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选中国互金协会 民信贷P2P“寒冬”做加法,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中融鑫海贷款逾期
3月25日,有着“国字号”背景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上海正式成立,在首批437家会员中,共有84家银行机构,44家证券、期货公司,17家保险公司,而互联网金融新兴企业及研究、服务机构共有292家。
成为中国互金协会会员单位最核心的标准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近三年未发生重大违法违规事件;经营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在电信主管部门备案,在经营期间未出现过重大经营事故或重大违约事件,股东和管理层无不良记录且具备一定的金融知识和从业经验等。
作为一家行业的“后起之秀”,民信公司携旗下互联网金融平台民信贷成为中国互金协会的首批会员,在民信贷总裁冷厉看来,协会的成立,是推进行业合规有序发展的强力保障,能够入选协会,也是行业及监管层对民信公司的认可与肯定。
从去年底监管部门出台《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来,舆论普遍认为“野蛮生长”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可能面临一场大调整,作为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之一,民信公司正以“做加法”的姿态应对行业的变局。
线下平台谋变
2012年,民信公司在北京金融街正式成立。两年后,旗下的民信贷P2P网络理财借款服务平台上线。经过近4年的发展,民信公司已成为集财富管理、信用风险评估与管理、信用数据整合服务、小微借款咨询服务与交易促成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业企业。
民信的快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其强大的线下能力,民信公司一般通过旗下资产端门店获得债权,再通过网贷平台民信贷撮合投资人,同时线下理财门店也承担了一部分资金来源。目前民信公司资金端财富管理门店共计39家,未来将以财富管理业务为主,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资产端营业部93家,以借贷项目线下审核风控为主,集中在三四线城市。
在2015年底出台的网贷平台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中,规定网贷平台将不得在电子渠道以外的场所开展推介、销售业务,这也意味着如果这一监管要求今后正式落地,网贷平台的线下理财门店必须谋求新的出路。
民信方面表示,在监管政策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将“规范合规”定为平台在2016的首要发展方向,将严格遵守“征求意见稿”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循监管层的底线原则,重视自身合规建设,以稳健扎实的风控、公开透明的运营来保障投资人及借款人权益。
转型则是民信线下理财门店践行“规范合规”的一个重要举措,据民信公司副总裁翟丹斌透露,民信公司的线下理财门店正在向财富管理转型,未来将推出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保险代理等产品。
事实上,除了监管的要求,民信着眼长远也是促使其线下门店谋变的重要原因,翟丹斌表示,如果线下门店仅销售P2P类产品将限制平台的发展,在资产纵向延伸外还,资金也需要横向延伸。“民信公司2015年就获得私募基金销售牌照,目前线下门店已经开始尝试销售基金产品,此前已与华山基金推出的两只基金项目,规模约2000万元左右。此外,民信获得了保理牌照,线下推出了政融宝项目,三期共计1亿元的规模。”翟丹斌说。此外,民信公司其他牌照也已经在批复过程中,4月初将获得保险代理牌照,公募基金代销牌照也将于5月左右获批。
民信贷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一些可投资资产过千万的高端客户,此类高端客户对于财富管理有更高要求,相对投资收益来说,更看重投资品安全性和多样性。这也成为民信公司线下平台转型的优势和动力。
资产端拓展
对于调整中的网贷行业而言,如何在“资产荒”的背景下获得更多的优质资产也成为企业能否熬过“寒冬”并最终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在民信公司总裁冷厉看来,资产端和资金端,网贷平台的运营方必须至少具备一端优势,否则很难在这场马拉松似的长跑中坚持下来,而在当下环境中,资产端更加重要。
有着多年传统银行高管经验的冷厉认为,优质资产必须具备按时还款能力、完善的风险补偿机制两大标准。以此标准衡量,贷款类、担保类、房产抵押类和车辆抵押类等细分资产,事实上都难言“优质”。与之相比,近年来异军突起的融资租赁资产,由于其实物交易以及标的物安装GPS全程监控等特性,有着成为优质资产的先天优势。
