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实习生罗哲东冠报道
近日,工信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专业化创新型“小巨人”企业名单。东莞共有81家企业入选,位列全省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入选的81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中,来自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行业的企业占比超七成。这些企业都是在专业细分领域深耕多年,拥有行业领先技术的行业领军企业。通过重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成为东莞冲刺湾区创新高地和先进制造业之都的重要力量。
目前,东莞通过不断推动重点制造业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了172家国家级专业化创新型“小巨人”企业,居全省第三位。这些企业通过抓住产业链发展的重要节点,以“链”为例,推动东莞工业板块从“单一实体”向区域集群崛起,企业发展从“单打独斗”向全链条提升转变,从而促进了东莞先进制造业generate的竞争力和活力。
东莞“小巨人”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三。新“小巨人”企业是民营经济活跃的直接体现,是制造业走向高质量发展的缩影。
东莞作为制造业大市,经营主体166万户,工业企业21万户,规范工业企业1.38万家,中小企业占比98%以上。新入围的81家国家“小巨人”中,90%以上的企业来自制造业,呈现出成长性高、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足、产业集聚发展的特点。
从全省来看,广东省新认定第五批国家级专业化创新型“小巨人”企业658家,其中深圳310家,广州126家,东莞以81家位居全省第三。
在虎门电缆展上,东莞的高端设备受到众多采购商的青睐。程浩摄
从行业来看,81家“小巨人”企业来自东莞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来自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产业的小巨人数量最多,分别为17家、19家和19家,占总数的七成以上。
作为中小企业的“领头羊”,这些专精于专项创新的“小巨人”在推动制造业升级、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
数据显示,东莞新认定的81家“小巨人”企业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四成集中在新材料、新能源、软件和信息服务、半导体、集成电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在新材料领域,涌现出近20家新材料“小巨人”。
如擎天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汽车零部件高性能环保涂料,在低温固化、透明粉末涂装、快干水性涂料、汽车重要零部件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制定了四项技术标准,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产品和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质量和技术水平,引领涂料行业向环保、低碳化方向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81家“小巨人”企业中,东莞先知大数据、迪奥科技、广东中冶地理信息、潼关股份等一批来自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成功入选。这些企业聚焦数字经济,通过充分挖掘数据资源,形成了为重点领域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加快了场景一体化应用,有效推动了东莞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从资本市场的表现来看,新入选的81家“小巨人”企业中,目前,太丁高科、叶正科技、康达新能源、潼关股份、中冶帝辛等企业已在国内上市,中汇瑞德正在冲刺IPO,天宇半导体、中图半导体、凯希光学、巨港精工等企业处于备案辅导阶段。这些“小巨人”上市公司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质量相对较好。未来,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实,“小巨人”企业将不断壮大,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
作为国际制造业名城,东莞的“专精创新型”企业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在重点行业发挥着“强、补、延链”的作用。
据东莞市工信局统计,东莞现有的专做特色和创新的“小巨人”企业中,70%以上深耕细分领域10年以上,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高,细分领域50%以上企业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40%。
对于企业来说,成为专业化创新的“小巨人”企业不是一劳永逸的,未来还会面临审核和淘汰机制。东莞第二批34家“小巨人”企业中,已有15家企业顺利通过三年一度的“大考”,东莞专业化创新的“小巨人”企业达到172家。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多家“小巨人”企业发现,要实现从“小巨人”企业到产业集群“链主”企业的跨越,来自资金、土地、人才等发展要素的制约将是这些企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
创新是“专业化和创新型”企业的灵魂,这些企业往往有巨大的R&D投资和同样巨大的资金需求。针对资金短缺问题,受访“小巨人”企业负责人表示,获得“小巨人”资格后,企业在融资需求、银行贷款等方面享受了一些优惠政策,不少企业还寻求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融资。
近年来,东莞先后出台了《东莞市培育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实施方案》、《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评选办法》、《东莞市加快培育发展专业化创新型企业若干措施》等多项措施,调动财政资金近3亿元,为专业化创新型企业各发展阶段赋能。
土地是制造业转型、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东莞的“专精创新型”企业来说,很多企业还面临着发展不足的问题空。
为此,东莞在全省率先建设“特色创新型”产业园区,推动石牌镇“特色创新型”产业园区率先落地。今年提出推进5个特色创新产业园区建设的计划,制定“一园一策”,定期跟踪建设进度和吸引企业,全力支持特色创新企业发展。
技能型人才是东莞产业升级的重要保障,也是当前“专精创新”企业面临的痛点之一。随着工业经济发展转向有序的“专精新异”,制造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细化、精细化。
在鸿川智慧董事长兼总裁林海川看来,随着东莞产业升级的加快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深入,行业分工更加细化,东莞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呈现专、精、细的特点,导致技能人才缺口逐渐扩大。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新型技能人才培养不足,导致新兴产业技能人才缺口较大。
高技能人才的缺乏也引起了先知大数据董事长余云的注意。他认为,在数字经济时代,在未来推动东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东莞迫切需要培养和引进大量能够提供持续服务的本土数据科学团队和人工智能团队。
面对新兴产业高层次人才的短缺,东莞今年也加大了吸引高层次人才的力度,提出吸引20万名本科生和2万名硕士以上创新创业人才,并提出对新引进的新时代创新人才给予30万元的综合补贴。还先后赴北京、广州等地举办城市人才品牌推介会,进一步吹响了“人才来东莞”的号角。
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方面,东莞通过大力发掘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单项冠军”或“配套专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000余家。通过不断推动重点制造企业的发展壮大,建立梯度分级培育体系,促进东莞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带动全市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更多信息请下载21金融APP。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东莞市小巨人企业,东莞小巨人企业奖":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475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