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互保”:连环担保纠纷“绊倒”化工500强企业,下面是中国经营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山东洪业化工银行贷款
本报记者 陈家运 菏泽 东营报道
错综复杂的“互保”问题,接连“绊倒”了两家中国化工500强巨头。
位于山东菏泽的洪业化工和玉皇化工曾是中国化工500强企业。如今,前者已经破产重整,后者在2019年年末债务危机爆发后,今年被债务人申请破产重整。
在过去几年,这两家企业曾关系密切,相互之间存在多笔担保贷款。一位洪业化工高管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玉皇化工因为洪业化工担保,出现资金断裂局面。但是,洪业化工面临破产的最大原因之一也来自于玉皇化工。当时在大家一直互相扶持、互相担保的情况下,玉皇化工在找到资金来源后,单方面不再替洪业化工担保贷款,又想着托管洪业化工,才导致如今局面。
对于相关“互保”问题,记者联系到玉皇化工法定代表人王金书,其表示,由于现在政府在接管,不方便接受采访。
担保违约
玉皇化工始建于1986年,是山东有名的炼化企业,曾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化工企业500强、中国化工企业经济效益500强、山东省百强私企等。
2020年3月31日,玉皇化工被上海合晟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案号为(2020)鲁17破终1号,经办法院为山东菏泽市中级人民法院。
记者在玉皇化工厂区走访获悉,厂区生产正常,只是玉皇化工的门牌被摘掉,名称变更为“菏泽东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据悉,导致玉皇化工面临破产重整的原因正是“互联互保”问题。玉皇化工曾为洪业化工申请14亿元贷款做担保而被牵连。
2018年,由于无力履行对洪业化工的债务担保,玉皇化工被银行列为“老赖”。
由于对洪业化工担保14亿元贷款问题,惠誉评级于2018年3月26日出具的评级报告显示,已将玉皇化工的评级展望从正面调整为负面,并确认其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为B。负面评级展望是基于洪业化工重组的不确定性以及玉皇化工从国内债市融资能力的不确定性。
随后,2018年7月31日,联合资信评估对玉皇化工也作出了评级调整,其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而主体长期信用等级维持为AA。据联合资信评估公告,截至2017年底,玉皇化工对洪业化工的对外担保合计金额为15.10亿元,占公司当期净资产总额的15.42%。
事实上,在2018年,惠誉方面曾预计,由于山东省政府的介入,玉皇化工的银行贷款或能得到展期或续借。
但是,事情并没有发生转机。直到2019年年末,玉皇化工的债务危机全面爆发。
2019年末,玉皇化工发布公告称,公司境内债券“16玉皇03”即日起停牌。
2019年11月21日和12月12日,本是玉皇化工旗下债券“16玉皇03”和“16玉皇04”的回售日,但其均未能按期兑付发生违约,违约金额为10亿元。债务违约后,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美国标普公司立即将玉皇化工的长期主体信用评级及优先无抵押债券评级从“CC”下调至“D”。
今年3月,玉皇化工破产重整。此后,玉皇化工诉讼缠身,多次被列入“被执行人”和“失信被执行人”行列。
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玉皇化工实现营收280.15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46亿元,同比下滑16.87%;2019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再次下滑29.73%。
截至2019年6月末,玉皇化工总资产263.15亿元,总负债135.81亿元,资产负债率51.61%。同期内,该公司流动负债有82.63亿元,其中短期借款46.75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11.16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6.59亿元,其短期债务合计53.34亿元。
2020年8月6日,证监会公告显示,玉皇化工作为债券“16玉皇03”和“16玉皇04”的发行主体,“未按规定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的行为。
托管背后迷雾
玉皇化工如今的境遇,与洪业化工不无关系。
洪业化工是一家以石油化工、煤化工、医药制造、能源开发等为主导的民营企业。2017年,在“去杠杆”宏观背景下。洪业化工在货币宽松时产能扩张引起的不良后果开始显现,资金链断裂,不久即被法院宣布破产重整。此后,玉皇化工亦受波及。那么,这两家全国500强化工企业如何走到一起?