而从行业大环境看,目前P2P市场开始逐渐细分,很多平台在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等领域发力;有的P2P则深耕垂直细分领域,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民信公司也在采取多种模式与优质资产提供方加强合作,与此同时,也在不断加强自身的产品研发与风控能力建设,发掘更多的垂直细分市场,进一步加强优质资产的获取能力,更好地抓住优质资产的主动选择权。
目前民信公司拓展优质资产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通过这种低成本的渠道扩宽模式,一方面能够从融资租赁公司直接获取大量资产项目,快速扩宽资产来源,帮助平台节约开发成本;另一方面,从资产的安全性来看,融资租赁方由于同时具备物权和债权,一旦出现违约事件,可以通过租赁物变现来弥补债权损失。
而深耕专业化的细分金融市场,则是民信公司拓展资产端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据民信公司总裁冷厉透露,例如在中国苹果主要产地的山东,针对果品产业链,民信公司旗下互联网金融创新平台“中融鑫海”通过建立可靠的资金支撑体系,开拓创新了一系列产业链金融质押类计划产品。比如,一个名为“果满园”项目就是针对性解决果农在经营中遇到资金缺口问题。
再如,中融鑫海还推出的“粮满仓”计划,通过“资产合作方+平台”两道风险把控,将平台资产风险降至最低。同时,该计划融合创新了农业互联网金融,解决了粮农企业不能提供有效担保、抵押物和保有大量库存占用过多流动资金的瓶颈性问题,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而另一个“粮满仓”项目则是中融鑫海推出的区域定制、供应链金融质押类的创新担保,以有收购粮食贷款需求的粮食加工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加盟商提供东北一些区域粮食加工企业的客户群体,并质押粮食加工企业仓储粮食和提供其他企业担保的质押担保企业类贷款服务。
冷厉认为,优质资产的获取和筛选是P2P行业风险把控的第一道门槛,也是做好后续风险控制和平台稳健运营的基础,谁拥有优质的资产端,谁将成为行业洗牌过程中屹立不倒的常青树。许多对行业认识较为深刻的平台,从一开始就加强了对资产端的筛选与控制,从源头进行把控,所优选项目有足额资产作为抵押或质押,全方位覆盖所有风险点。“而且越深入一个行业,就能更加了解这个行业,在风控方面也会比较有优势”,冷厉说。
中融金融贷款靠谱吗
随着大股东中天金融半年报的出炉,中融人寿上半年业绩也浮出水面。半年报数据显示,当保险业回归保障、上半年净利润猛增之时,中融人寿则出现“逆周期”,该公司万能险、分红险等险种规模不断扩大,净利润也再陷亏损。“半年考”成绩单也为该公司三年力争IPO的计划增加了不确定性。在科技浪潮下,中融人寿喊出向科技保险公司转型的口号,不过,专家表示,科技要转化为产能落地开花并不容易,中小险企科技探索依旧待考。
恢复性增长后重现亏损
近日,随着股东中天金融半年报业绩出炉,中融人寿的业绩也再次引发关注,上半年中融人寿保费收入呈现较快增长,不过,净亏损却重现。
数据显示,中融人寿上半年营业收入45.79亿元,同比增长78.66%,净利润亏损3327.11万元。不过,据中融人寿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净亏损2.99亿元,对于两份报告中的数据为何差别较大,北京商报记者采访中融人寿,但截至发稿,该公司未予以回复。
而从偿付能力报告数据来看,上半年,该公司一季度净亏损达3.16亿元,较去年同期多亏损1.09亿元,二季度盈利1676万元,但盈利水平同比下降93%。而在2018年,中融人寿首次实现由亏转盈,净利润实现1292万元。
就在去年,该公司又一次对外宣称,力争三年后启动IPO,实现公开上市。而“上市前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可谓是较硬性的指标,由此看来,中融人寿2019年能否盈利显得至关重要。
对此,中国市场学会金融学术委员、东北证券研究总监付立春表示,上市将会对公司融资产生很大支持,更多的融资有利于其规模的扩大,也会让公司更加稳健和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中融人寿如作为上市公司,其整体形象及声誉都会有较大提升,此外上市经历也会对客户以及资金运用方面起到帮助作用。
事实上,该公司下半年工作部署第一条便是推动业务增长和实现盈利,该公司指出,下半年严格执行各项经营计划,加强资本管理,继续发挥资产负债联动机制,降低资本占用,提高投资收益,统筹推动负债业务发展和净利润实现。
而截至二季度末,与中融人寿资本密切相关的综合以及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29.24%,较上一季度下降33.56个百分点。
不过,向好的一点是,自进入2017年后,中融人寿监管措施迎解禁,可增设分支机构,开展新业务,由此公司业务开始迎来恢复性增长。
2017年,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35.3亿元,较2016年跌入谷底的收入翻了14232倍;到了2018年该公司保险业务收入达到50.78亿元,实现成立以来的最高值。
万能险撑起半壁江山
中融人寿半年报公布的另一组数据显示,该公司上半年新增规模保费131.98亿元,同比增长465%。
