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香港保诚贷款是真的吗(香港保诚保单贷款流程)

香港保诚贷款是真的吗(香港保诚保单贷款流程)

贷款知识 杭州网 互联网

去香港买保险 这些风险你知道吗?,下面是杭州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香港保诚贷款是真的吗

每日商报 记者 王静

“小姐妹们都说买香港保险价格比较低,还能全球理赔。所以,前些年我也跟着为儿子买了份人身险。”杭州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买的这份保险需要缴费20年,每年大概3000多美元,主险保额为10万美元,附加的医疗险还有几万美元保额。像李女士一样,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热衷赴境外买保险的不在少数。但是,杭州多位保险专业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却一致表示,境外保险存在法律保护风险、外汇政策风险等;同时我国监管部门也对这类行为并不提倡,所以建议消费者还是优先配置国内保险比较妥当。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些年随着政策收紧、外汇管制等因素影响,赶赴境外买保险的现象明显降温。但是,近期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的现象又有抬头的迹象,而监管部门也毫不放松,第一时间对相关机构进行了处罚。

机构推销境外保险是非法行为

近日,上海银保监局发布的一则行政处罚引起了业界的注意。根据处罚书,上海奋威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因宣传推介境外保险产品,被处警告并罚款一万元。据报道,上述机构此前曾在业务端开展香港保险的销售培训,并邀约客户出席保险类专题沙龙活动,议程中包含海外资产配置(涉及代销的香港保险产品有香港友邦和富通等)。

从这则处罚中就可以看出监管部门对保险代理公司“宣传推介境外保险产品”的强监管态度。但是,仍有很多人乐意远赴境外买保险,其中以买香港保险为最甚。正如上文中的李女士,据她称,目前她为儿子只配置了那份香港保险,内地的保险一律没买。“感觉保障力度还可以,保额暂时也足够了,不需要再买(内地保险)。”李女士信誓旦旦地称。

是不是境外保险真的比较吃香呢?人保寿险浙江省分公司的沈建庆经理告诉记者,境外保险在费率和保障责任上确实比较有优势。以香港保险为例,香港地区所用死亡率和重疾发生率会比内地更低,因此定价更有优势。

到底该不该赴境外买保险?

但是,相比于优势而言,内地居民购买境外保险的风险性显然更大。

理赔就是一个现实性的大难题。王峰(化名)就向记者反映称,他去年年底就遇到了拒赔的问题。他曾于2015年在香港投保了英国保诚“危疾终身保计划”,保单当年生效,需要连续缴费20年。但是到了去年年中,王峰就被检查出冠状动脉疾病做了手术。但申请理赔时却被保险公司拒赔。理由是王峰曾在数年前(还未投保时)门诊就诊过眩晕、耳鸣、胸痛、皮疹、左肩胛骨痛等疾病,因为重要事实未披露全而被拒。

像这样的理赔纠纷还有很多。沈建庆分析称,买境外保险在理赔上还存在着因疾病定义不同的问题。如香港保险,对大病险的定义区间就不太相同,简单举例,像甲状腺癌症,在香港就不属于重疾。

法律风险也不容忽视。银保监数年前就曾作出过风险提示,香港保单并不受内地法律保护。如果你在境内投保香港保单,则属非法的“地下保单”,既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也不受香港法律保护;如果内地居民去香港投保,则适用香港地区法律,如果发生纠纷,投保人需按照香港地区的法律进行维权诉讼,诉讼成本相对高出很多。

新华保险杭州分公司温暖经理补充道,保险是金融工具,境外保险涉及外汇,已经收到了管制,目前个人每年购汇的额度只有5万美元。也就是说,大笔资金很有可能会出现出不来的情况;或者大笔理赔资金不容易进来的情况。此外,因为境外保险是通过美元结算的,汇率存在波动性,也是消费者需要注意的方面。