洪业化工高管告诉记者,两家企业发家于二三十年前。彼时,两家关系非常近,也算是世交,当年玉皇化工董事长在建设玉皇新村时,洪业化工董事长以个人名义出资500万元在别墅小区内修建“排面”。甚至两家“公子”到目前还保持着友好关系。
他讲到,当时玉皇化工起步要比洪业化工晚一些,后来在发展过程中,两家公司就开始了“互保”。到2014年的时候,玉皇化工资金比较紧张,当地政府部门让企业进行发债,最开始两家公司发债额基本相同,开始递交申请材料;玉皇化工的发债审批要比洪业化工早一个月左右,这时玉皇化工董事长找到洪业化工董事长,要求洪业化工先暂时不要发债,因为两家若同时发布信息,会出现信息不对称。当时两家的互保额达到了100亿~110亿元,玉皇化工公布的信息是和洪业化工的担保为15亿元。
“如果洪业化工公布信息,会导致玉皇化工公开披露的互保金额不对称问题发酵,毕竟有近80多亿元的互保金额不对称。”洪业化工人士讲到,“当时洪业化工资金还比较宽松,账上还有几个亿流动资金,所有洪业化工董事长就答应玉皇化工停止了发债。
“但令洪业化工没想到的是,在玉皇化工发债拿到多笔资金后,向洪业化工提出要压缩互保金额,洪业化工董事长答应了该要求。在2015年担保额压缩到90亿元左右的时候,洪业化工流动资金还没有问题,但是有大笔高额贷款资金需要续贷,然而玉皇化工却不考虑洪业化工实际情况,在拿到发债的30多亿元后不再答应替洪业化工担保续贷,洪业化工无法拿到贷款后,资金链开始出现问题。”上述洪业化工人士说道。
在此背景下,洪业化工在2016年发行了三只债券合计规模20亿元。
三只债券分别为私募债16洪业债和16洪业01、一般公司债16洪业02。其中,16洪业02、16洪业债发行规模分别为10亿元和5亿元,并于2016年12月2日、2016年12月7日发行完成。
债券发行材料显示,2016年,洪业化工总资产182.77亿元,总负债91.99亿元,资产负债率50.33%。2015年和2016年,其净利润分别为10.8亿和11.2亿元。
然而,发行债券并没有解决洪业化工的资金链问题。
“事实上,当时银行抽贷达到50多亿元,洪业化工董事长因担保后来又找过玉皇化工董事长几次,后者坚持不再为洪业化工担保贷款,在企业撑不下去后,我们找到政府帮忙。然而,这却加快了企业崩盘。在通报政府后,外界都知道了洪业化工的困境,贷款更加困难。同时,玉皇化工又开始沟通银行机构,要求托管洪业化工。”上述洪业化工高管表示。
据悉,洪业化工债务出现兑付风险后,为维持洪业化工继续经营,在菏泽当地政府的运作后选择由玉皇化工来担任洪业化工的托管人。当地有3家大型化工企业:东明化工、玉皇化工、洪业化工。一般来讲,同地域、同行业的企业来托管,能更好的维持企业经营。
“(玉皇化工)来接管洪业化工的时候,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一同前来,当时洪业化工董事长并没有考虑太多,一切听从政府安排。”洪业化工高管回忆称,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在玉皇化工接管后,整个洪业化工的中高层全部换掉,连交接工作都不用直接走人,随后开始“搜刮”洪业化工利益。其表示,当时洪业化工产品迎来价格上涨期,玉皇化工以低价卖给自己的关联企业以获取暴利。
“在玉皇化工不再托管后,洪业化工早已满目苍凉。如果洪业化工没有被托管,再坚持几个月,化工产品迎来利好,洪业化工也不至于走到尽头。”洪业化工高管感慨道。
该人士讲到,“尤其令人感慨的是,当时玉皇化工托管时,洪业化工固定资产再少也得有100亿元左右,当时玉皇化工找到国内一家背景深厚的资产管理公司,让其60亿元买下洪业集团,然后66亿元在卖给玉皇化工,但因风险问题该资产管理公司并没有同意。”
两难抉择
事实上,洪业化工及玉皇化工的遭遇并非孤例。近年来,在金融去杠杆的背景下,长期隐藏的企业间互保风险引爆,导致区域内信用风险持续发酵。
玉皇化工与洪业化工的“互保”问题,与同处山东邹平县的西王集团、齐星集团的关系何其相似。据了解,截至2017年3月29日,西王集团对齐星集团及下属子公司提供担保余额达到29.073亿元。2017年,由于齐星集团资金链断裂,西王集团也一度受挫。
当时,有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西王集团觊觎齐星集团的优质资产,托管事件疑似是前者背后作局,最终其退出托管,是因为“发现自己没有能力‘吃下’齐星”。后期,邹平国有资产接手才得以解决问题。
在地炼行业,“互保”关系更是错综复杂,尤以东营地炼为甚。以山东万达集团、山东胜通集团、山东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大海集团、山东方圆有色金属集团、山东海科化工集团、山东富海集团、山东金茂纺织化工集团及山东垦利石化集团9家企业为核心的“互保”内圈衍生出19个“互保”外圈。