同时相关数据也显示,上半年该公司以万能险为代表的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占据规模保费的比例约为51%,而在去年末这一占比为29.02%,由此看出该公司加大了对万能险等相关产品的销售。
此前,中融人寿就曾表示,2018年初始,公司原有产品全部下线,重新开发新产品上线。而该公司产品类型的变化在2018年年报中也可窥一二。2018年,该公司在个险中的传统型保险业务收入大幅缩减,分红型保险业务收入以及万能型业务收入由2017年的“0”,分别增至47.68亿元和38.12万元,其中分红型保险收入约占当年保险业务收入的94%,2018年,中融人寿主营险种已由传统寿险变更为分红险。
此外,从2018年公司排名靠前的产品来看,多数来源于银保渠道,同时多数产品为趸缴型或短期型产品,例如,2018年产品原保险保费收入前五的产品中,前四款涉及3款分红型两全保险以及1款年金保险,缴费期限为趸缴或者三年缴,而这款“中融吉年如意年金保险”已在今年初停售。保户投资款新增缴费居前三的保险产品,为万能型两全保险,且均为趸缴类型。
同时据银保监会官网显示,2019年,中融人寿还备案了两款产品,一款是投资连结型的“中融融易享两全保险”,另外一款为万能型的“中融创鑫盈两全保险”。
事实上,分红险、万能险是中融人寿多数年份中的主打产品。2010年成立之初,中融人寿保费收入排名前三位的均为万能型产品,2011年该公司保费收入排名前五的产品中,前四款均为分红型或万能型产品,另一款为团体意外险。2012-2015年,保费收入排名前五的产品已全部为万能型与分红型产品。
而在2016年、2017年,中融人寿净利润皆为亏损状态,同时在保险业务收入中,分红型与万能型的保险业务收入均为0,仅剩传统寿险。
那么,相比以传统寿险为主导的公司,以万能险等理财险为主导的公司会有何不同?中央财经大学中国精算研究院博士陈辉表示,经营万能险对于公司投资能力要求更高,需要处理好投资收益率与流动性的问题,由于万能险有预定利率,加上销售成本等,公司需要用投资去覆盖保单成本,同时结算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退保率,并且也与现金流挂钩,其中投资资产组合需要重点考虑现金流问题。
对此,中天金融在半年报中也提及,对于按照概率理论进行定价和计提准备的保单组合,中融人寿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实际赔付超出保险负债的账面价值。
而在今年5月,银保监会对2018年产品回溯情况和近期产品备案中发现的典型问题进行通报,对中融人寿存投资收益假设不合理问题点名批评。该公司某两全保险利润测试投资收益假设高于公司过去五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2018年该公司现金流均为负数,分别为-39.62亿元、-5.82亿元,其中,主要是业务现金流和筹资现金流为负数。今年上半年净现金流合计为正,不过其中的资产现金流呈现赤字1.66亿元,而在一季度,资产现金流曾一度为-64.78亿元。
下半年何去何从
在2019年年中工作会议上,中融人寿已对下半年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做出部署,其中包括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做大做强做优银保渠道的同时,大力推动互联网第三方渠道和自营渠道的建设,推动公司在人才、科技、渠道、产品和服务五个重点领域的转型探索。
而对于转型,该公司在2019年新年致辞中就曾提到,“已经拟定中融人寿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等科技为依托的创新发展战略”。
不过,科技转型对于中小险企来说并非易事,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表示,面对科技转型,险企需要基于相关的业务搭建相关的科技团队,开发或者采购相应的系统等,同时也需要时间、人才、资源、经费方面的大量投入,此外还需参考市场情况、监管态度等因素,而科技要转化为产能落地开花并不容易,通常汇聚资源优势的大型险企更容易成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天金融对其保险业务板块的定位为将充分发挥保障职能,结合养老和健康打造养老金融体系。通过电商业务发展有价值、忠诚度高的直接客户,为后续开展内含价值高的传统保险业务积累客户,为逐步富裕起来的中国居民提供周全的保险保障服务和专业的理财增值服务。
“保险+健康养老”的模式如今已并不新鲜,不过股东方明显具有优势,资料显示,中天金融在2006年3月便成立了中天康养有限公司,业务范围涉及健康养老、养老院、体育运动项目等。此外,中天金融还有中天城投集团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从事地产业务,从而可为开发养老社区等提供优势。
(责任编辑:程宇楠)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融鑫海贷款逾期(中融金融贷款靠谱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682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