对于已经买了境外保险的客户,温暖建议,针对理财险,因为是长期计划,有条件就继续交费;如有资金需求,需要保单质押贷款的,一定要预留好时间安排,不能当天到账。对于健康险客户,买了的话还是以香港保险为辅助,建议再配置内地保险为宜。最后要注意你手头保单的有效性,有些人是通过中介购买的,则需要和保险公司确认一下流程的规范性,避免影响合同效力。

对于现在还想买境外保险的客户,温暖表示,高净值人群,为抵御汇率风险,可以适当购置香港理财险;再者经常居住香港,或者有海外医疗需求的人,也建议配置一定比例医疗保险。但前提都是优先配置好内地保险。

香港保诚保单贷款流程

香港保险在营销的时候经常说他们的投资是全球资产配置,比内地保险业的投资更有优势,因此收益更好。

这当然是不对的,之前我们以香港保诚“隽升”的分红为例说明了这个问题,在惨不忍睹的实际分红数据之下,香港保险的投资实力不过是吹出来的牛皮。

可毕竟分红险相对来说是不透明的,分红履行比率这个概念理解起来还是需要一些专业知识的。

今天我们就用更简单的方式来看看香港保险的投资牛皮吹得到底有多大,我们一起看看香港保险当中,万能险的结算利率。

在香港,万能险叫“萬用壽險”,结算利率叫“恒常派息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香港保诚:

这是我在香港保诚官网下载的万能险结算利率。

香港保诚的两款万能险分别叫“保诚裕丰”和“富裕承传”。可以看到,这两款万能险的结算利率是一样的。2013年最高的时候也才3.86%,此后连年下降,到了2016年只有3.48%。

保诚集团在中国大陆有一家合资寿险公司叫中信保诚,万能险结算利率是多少呢?中信保诚的所有万能险中,其公布的2017年12月的结算利率,最低的也有3.7%,最高的达到5.1%。同为保诚集团旗下,为什么香港保诚比中信保诚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低这么多呢?是不是因为中信保诚有中信集团的大力支持呢?

接下来看一下香港宏利:

这是我在香港宏利官网下载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我看到时又惊出了一身冷汗。

请注意,2015年1月27日之前签发的万用寿险,最新结算利率是3.4%;2015年1月27日之后签发的万用寿险,最新结算利率是3.9%。

同样的万能险,为什么老客户的收益率低,新客户的收益率就相对高呢?是不是为了吸引新客户就委屈了老客户呢?

我们再来看看,老客户当年做新客户的时候,收益率是多少?同是2015年1月27日之前签发的万用寿险,2011年、2012年的结算利率是4.1%,之后就一路下降,这套路就很明显了:先用相对高收益吸引新客户,进来之后再降低收益,反正老客户也跑不了。这家公司的兵法学得真是不错呀!

那我不禁要问了,今天的新客户,将来变成老客户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宏利人寿在中国大陆有一家合资寿险公司叫中宏人寿,中宏人寿的所有万能险中,2018年1月公布的结算利率几乎都是4.5%;而香港宏利万能险结算利率是3.4%-4%。同为宏利旗下,为什么香港宏利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就要比中宏人寿低这么多呢?是不是因为中宏人寿有中化集团的大力支持呢?

再来看看香港富通:

这是我在香港富通官网下载的万能险结算利率。

香港富通已经停售的万能险叫“智选全方位”,我们注意一下,它有4个币种选择,2016年结算利率比较低的是美元和港币,分别是2%和1.5%,反倒是澳元和人民币的高,分别是4%和3.5%。

那我不禁要问了,香港保险经纪人为什么不向内地客户推荐人民币保单,非要推荐美元保单呢?

这是香港富通在售的万能险,“盛保利”万用寿险尊尚计划,结算利率目前是4.8%;“盛保利”万用寿险保障计划,结算利率是4%。

有一点我没太搞明白,在售的万能险结算利率比停售的高。您要注意,产品停售了,只是不接受新客户了,但是老客户还持有这些停售的产品啊,同样是香港富通的客户,早买万能险的老客户收益反而要比后买万能险的新客户低,这是什么道理呢?