2018年以来,东营地炼企业经营变得困难,担保圈内纠纷事件频发,从开始的山东金茂纺织化工集团、山东东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大海集团3家企业逐渐扩散至山东胜通集团、山东齐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有资料显示,东营地炼担保圈内企业涉及的金融借款诉讼高达270多起,共涉及数十家企业及金融机构,东营地炼企业实际控制人、法定代表人或股东中已有超过20人被列入限制消费名单。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东营民营轮胎企业身上。据报道,德瑞宝公司在破产之前曾与12家企业建立了互联互保关系。它的破产打开了东营轮胎企业资金链断裂的潘多拉魔盒。2018年,山东永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奥戈瑞轮胎有限公司、山东大王金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恒宇科技集团等轮胎大厂均因债务问题宣告破产。据悉,仅2018年,山东东营广饶县就有近百亿元债权等待处置,其中涉及当地众多轮胎企业。
不过,山东东营广饶县政府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债务问题政府与信达资产达成协议,已经解决。
企业之间的担保圈困境已经引起外界关注,由于牵涉企业较多,问题关系复杂,往往当地政府部门都会接手处理。
“山东省比较大的7家银行,在去年年底联合向省政府领导提出,政府不能再干预互保问题。企业如果破产,企业所有的资产都将偿还债务,此后企业就不存在了。现在很多债务问题,政府都是通过破产重组的方式解决,也就是说以破产的名义用重组的方式解决问题。”山东某大型地炼企业高管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债务会打包后,以10%以内偿还掉(10亿元债务按照10%处理就是1亿元),企业还会继续正常生产。
他强调,这种处理方法一般会影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利润,有的或许连本金都亏掉一部分,这样会严重影响当地的金融环境。“但是,政府这种做法也是无奈之举,政府不能让这些大型企业倒下,企业是就业、税收的重心,如果不保下企业,可能会出现更大的社会问题。”
山东一家租赁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政府在处理债务的时候,很多债务都在6%以内就处理了。”该人士还表示,“现在玉皇化工有3亿元欠款,公司已申请冻结玉皇化工办公楼及厂区设备。”(编辑:吴可仲 校对:翟军)
洪都银行贷款要什么手续
“无抵押、无担保,正规公司、当天放款”“内部有人、特殊渠道、低息贷款”“洗白征信、免费办理、无条件放款”……曾几何时,贷款黑中介的各种花式招揽广告不知不觉通过电话、广告、网上传播等方式,不断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
这些招揽广告利用人们希望利息低、急需贷款的心态,打着吸睛幌子,散布诱人的承诺,设置各种贷款骗局,精心准备了一个又一个“坑”,如果不注意辨别就很容易掉入“坑”中、上当受骗。贷款黑中介不仅扰乱了信贷秩序,阻碍了行业的正常发展,也增加了融资成本,侵害了借款人合法权益,亟待引起重视。
中介“坑”你没商量
近日,江西省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审理了一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六旬老人何某向银行贷款4.48万元,因听信招揽广告获得贷款后前后花费中介费11620元,法院依法判令何某自行全额返还贷款本金4.48万元及利息等费用。
2019年7月,何某接到中介公司的来电,得知支付一定比例的贷款中介费后可以帮忙办理银行贷款,并称贷款可走“绿色通道”,保证百分百成功贷款。因何某打麻将缺少资金,且年龄较大、风险意识不强,遂同意中介帮助其办理贷款手续。
之后,在中介的指示下,何某与某银行签订《个人在线消费贷款借款合同》,约定:贷款金额4.48万元,贷款用途为家用电器,贷款期限为一年,贷款利率为1.68%,按月付息到期利随本清。
