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银行办理贷款不受待见,找中介就会很顺利?中介靠谱?别被忽悠,下面是银行财经策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必须找中介吗
今天有人问我,自己在银行办理贷款很不顺利,感觉很不受银行待见,咨询贷款问题的时候客户经理爱答不理的,但是找贷款中介办理贷款就很顺利,而且省了不少事,贷款中介中的靠谱吗?找贷款中介办理贷款会不会有什么风险?
我本人就在银行工作,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银行贷款的手续并没有那么复杂,其实不管你找谁帮忙贷款需要那些资料,一样都少不了,该提供的还是得提供。
贷款中介机构只是为了赚你的中介费而已,其实这些钱完全可以省下来,自己在银行网点照样可以办理。千万不要被无良中介给忽悠了。更重要的是贷款中介都是按贷款额度的大小抽成的,比如你贷款100万,他们就要从里面抽2个点也就是2%,如果你的贷款利率是6%,再加上这2%的两个点,你真实的贷款利率就是8%了。
找贷款中介办理贷款就会很顺利,其实这是完完全全的错觉而已,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你自己去银行网点询问申请贷款时,可能银行的信贷客户经理比较忙,没有时间给你说得太清楚,包括你需要准备什么资料?开什么证明之类的,只能给你说个大概的情况,让你自己先准备贷款资料,这并不是你不受待见,我自己也放过贷款客户经理确实很忙,有时候一天要办理几十笔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午连吃饭的时间也没有,可能客户经理没有详细回答你的问题而已,并不是因为你不受待见。
这几年在银行贷款绝对不会出现不受待见的情况了,因为这几年银行太卷了,竞争很激烈,如果你现在去银行问贷款的问题,银行客户经理好像看到了财神爷一样,会全程为你服务,现在角色已经完全变了,银行的客户经理需要经常去街上或者市场去扫街,挨家挨户去询问个体工商户和企业有没有贷款需求。
为什么找中介感觉会顺利很多因为贷款中介就是靠这个赚钱的,他们只不过是很熟悉贷款的流程而已,在银行认识几个客户经理而已,有专门的人指导你提供相应的贷款资料,让你提前把贷款需要的资料准备好,他们负责初步审核一下,如果没有问题就直接提交的银行客户经理了,所以你感觉的贷款很顺利,中介只是帮你准备贷款资料而已,赚取的是你的中介费。
如果你多去银行网点跑几次,多问一下,中介费完全可以省下来。
贷款的时候千万不要听中介的忽悠,如果自己贷款不顺利完全可以换一家银行试试,因为每个银行对客户的认定标准不同,大银行的认定标准严格,而小银行却宽松很多,如果在大银行贷不款,完全可以去小银行试一下。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找的客户经理不对,人家明明是对公贷款的客户经理,一笔贷款上亿元,而你却找人家做几十万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人家真的不缺你这点绩效工资。
这个时候你只需要换一个客户经理就行了,银行的客户经理没有那么高傲,也不是你不受待见,只是他们太忙了而已。
贷款的时候不建议贷款中介,找中介贷款顺利的背后,有可能存在违法和违规问题我现在在银行工作,之前也干过银行的客户经理岗,贷款找中介一定要慎重,而且还很危险,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中介会造假。
贷款中介往往和造假密不可分。
有的中介为了赚中介费,明明知道有些客户根本没有工资流水、没有工作证明和收入证明,不具备在银行贷款的基本条件,他们在网上找人制作假的工作和收入证明帮助客户在银行贷款,有的还制作假的印章,其实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涉及到骗取银行贷款罪,是要负刑事责任的,而你自己还不知情。
当银行发现被骗后,可能会把案件移交公安经侦处理,而你作为借款人,上面的字都是你签的,有可能被判刑坐牢,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银行的监管部门即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都有明确的规定,严禁银行和任何贷款中介合作,如果真的有贷款中介和银行合作,其实这都是非法行为,受害的往往是借款人,贷款找中介只会加重你的经济负担,贷款中介的抽成比例很高。
有的中介只是个噱头,其实是小贷公司,自己向你发放高利贷,赚取你的利息。
此外,如果有银行的客户经理违规和贷款中介合作,这也是违规行为,银行发现后会毫不犹豫地开除员工,如果你已经交了中介费,最后受到损失的还会是你自己。
所以贷款找中介这种做法不可取,风险很大。
【原创声明】未经原创作者同意,严禁微信公众号、百家号以及其他自媒体平台抄袭、搬运、洗稿,否则将由专业法律团队追究责任,文责自负。
找中介贷款需要注意什么
本报记者 吴杨