第四个,看看香港安盛:

这是我在香港安盛官网下载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安盛的这款万能险叫做“隽荟”。

香港安盛的这款“隽荟”,2016年的结算利率为4.3%。

安盛在中国大陆有一家合资寿险公司叫工银安盛,工银安盛万能险2017年12月的结算利率是4.5%。同为安盛旗下,为什么香港安盛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不如工银安盛呢?是不是因为工银安盛有工商银行的大力支持呢?

再来看香港永明金融:

这是我在香港永明金融官网下载的万能险结算利率。

其中“明智丰裕保”的结算利率最高才3%,最低2.75%。

“明智诺延”的结算利率是3.6%。

“明智创富”的结算利率,最高是4.1%,最低是3.7%。

“明智”、“动力”美元保单的结算利率,最高是2012年的3.75%,2014年-2017年都是3.25%。

永明金融在中国大陆有一家合资寿险公司叫光大永明,光大永明2018年1月15日公布的所有万能险结算利率中,最低的也有3.5%,最高的达到5.3%。同为永明金融旗下,为什么香港永明比光大永明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低这么多呢?是不是因为光大永明有光大集团的大力支持呢?

今天我为什么要讲香港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呢,就是让您看看香港保险真实的投资能力到底怎么样。除此之外,我再送您一份礼物,很多人向我咨询香港保险的保费融资,接下来,我会把这个问题讲清楚。

保费融资的原理是这样的:

比如某客户45岁,想要购买保额2000万美元的万用寿险,趸交保费大约600万美元。如果不用保费融资,杠杆为3.3倍左右。

如果采用保费融资,首先将300万美元存入私人银行账户,购买理财产品。然后从私人银行贷出200万美元,以这200万美元作为首付,向保险公司购买趸交保费600万美元、保额为2000万美元的万用寿险。该万用寿险的现金价值较高,达到了80%-90%,客户再将保单抵押给私人银行获得低息贷款,贷出现金价值的80%,这样,贷款金额基本可以达到趸交保费的60%-70%,大约是400万美元。这个400万美元的保单抵押贷款加上前面贷出的200万美元,就构成了趸交保费600万美元。经过两次贷款,客户相当于只占用了300万美元就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保额,杠杆达到了6.6倍。

由此可见,保费融资具有进一步放大杠杆的作用。

1、该组合的成本:

200万美元+400万美元贷款的利息支出。

2、该组合的收益:

300万美元理财产品的收益+600万美元万能险的投资收益。

只要理财产品+万能险的投资收益大于贷款利息,保费融资就能获得收益,相当于是融资加杠杆投资了债券。但是如果投资收益小于贷款利息,保费融资就会面临风险。

目前美元拆借利率,12个月LIBOR为2.2275%。如果私人银行贷款利率为LIBOR+1.5%至2.5%,那么贷款成本为3.7275%至4.7275%。

而上述几家香港保险公司2016年、2017年的万能险结算利率为2%至4.8%。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元加息的背景下,贷款成本肯定会上升,但是债券价格会下跌,两头受损,风险就比较大。所以,保费融资需要一个美元低利率的环境。

市面上将香港保险保费融资放大收益的功能宣传得神乎其神,仿佛客户只要做一个保费融资,就能进行无风险套利,轻松赚取2%以上的利差。这是我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关于香港保险保费融资的宣传:“……每月向银行支付贷款利息,目前贷款利息为年化2.0%-2.5%左右……投保保费在扣除各项保单费用后,按首三年锁定年化4.5%的收益持续生息……杠杆收益的主要来源,就是三年锁息4.5%与贷款利息2.5%之间的差额”。

而实际情况如何呢?上述几家香港保险公司万能险的结算利率为2%至4.8%(扣除保单费用前)。而贷款成本却在3.7275%至4.7275%,所以在目前的环境下,保费融资的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买保险本来就是为了保险,靠保险进行高风险套利,那保险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本文源自人民精算师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香港保诚贷款是真的吗(香港保诚保单贷款流程)":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954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