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近“免息”的白条和花呗,我认为更坑?,下面是范范大魔王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了白条免息贷款
最近,蚂蚁财富和京东金融的818活动搞得很大啊~~
满地铁都铺满了他们最新的视觉广告,随之映入眼帘的就是那句广告语“选基金,先上京东金融”。然后就是徐峥和另外一句广告语“一个懂金融的朋友”。
然鹅,新版的京东金融APP,依然没有改变其“凌乱”的本质,一堆东西塞到你面前。感觉就像进了青楼,一堆花枝招展的女子对你喊着“来啊~来啊~”。
京东金融APP首页
京东金融也好,蚂蚁财富也好,页面展示都很不克制。当然,作为曾经是这类金融APP运营人员的我,深知运营人员的KPI压力大,每个人负责一个小版块,每个人都要抢资源。
但是现在我作为一名投资者,就很不愿意在这样的平台买基金。
为什么我不愿意在京东金融买基金首先,因为这类平台(甚至是公司)没有“金融价值观”,什么产品火爆好卖就推什么,比如 前段时间黄金涨了,就猛推黄金,然后就......暴跌了。看似对市场响应迅速,实则不考虑长期后果。都是巨无霸级别的公司了,就不为海量用户做一下长期考虑么。
其次,在基金方面也不专业啊~~虽然都想跟我们“交个朋友”,但是这个朋友真的不懂金融,更不懂你。一边喊你买爆款基金,一边喊你分期购物,白条不够,金条(借贷类产品)来凑。
今天不聊基金,就聊花呗和白条虽然口号是“选基金,先上京东金融”。但是,打开京东金融APP,大部分抢眼的还是琳琅满目的商品和分期后每月那极低的价格。
大家应该都知道,女人是不会嫌弃自己口红多的。我也不例外,所以,当我瞄到这里的TF口红价格89.6的时候,我就非常想下手了。仔细一看,原来是分6期的每一期价格89.6元(总价538元)。
↑ 总价的颜色敢不敢再浅点??
要让我一次性花五百多,就买一只口红,我是肯定不会买的。但是,白条分期6个月,每个月只花89.6元,就让我蠢蠢欲动了。并且还是免息的,这意味着我还赚了6个月的贴现率收益。
再继续翻了翻APP,好东西不少,很多还免息24个月。本来原价要几千元的东西,分期下来,每个月只要几十块。
比如这个跑步机,我就一直很想买,但是一直在各种纠结,毕竟2000块的东西。但是当我看到这个分期后的每月还款价格后,我就很心动了。不就每个月还94块钱么~
from 京东商城
再来简单算一下24个月后,支付的利息:
也就是原价1899元的东西,最后多花了350元。(这里我觉得没毛病,用金钱换时间,用户自愿选择的)
老实说,我已经2年没有分期购物了。
要追溯我第一次开始分期,还要追溯到4年前。
那是2016年的夏天,我刚好大学毕业。(不知不觉我都工作4年了)
毕业就背井离乡远赴上海闯荡的我,工资低,房租高。
所以,买什么东西都得分期。
笔记本电脑、手机、鞋子包包......能分期则分期。
而且,前两年的花呗和白条,基本没有“免息”活动,所以利息都是硬给的。
但是对于一个“只能靠分期”才能大胆购物的我,哪里还在乎每期十几块钱的利息。
花呗和白条很快让我养成“购物分期”的习惯,一件几百上千的商品,分期12个月~24个月,每个月只需要花几十~一百多。何乐而不为呢??
分期一年后,问题就来了最开始,分期确实让我喘了一口气。最最最大的问题是:分期购物给我一种“我没怎么花钱啊,我还有钱啊”的错觉。
因为一旦点击“分N期”按钮后,你就能很快得到自己喜欢的宝贝,同时账户不会少一分钱(因为要从下个月才开始扣第一笔还款,而且也只扣几十块钱)。
而这个错觉导致的最大问题就是:我会更加轻易买买买,越买越多。
账单从几十累加到了上千
是的,虽然每1件商品分期后每月只还“几十 ~ 一百多”,但是,买的商品数量一旦多了起来,每个月就要还款上千块。而且是连续12个月以上,每个月还。
这个时候的感觉就觉得有个恶心的鼻涕虫粘着你。
所以,分期功能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人家平台收利息也很正常。
很多财经博主怼白条和花呗会用“高利率”去怼,但是在我看来,白条和花呗的每月还款金额,在页面都会标注清楚,大家都是“心知肚明,你情我愿”。用金钱换时间,合情合理。
而且,对于普通人来说,讨论现金的时间价值啥的,意义也不大。
反而由于分期导致的“我还有钱,还能再买点”的错觉,影响是很长远的。
短期感觉很爽:轻易得到了一堆想要的商品& 短期没怎么花钱(银行账户还有现金)长期感觉很恶心:日积月累下来长达1~2年的负债,压得你喘不过气。我怀疑我的焦虑情绪就是那个时候养成的~每个月看到花呗和白条账单,就对生活失去信心了。外加后来,我对基金了解更加深入后,我就更觉得,每个月还款上千元,这个钱用来定投基金不香吗?
所以,在2019年,我买东西就尽量全款买了。因为我知道,我拿着这笔现金流,在未来几个月,也很难产生确定性高收益,没必要分期。
而且,我就是想要“一次性扣一大笔钱的那种'心疼'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我买东西更冷静,也让我活得更轻松。
白条上征信吗
"您好,我是京东客服
您是XXX吗?”
“您有一张京东白条未取消
不取消将影响您个人征信
并负相关法律责任”
当所谓的“京东客服人员”
打来这样一通电话,你会相信吗?
陈某接到这样一通电话
听说事关个人征信并牵扯法律责任
他彻底慌了,于是稀里糊涂的
被骗2万多!
案 例 回 顾
陈某接到一通自称京东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国家在整治各类贷款项目,京东金融要注销其在大学期间注册的京东白条账户,若不及时注销,会对个人征信造成影响。
陈某回想起之前上大学的时候确实注册过京东白条,额度不高,但工作之后就没有用过了。正在陈某将信将疑的时候,对方准确报出了陈某的大学专业以及现在的工作单位,听到这些,陈某有些着急了,连忙询问注销方式。
随后对方邀请陈某通过“钉钉”APP让其加入会议并开启屏幕共享,陈某便按照对方指示清空白条的额度并通过其他贷款APP进行借贷,对方称该额度是待注销额度无需陈某偿还。陈某贷款成功后将钱款转至对方指定账号,过了几天发现京东白条仍然无法注销,这才意识到被骗,共计损失2.5万元。
套 路 解 析
1、诈骗分子冒充京东客服,准确报出受害人的个人信息骗取信任,表示如若不注销京东白条就会影响征信,进一步施压制造恐慌。征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骗子直接利用这一点,让受害人来不及思考,顺着他们的思路一步步走进陷阱。
2、诈骗分子用“钉钉”APP、“腾讯会议”等软件与受害人通话,一步步引导受害人开启屏幕共享,先让受害人清空京东白条里的额度,也就是把钱转到骗子的“对公账户”,随后继续引导受害人从京东金融、借呗等其他各大网贷平台借贷转账到指定的银行账号,直至受害人意识到被骗才罢手。
警 方 提 醒
1、一旦接到此类自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于存疑的事项,要登陆官方平台或拨打官方客服电话咨询。
2、谨慎开启“屏幕共享”功能,尤其是没见过面的陌生人提到云会议APP、“屏幕共享”,一律不下载!不开启!
END
来源丨汉台反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了白条免息贷款(白条上征信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33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