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急着退,怎么退?
曾经风靡一时的互联网金融,在201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消失了。
高层的态度反映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生存基调——大量以网贷为主体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将加速退出。
其实退赛是不可逆转的趋势。“退出”成为175号文件中的高频词。
赶回来的人不在少数。第一网贷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117家网贷机构正在积极准备良性退出。但是,想退也退不了。女团见证了网贷平台在出局的路上“倒下”了。
今天女吉想和大家聊聊新政策环境下网贷平台该如何退出。
一个
资产质量决定了能否良性退出。
想退却退不了,是现在很多网贷平台遇到的困境。
虽然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各地互金协会纷纷发布网贷平台退出指引,对退出的网贷平台进行了切实可行的指导。特别是一些网贷平台由于经营不善存在流动性风险,这些公司大部分的流动性风险会进一步引发行业系统性风险。很多网贷平台,如温商贷、信合汇等,受此影响,都在尝试合适的清算渠道。
以广州某网贷平台为例,发布了由市场第三方主导的退出公告,但最终仍被广州警方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调查。据知情人士透露,失败的主要原因是资产质量差。据参与多家网贷平台催收的业内人士介绍,决定网贷平台能否真正退出的关键因素是底层资产的质量。
在业内催收人士看来,网贷平台能否良性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催收和资产处置。“目前,大多数网贷平台在某种程度上都有资金池,”他说。按照资金池可以分为全部资金池,只有部分资金池和实物资产。他表示,前两种情况的退出要以平台和股东的资产处置为前提,只有拥有真实资产的平台才能真正实现良性退出。
在整个网贷行业中,清算转型最早也最成功的是美利金融。2016年7月宣布从P2P平台转型为资产专用汽车金融平台,资金全部对接机构投资者。由于资产为真实车贷资产,清算顺利,成为网贷提现正面案例。
目前在正常良性退出的平台中,资产的真实程度也决定了能否成功退出。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披露资产信息的平台也很多。如鑫合汇在2月25日发布的《兑付计划进展公告》中对资产进行了详细披露,平台尚未发起诉讼的标的资产包括浙江、上海上市公司股票质押相关的股权项目;浙江、陕西也有大中型企业担保项目;还包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个人住房贷款、其他个人按揭贷款、消费信贷等小额贷款。
2
尝试多种资产处置方式。
良性退出之路在哪里?监管和平台各方都在探索适合网贷良性退出的路径。
在实际退出过程中,各平台各有神通,有的是自行催收,有的引入了第三方催收机构,“包括与经侦、政府部门沟通,清算兑付方案设计,不良资产处置,逾期催收,出借人稳定,员工清退安抚等。”参与多家网贷平台催收的业内人士告诉女机。
有些平台尝试债转股。但业内律师认为,网贷平台提出的债转股方案如何定性,主要看资产标的是否真实,平台是否涉嫌非法吸储。债转股还需要公司背景强大,否则债权转股权也是“废纸”。上述催收人员表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投资人多,部分投资人会“无股可转”,投资人与目标公司之间信息不对称。如何计算公司估值,投资人的投资金额应该折合成多少股,都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除了上述方法,有业内人士提出,开放债转股是一条有效路径。各地的退出指引中也提到,网贷机构退出方案的制定应遵循市场化准则,运用市场手段选择合理的退出路径。
开放债转股可以实现贷款债权在投资者之间的流通。“根据不同投资者的诉求和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选择更好的资产处置方案。”上述催收人士表示,对于投资人来说,可以通过平台的授信审批,对自己投资的资产有一个清晰的判断,然后在下一步向市场开放债权时,再决定自己的资产是自由转让还是折价。
不过,他也强调,这种方法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资产的真实性。要彻底看清楚基础资产的还款来源和当前环境下的资产保全。例如,去年底,尝试了多种催收方式的温商借贷宣布,对投标本金≦ 5万元的平台小额贷款人开放债权转让权,利息按1:1的比例等额转换为债转商城的可兑换货币,用于置换债转商城的货物。这种开放债转股的方式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资产处置选择。未来可能成为网贷平台尝试资产处置的新尝试。
网贷之家研究员王海妹表示:“对于自筹资金比例较小、拥有真实资产的平台,可以根据资产质量引入多种资产处置方式。”。对于逾期贷款较多的平台,可以由外部当事人、平台和投资人共同催收,有催收经验和条件的投资人也可以参与平台的催收。推动平台良性退出,需要平台和投资人的共同努力。
女姬有话要说。
在退出过程中,网贷平台成为常态。如何引导平台无风险退出,避免大规模风险事件,考验监管智慧。在实际操作中,平台需要结合自身资产使用多种资产处置方式。行业的出清正在加速,期待看到更多网贷平台的“软着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网贷平台良性退出后对平台的处理,网贷良性清退,出借人该如何做":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751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