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陈豪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营商环境监测平台收到举报信息,反映部分党员干部在执行城乡居民小额贷款相关政策时借机搭车,违规申请贷款,谋取“免息利益”。随后,当地纪委在核查中发现,该市某街道办财务科科长姚某以其丈夫经营的杂货店名义违规申请贷款60万元,享受财政贷款贴息2.5万余元。
企业财政奖励资金作为落实政府扶持企业政策的重要举措,在支持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财政部、工信部已联合下发通知,明确2021年至2025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以上奖补资金,重点支持1000家以上国家级“小巨人”。各地还因地制宜设立奖励基金等措施,进一步激发本地区企业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竞争力。
然而,从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情况来看,奖补资金在实际分配管理中已经“走样”,少数公职人员借机谋取利益现象频发:有的利用职务之便直接贪污、挪用、截留;有的利用办事之便吃拿卡要,敛财;有的与申请奖补的企业内外勾结,合谋骗取补贴,损公肥私,牟取利益;还有的利用职务之便,提前掌握政策形势和内部信息,借机搭车,把“为民谋利”变成“与民争利”。
除了直接在奖补资金上“做文章”,一些地方由于相关部门审核不力、资金管控不严,导致奖补资金发放错误,政策执行走样。在昆山市纪委监察局以城乡居民小额贷款为切口的专项治理中,通过公职人员信息数据库与创业小额贷款申请人数据库比对,发现可疑数据429个。目前,已有76人因瞒报、冒领等方式举报违规行为、骗取财政补贴被立案,7人因不诚信党政纪被立案,108万元补贴贷款被追回。
“这些行为破坏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影响了政策的公信力和有效性。”究其原因,苏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认为,既有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利益扭曲、纪律底线丧失等主观因素,也反映出企业奖补资金设置和发放标准有待提高,资金申请、审批和拨付监管有待加强。要进一步促进权力规范有序行使,确保奖补资金使用得当。
由于资金密集、激励性强,企业相关奖项往往受到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高度关注。能否规范合理布局,对当地商业环境起到“风向标”作用。纪检监察机关坚持问题导向,把规范涉企奖补作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切实监督和保障奖补资金及时有效发放。
记者注意到,运用信息化手段已成为纪检监察机关提高涉企奖励补贴监管质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径。浙江省杭州市纪委监委依托“廉洁杭州”数字智能监督平台,专门设立涉企奖补分场景监督应用,通过数据碰撞比对及时发现预警信息。苏州市纪委监委根据企业需求和工作实践,在市营商环境监测平台增加了“奖补资金公开”功能模块,推进相关财政奖补资金明细网上公开,对受益企业进行集中公开展示,不仅公开了企业名单,还公开了政策依据和奖补标准。
“我们还结合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督促财政部门加强对企业奖补资金的监管。”苏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将通过对政策发布、项目申报、部门审核、资金拨付、企业反馈等全过程风险点的研判,推动市财政部门建设“苏州市财政专项资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实时动态监管,确保企业奖补资金精准滴灌。目前,该系统已将业务发展、先进制造业、有效投资激励等9大类126项专项资金纳入信息监管,申报项目共计3597个,专项资金申请金额达217亿元。
“党的二十大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了战略部署,为我们开展监管工作指明了方向。”苏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涉企奖补专项监督,重点破解涉企奖补申报、审核、发放中存在的惠企政策落实空、涉企服务规避、吃拿卡要审批审核、政商往来等突出问题, 并继续压实职能部门服务企业的主体责任,以小切口专项整治推动重大营商环境问题的解决。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税务局开展吃拿卡要专项整治,严防贪污侵占、吃拿卡要、合谋骗取行为 破解涉企奖补规范难题":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18951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