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银行26亿贷款(银行放款1个亿需要多久)

银行26亿贷款(银行放款1个亿需要多久)

贷款知识 央广网 原创

长沙银行约19.53亿股IPO限售股9月26日上市流通,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再创新高,下面是央广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26亿贷款

央广网9月20日北京消息(记者 冀文超)9月20日,长沙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沙银行”)收报8.16元;9月19日收报8.06元,跌幅1.95%,是A股银行板块中跌幅最大的公司。消息面上,18日晚间,长沙银行发布公告,约19.53亿股IPO限售股9月26日上市流通。

记者留意到,7月26日,长沙银行发布关于发行金融债券的公告显示,7月25日,长沙银行成功发行50亿元3年期金融债券,票面利率为2.63%,本期债券的募集资金将“用于优化本行资产负债结构,充实资金来源,促进业务稳健发展”。

那么,目前长沙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如何?长沙银行2023年半年报显示,该行总资产为9982.4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35.14亿元,增长10.34%。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4777.7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17.37亿元,增长12.14%,发放贷款和垫款余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从上年末的45.62%提高到46.38%。

负债方面,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该行负债总额为9331.7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6.13亿元,增长10.75%。其中,存款本金总额为6166.9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57%,具体来看,个人客户存款较上年末增长11.96%,公司客户存款较上年末增长2.19%;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172.2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4.74亿元,下降39.98%;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183.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7.84亿元,增长114.05%。

公开信息显示,长沙银行曾三次“踩雷”,其中新华联石油逾期2.65亿元,恒大汽车逾期18.14亿元,金旺铋业逾期9.10亿元。根据天眼查,长沙银行作为原告/上诉人未执结的法律诉讼标的为39.52万元,历史法律诉讼标的为8.99亿元。

长沙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也在不断增加。根据历年年报,2012年至2022年,长沙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3.51亿元、4.24亿元、7.80亿元、9.65亿元、14.12亿元、19.09亿元、26.44亿元、31.81亿元、38.13亿元、44.23亿元、49.37亿元,十年上涨了13倍。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长沙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5.32亿元,再创新高;不良贷款率1.16%,与上年末持平,2023年半年报中与2022年年度报告均未披露具体行业不良贷款率。

需要注意的是,次级类贷款迁徙率较上年末增加16.39个百分点,可疑类贷款迁徙率较2022年末和2021年末分别增加40.95、24.86个百分点。

(截图来自于2023年半年度报告)

不良贷款承压,长沙银行计提资产减值也逐年增加。2017年至2022年,长沙银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23.23亿元、34.14亿元、51.67亿元、56.91亿元、66.55亿元和74.56亿元。2023年上半年,长沙银行共计提信用及其他资产减值损失42.17亿元,同比增加6.00亿元,增长16.58%。

长沙银行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逐年下滑,2017年-2022年分别为18.25%、16.91%、15.61%、13.76%、13.26%、12.57%。2023年上半年,长沙银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04%,低于2022年同期的7.05%和2021年同期的8.09%。

根据长沙银行2023年半年报,长沙银行应收利息总额5.61亿元,坏账准备4.13亿元;其他应收款总额7.74亿元,坏账准备为0.93亿元。

就长沙银行资产质量以及此次发行债券如何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等问题,记者向长沙银行发送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银行放款1个亿需要多久

连日来,一则“4块石头,贷出8个亿,公司实控人跑路香港”的消息在社交媒体持续发酵,其核心直指一家名叫“中青旅”的公司收购苏州静思园,将园林中灵璧石虚假评估获取高额贷款,且未按时偿还贷款等内容导致金融机构损失惨重。

该新闻传播之广,以至于上市公司中青旅5月31日下午不得发布公告,称传闻中提及的“中青旅”与公司无任何关联。该事项涉案当事人为“中国青旅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与上市公司不存在任何股权关系,不实信息所述事件与上市公司无关。公司敦促相关自媒体注意核实公司基本信息,及时修改错误内容,避免引发市场混淆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

6月1日,财联社查询多方资料发现,“中国青旅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所涉及的贷款金额和波及金融机构,远比社交传播的内容要更为劲爆。此中故事,不但涉及融资租赁,更涉及抵押贷款等多种信贷方式。其中建行吴江分行曾以静思园公司所拥有的142块灵璧石等作为抵押物,放贷5.7亿,结果同样暴雷。

锦州银行旗下金租公司遭遇“石头记”骗局

财联社记者了解到,日前社交媒体主要传播的内容依据相关判决书。其关键内容是,中国青旅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苏州静思园公司以4块灵璧石作为租赁物,获得估价11.2亿元,并向锦银金融租赁贷款8亿元。贷款到期后,仅支付了少量利息。截至案发,尚有余款8亿余元未追回。

依据中国裁判文书网相关判决书内容,2017年下半年,中国青旅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苏州静思园公司找到时任锦州银行董事长张伟,请求其帮助解决8亿元短期贷款。随后,张伟安排时任锦银金融租赁董事长刘文忠、副总裁王某、项目部李某负责该事项。2017年12月,静思园公司及中青旅公司作为联合承租人,向锦银金融租赁提出借款申请,融资租赁物为4块灵壁石,并抵押房屋、土地。

