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产险宁波分公司风险提示:提高理性消费意识警惕非法网络贷款,下面是华子报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宁波平安小额贷款
小梁是一名在校大二学生,为了购买苹果电脑和其他奢侈品,满足短暂的消费欲望,通过某网络小额贷款平台申请高息贷款,但到期后无力偿还,遂通过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不断寻找其他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还债,最终欠下多家贷款公司累计数十万元债务。
案例分析:
一些不良贷款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和高风险理财,令其陷入“高利贷”陷阱,很多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以及急速膨胀的消费欲望,通过各种途径寻找贷款平台,进入诈骗分子精心设计“校园贷”业务的诈骗圈套中,不仅要偿还高额利息,甚至还会被他人冒用身份办理信用卡和贷款。
风险提示:
随着9月开学季的到来,学生群体的消费需求高涨,一些非法网贷平台趁虚而入,如果不注意辨别,很容易上当受骗,导致个人财产和征信记录受损,甚至因恶意催收导致严重后果。再次提醒广大消费者:
一是理性消费,拒绝攀比。在校生应以学业为重,消除攀比心理,不超前消费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合理安排消费支出,适度消费、理性消费
二是注重个人信息保护,增强金融防范意识。保管好个人信息与证件,不被“免费”、“便宜”等字样冲昏头脑,切勿因为贪图小利,而将自己的身份证或学生证借予他人或帮助他人进行贷款,更不要轻易为他人做担保。
捷信现金贷
实控人去世一年半后,捷信消金再度卷入贷款诈骗案。
2022年8月8日,邢台市沙河公安局发布一则公告,“王昌因涉嫌骗取贷款案,已由沙河市公安局依法受理。经查,王昌谎称能够帮助他人办理信用卡,在获得他人的身份信息和银行卡信息后,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从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贷款,款项到银行卡后,王昌谎称该笔资金需要走流水为由,骗取该笔贷款归自己使用。”短短数语,信息量却不少。王某利用捷信消金进行诈骗是一部分,捷信消金未确切核实信息违规发放贷款却是另一大关键。
事实上,这不是捷信消金第一次卷入贷款诈骗案。据丹东警事报道,2019年4月,丹东警方打掉一校园“套路贷”团伙。据介绍,2018年3月13日,丹东一高校在校大学生邵某、李某到安民派出所报案,称其二人于2017年10月间因听信沈某介绍,以办理捷信现金贷之后不用还为由,被沈某等三人骗走3万余元。
值得关注的是,捷信消金不仅被犯罪分子当做诈骗道具,公司本身也涉及违法犯罪。2021年1月6日,赤峰市公安局松山区分局侦破一起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深圳捷信信驰咨询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因债务催收引发的刑事案件。为全面彻查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深圳捷信信驰咨询有限公司赤峰分公司在赤峰市地区是否存在违法放贷、违法讨债、暴力讨债等“套路贷”违法犯罪行为,赤峰市公安局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征集其违法犯罪线索。
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11日,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有37892条自身风险信息,其中曾因未按时履行法律义务而被法院强制执行3次,被起诉的开庭公告达713条,被起诉的立案信息有544条。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捷信消金的投诉量达69971条,“暴力催收”、“高利贷”、“不提供结清证明”是成千上万条投诉信息中的高频词。用户对捷信消金的厌恶甚至蔓延至应用市场,在苹果APP STORE中,捷信消金APP的评分呈现出一个侧卧的“凹”字,饭圈控评般的五星好评和大量用户的一星差评形成鲜明对比。
捷信消金口碑崩盘的同时,其经营状况也不容乐观。作为昔日的“行业老大”,捷信消金是国内30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唯一一家未公布2021年业绩数据的。其最新财报停留在2021年上半年,报告期内,捷信消费金融总资产377.5亿,较上年末下滑42.11%,利润仅有2.2亿。同一时期,招联消金总资产高达1298.43亿,净利润为15.42亿元;中银消费金融资产合计378.94亿元,实现净利润5.32亿元。
而就在这份半年报发出不久前,2021年3月,捷信消金实控人——捷克首富彼得·凯尔纳于2021年3月27日在阿拉斯加山区的一次直升机事故中不幸去世。消息发出后,各大评论区闻不到半点悲痛,反而出现“喜大普奔”的叫好声,众多网友调侃称“这下捷信的贷款不用还了”。
群龙无首下,捷信消金不仅被联合资信下调评级,还屡屡曝出“卖身”传闻。今年6月,曾有媒体消息发布消息称,一家上市互金公司有望完成捷信消金部分的股权收购。但是如今两个月过去,收购进程依然没有半点风吹草动。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宁波平安小额贷款(捷信现金贷)":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325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