“有逾期也可以办理贷款,我可以针对您的个人实际情况做贷款方案,实在不行,您也可以找一名‘担保人’,只不过有资产抵押会更易申请。”一位自称来自银行信贷部门的工作人员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记者调研发现,近期市场又现AB贷等灰产生意。这类营销电话绝大多数不是银行工作人员打来的,而是贷款中介。他们做着帮助金融机构“拉客”的生意,为用户提供不同贷款方案赚取相应收益,但在具体操作上暗藏玄机。业内人士表示,金融消费者须选择正规贷款渠道,勿轻信营销话术。
模糊话术引人入套
“AB贷”通常是指因A资质不够无法通过银行贷款审批,便在不法贷款中介游说下,寻求资质较好的B为A担保,用B身份信息申请贷款。记者调研发现,不法贷款中介通常打着银行旗号,隐瞒贷款关键信息,做起AB贷生意。一般来说,信用良好、具有稳定收入来源等资质的人会成为B角色。
刘琳,一位在上海上班的白领,囿于人情世故成为B角色。刘琳向记者表示,最开始她的好朋友声称,需要借用她的征信去代收一笔钱,最后去打印了征信报告才知道是贷款,又带她去了一个贷款公司。其间,贷款中介一直强调,不需要签材料,看征信就可以代收。
“后来说我的征信不过关,只能加上我朋友的征信一起申请贷款。签了一份材料之后,中介又说,相较之下,我朋友的征信更差,只能用我的身份信息独立贷款。放款后到我卡上,我再转给朋友。”刘琳说,她的征信明明很好,无逾期,且稳定交五险一金。
刘琳补充说,这个贷款中介拿着她的手机申请了好多银行的贷款,总共贷了100万元。他们解释了很多,但是重点的费用、风险等信息都没有解释,比如20%的服务费。“我当时满脑子想着只是帮忙做个征信而已,根本没注意他诱导我入套。”刘琳说。
记者注意到,刘琳签署材料显示的助贷中心是上海欣机会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该公司于2015年8月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信息技术外包、金融业务流程外包等。
随后,记者假扮A角色,向北京、武汉等多家贷款中介了解贷款事项。尽管已经向中介表明自己有银行当前逾期等,征信不太好,但部分中介仍告诉记者,这并不受影响。
武汉某贷款中介说:“可以做非标单业务,有相关资产抵押会更好。这种业务一般是按人头批量申请,通过线下人工审核资质,贷款通过率会较高,但后期需要正常还款才可以。”也有中介称:“可以找一位好朋友帮忙提高征信,贷款还是你来做,跟你朋友没有任何关系。”
隐藏诸多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AB贷背后暗藏诸多风险。
首先,AB贷或涉及违法违规。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贷款都是有专门用途的,偏离目的,AB贷存在挪用贷款的可能。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也可能涉及部分机构无贷款业务资质,违规发放贷款。
辽宁瀛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季昂表示,A利用B的同情、信任等心理,由B签订贷款合同后,B将贷款资金交付给A,其中部分情形很有可能涉及诈骗罪。
其次,若A违约,则B要承担过度负债风险。多位受访者向记者表示,一般来说,A前几个月还款都正常,但大部分到后面就不还款了,最后自己欠下一大堆负债。
季昂表示,发生AB贷诉讼案件时,通常B被列为被告,B作为贷款的“帮忙人”,自己没有从借款中获利,背负了一大笔债务,又极难向A进行追偿,最后还不得不还款。
某国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当客户申请贷款时,如果客户符合银行的放款条件,银行就会审核通过发放贷款,但在这个过程中,银行不知道客户是否存在被骗而进行贷款。银行近期也在持续宣传提醒客户不要上当受骗。
监管重拳整治
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分析,贷款中介的存在,主要是因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尤其是很多潜在贷款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这给贷款中介提供了生存土壤。“贷款撮合收取一定费用也具有合理性,最大问题在于不法贷款中介存在不规范,甚至违法行为。”他说。
对于不法贷款中介,监管已有相关举措。2023年3月,原银保监会发布相关通知开展为期六个月(2023年3月15日至9月15日)的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治理行动。近期,多家金融机构公布治理成效,也有多地对线下不法贷款中介进行整顿打击。
如今,专项整治即将结束,不法贷款中介生存空间也被压缩。董希淼说,对于非法贷款中介,应持续加大整治,甚至坚决取缔。同时,也需要培养一批阳光下的合法贷款中介。
对于消费者来说,应选择正规贷款渠道。季昂表示,只要是需要提供自身身份证信息或者需要本人签字的材料,金融消费者都要慎之又慎,杜绝侥幸获利的心理,提高法律风险的防范意识。
来源: 中国证券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必须找中介吗(找中介贷款需要注意什么)":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356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