王某委托辽宁天力渤海土地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4块灵壁石的价值进行评估,天力公司出具了4块灵璧石价值11.06亿元的虚假评估报告。此后,王某在明知联合承租人、保证人经营财务状况不佳、融资租赁物4块灵璧石价值不明确,且抵押物未办理抵押登记,整个融资租赁业务存在巨大风险情况下,于2017年12月22日仍然同意以售后回租的形式发放期限为2个月的借款,并上报锦州银行审批通过。2018年1月,锦银金融租赁向静思园公司及中青旅公司发放租赁借款8亿元。贷款到期后,静思园公司及中青旅公司仅支付少量利息,本金及大部分利息一直拖欠。

2018年4月,经锦州市价格认证中心估计鉴定,4块灵璧石价格合计为1120万元,和此前11.06亿元的估值相比,前后竟相差近100倍。2022年11月21日,当地法院作出判决,王某犯违法发放贷款罪、受贿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45万元。李某犯违法发放贷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决定执行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40万元等。

遇如此巨大的损失,锦州银行自然也不能免责。锦州银行董事长张伟于2019年11月卸任锦州银行董事长一职。锦银金融租赁董事长刘文忠被处以警告处分,最新信息显示其董事长职务已被人替换。

还有国有大行、多家信托均卷入事件,损失惨重

6月1日,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曾经给中国青旅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及下属子公司苏州静思园公司发放各类贷款支持的不止于锦州银行,还包括数十家大型金融机构,其中不乏国有大行,均损失惨重。

依据中国裁判文书网上一份“中国青旅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吴江分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显示,建行吴江分行的巨额贷款也没能收回。2017年9月8日,静思园公司与建行吴江分行签订《并购贷款合同》一份,约定静思园公司向建行吴江分行借款5.7亿元,借款期限为84个月,即从2017年9月8日起至2024年9月7日止。

2017年11月17日,静思园公司与建行吴江分行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一份。合同约定静思园公司以其位于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庞山湖吴同公路以南苏(2016)吴江区不动产权第××号房产、土地作为抵押财产为前述债务提供最高额抵押担保。

2018年8月9日,静思园公司再次与建行吴江分行签订《最高额抵押合同》一份。合同约定,静思园公司以该合同“抵押财产清单”所列财产作为抵押财产为静思园公司在2018年8月9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间签订借款合同等主合同项下的债务提供最高额抵押担保。

那么,这笔抵押物的主要资产是什么呢?依据文书内容显示,《抵押物财产清单》所列石材种类为灵璧石,共计142块,该清单上还对每一块灵璧石以存放位置、编号规格等信息予以固定。这意味着“石头记”故事再度上演。依靠142块灵璧石等抵押物,静思园公司成功从建行吴江分行借款5.7亿,结果当然也是“不还钱”。

曾经给中国青旅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放贷的金融机构到底有多少?根据经济观察网2019年3月30日报道,当年3月21日,中青旅实业债委会筹备小组与债务人中青旅实业在北京市朝阳区世奥国际中心,中青旅实业会议室召开了第一次座谈会会议。包括平安信托、中粮信托、中国对外贸易信托、山东省国际信托、长安国际信托、浙商银行北京分行、上海银行北京分行等25家债权人代表出席。

业内称金融机构风控不能流于形式

“‘中青旅’之所以能够行骗成功,进而成功获取锦银金融租赁贷款8亿,应与后者风控管理流于形式、内外勾结等因素有关。”6月1日下午,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依据当前信息来看,有数十家金融机构选择给该公司贷款,说明两大方面的问题。其一,是机构过于相信评估公司的报告,但实际上资产评估公司也有可能没有去进行现场勘查。其二,机构盲目跟风,并没有经过事先科学合理地分析研判,从而导致出现资金上的损失。

某券商宏观分析师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应该看到,在本次事件中,无论是银行的抵押房贷还是租赁公司的融资租赁,其所谓的风控体系都出现了巨大的问题,涉事机构相关人员均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根据和某些股份行的员工沟通了解,不同金融机构的风控体系差别还是很大的。有些机构说是风控良好,但其实只要有关领导开口就给放贷,一言堂的问题很严重”,该分析师认为,风控体系固然重要,但更要加强对金融机构关键少数的监管,不能让风控沦为形式。

该分析师进一步指出,几块石头就能贷款数亿,也和涉案“中青旅”利用“央企身份”在融资方面得到了增信和便利。该企业实际控制人和控股股东为民营企业却能够屡屡得手,此类案件背后折射出,金融机构的过往“迷信央企”的业务操作观念需要革新。

宋清辉则表示,融资租赁的风控难点主要在于数据的真实性难以有效保证,再加上目前融资租赁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要想获得资产使用的真实数据往往很难,时间成本也较高。因此,当前最根本的还是要健全完善相关融资租赁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也是行业行稳致远的关键所在。

本文源自财联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26亿贷款(银行放款1个亿需要多久)":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717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