晰的政策出台,指引业务向前开展。
胡毅浩介绍,其实近段时间,网商银行在更好“认定绿”和“服务绿”上已经有了重要突破。网商联合13家权威机构合作编制的《小微企业绿色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在近期发布,该项标准是我国首个小微企业绿色金融标准,对小微企业哪些经济活动属于“绿色”进行认定,从而更好针对这些“绿色”活动开展“绿色金融业务”。
此外,网商银行同步进行了标准运用试点,在标准基础框架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搭建了小微企业绿色评价模型,上线小微主体绿色评价功能,实现小微绿色评价的自动化以及价值化,为小微群体获得绿色金融支持提供了科学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还处于早期,整个市场的增长特别快,但对于小微绿色金融来说,还是刚刚起步。” 胡毅浩表示,下一步,网商银行将会以小微绿色主体评价方式,结合数据、科技的优势去覆盖更多的小微群体,为小微商家绿色转型提供金融服务。
本文源自金融界
贷款公司介绍怎么写
新华社太原9月8日电 题:数智赋能能源革命——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观察
新华社记者秦交锋、唐诗凝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电厂、电网等传统行业融合发展,数智赋能能源革命。记者从正在举办的2023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了解到,目前数字技术正在融入能源产、运、储、销、用各环节,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加速发展,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煤炭采运提“智”增效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在太原论坛上介绍,截至2023年6月,全国煤矿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已经达到1300余个,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矿达到694处、产能每年达21亿吨。“目前煤矿数字化建设集中在数字基础设施和经营管理,智能化整体处于示范培育阶段。”
山西焦煤集团马兰矿已建成智能化煤矿。在地面智能控制中心,硕大的电子屏幕上井下瓦斯浓度、温湿度等数据实时显示,综采、掘进、供电、通风等场景一览无余,操作人员在电脑前轻点按钮、推动手柄,便可实现对井下几百米深工作面的远程遥控作业。
马兰矿智能化信息管理组组长韩培毅说,一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有上千个传感器采集数据,依托智能系统井上井下“一张网”管理,煤炭生产全流程可视化。
据了解,从机器人巡检,到井下无人驾驶、设备故障自动诊断,在建成的智能化煤矿中,煤矿开采逐渐走向无人化、少人化,安全保障水平随之提高。有的智能采掘工作面合计减人100余人,累计减人达10%以上。
不仅在煤炭生产环节,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运输、仓储等环节深度融合,智能化赋能煤炭供应链,实现煤炭资源安全、高效、稳定、柔性供给。
晋能控股集团科技信息部副部长谢敬慧介绍说,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企业在煤炭销售、发运及贸易等环节实现线上运行监测,有利于煤炭产能调控。
新型电力系统胜“算”在握
今年7月1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指导意见》,强调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
在太原论坛上,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互联网专委会主任曾鸣表示,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应加快能源电力数字化转型,推广数字技术在“横向多能互补”和“纵向源网荷储协调”等各环节中的应用。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3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然而,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属于“看天吃饭”,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特征,对电网平稳运行形成挑战,精准天气预测需求愈发凸显。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调度控制中心新能源功率预测专业负责人杨超颖介绍,基于历史天气数据样本库回溯分析,公司运用算法建立不同地形地貌、季节和极端天气影响下风电出力精准预测模型。该模型自2023年7月份全面应用以来,强对流天气下风电出力预测准确率达95.5%,相比常规预测提升2.3个百分点。“智慧预测模式为强对流天气下保持电力平衡提供了有效参考,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记者从太原论坛上了解到,目前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等快速发展,不少电力企业建设虚拟电厂,借助数字能源技术使小容量分布式能源通过互补运行实现对外整体平稳出力。
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褚景春介绍,国家能源集团正在浙江梅屿建设以大容量集中式储能电站为主体的虚拟电厂,通过接入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式新能源等可调资源,预计每年可提高清洁能源消纳4.8亿千瓦时,减少碳排放38万吨。
能碳管理大“数”细算
在“双碳”背景下,不少企业利用数字技术、强化数字管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在太原论坛上发布的2023能源企业碳中和贡献力榜单中,前10强企业均开展了数字化能碳平台建设。
山西祥睿能源有限公司打造的低碳云账户,是集能源数字化和低碳治理于一体的绿色数字治理服务平台。公司董事长王正通介绍说:“碳账户管理正在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场景。利用碳数据AI分析,将太原市7000多辆出租车的充电需求与绿电供给匹配起来,协调出租车在光伏发电出力最多时充电,既绿色又省钱。”
山西天宝集团有限公司是法兰制造企业,目前已设立低碳云账户,对生产全流程进行智慧能碳管理。当前厂区设备数字化率已提升至92%,104台重点用能设备设施联网上云,能耗地图、损耗分析、设备用能排名等数据清晰可见。天宝集团副总经理樊璟赟告诉记者,全方位低碳监管预计可年消纳新能源电力100万千瓦时,减少碳排放约5000吨。
据了解,在一些地方,碳账户管理已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2021年以来,山西省长治市开展企业碳账户监测试点。截至今年6月底,长治共采集19个行业、308户企业的碳排放核算基础数据,累计为200多家企业赋予碳排放标识码,引导金融机构向71户企业发放39.7亿元低息贷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贷款公司愿景(贷款公司介绍怎么写)":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218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