贷款发放后,中介帮何某领取了银行卡,并刷卡消费9828元,告知何某该款项为银行一次性收取的利息。急着贷款打麻将的何某并未在意,并按双方约定的贷款金额4%的比例,通过微信另行支付1792元的贷款中介费。至此,何某贷款4.48万元,花费中介费达11620元,实得33180元。后何某未能按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诉至法院,要求何某支付全部贷款本息,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法院审理认为,某银行与何某签订的《个人在线消费贷款借款合同》系各方的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合同真实有效,予以确认。某银行按约向何某发放贷款,履行合同约定的付款义务。何某未按合同约定按期返还借款本息,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违约责任。关于何某提出实得33180元的辩解,其一,因何某自愿将银行卡交由中介消费9828元和微信支付1792元,某银行对此并无过错;其二,根据合同相对性,何某与贷款中介之间形成的居间合同法律关系,与本案金融借款合同关系分属两个不同的法律关系。故该贷款中介费不在本案审理范围之内,但何某可收集证据另行向中介主张。
据此,法院依法作出如上判决。判决后,何某后悔不迭,连称不该为了打麻将随意向银行贷款,更不应该听信中介忽悠,并表示将积极通过法律途径要求中介退款。
贷款中介套路多
“贷款过程中确实会产生些费用,比如保险费、代办费、办证费、招待费等等,所以有些贷款中介公司收取中介费也是合法的。”经办法官介绍,但贷款市场上不乏各种“黑中介”“非法中介”,他们往往套路满满,四处挖“坑”,不再满足于收取高昂的中介费,而是打着吸睛幌子诱骗借款人,游走于灰色地带,甚至有的贷款中介发展为严重危害社会的黑恶势力。
《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这些“黑中介”的套路主要有四种。
银行内部有关系。“黑中介”往往宣称自己在金融机构内部有熟人,可以走“绿色通道”,向其缴纳一定的中介服务费即可轻松放贷。事实上,正规的金融机构,都有严格的贷款审核流程,并不是内部人员就能左右的,借款人不辨真假、信以为真,只会白白被骗高额的服务费。
可以洗白征信。“黑中介”谎称缴纳一定的费用后可以洗白征信,看似为一些不良征信的借款人开辟了另一扇“窗”,殊不知这只是黑中介编织的美丽谎言。事实上,个人征信污点除了在问题解决的5年后通过系统自动更新消除外,人力无法干预。用户发现征信有不良记录时,要积极处理,并保持良好的征信记录才是正确之道。
造假“包装”贷款。“黑中介”通过各种非法手段,将客户本身信用度进行所谓的包装和提升,以此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后从中赚取差价。客户最终拿到手只是部分款项,却欠了银行巨额贷款。即便少数人通过包装贷款成功,也改变不了骗贷的本质。一经查出,不仅会被列入银行黑名单、收回贷款,还有可能与贷款中介一起触犯刑法。
虚假承诺。有的承诺事先收取中介费、包装费,收钱之后直接拉黑跑路。有的“黑中介”承诺向正规银行贷款,实际是高息网贷,受害人付给中介手续费外,还要承担高额利息。事实上,正规的金融机构在放款前不会以各种名目收取费用。
保持警惕擦亮眼
“借款人法律意识淡薄,往往无法自行提供抵押物、担保人或者本身资信存在问题无法正常贷款,加之风险防范意识较差,且信用观念相对淡薄,容易轻信贷款中介许诺的空头支票。”经办法官告诉记者,近3年来,南昌市第二金融法庭平均每年有十余起案件当事人被“黑中介”以各种名义收取高额的中介费用,让当事人蒙受不小的经济损失。
“贷款中介‘套路’满满、鱼龙混杂,该行业因‘黑中介’乱象丛生、客户对行业价值的不理解、不信任而被广为诟病。”经办法官表示,为了让融资者少走弯路,解决申请难、获批难、用款难、还款难、再借难的问题,贷款中介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规模化经营是大势所趋,同时清除贷款中介行业的害群之马也势在必行。
一方面,贷款中介行业应摒弃过去遗留的弊病,打造专业化、品牌化、正规化的贷款经纪服务机构,以品质服务意识和优质业务能力扭转贷款中介在大众心中的刻板印象。
另一方面,要让贷款中介“靠谱”起来,既需要监管之手,更需要法律之剑。对贷款中介涉嫌违规的,应当坚持监管和法律规范并行,对涉嫌严重违法犯罪的,必须严厉打击、依法制裁,铲除不法贷款中介滋生的土壤。
同时,应加强普法宣传和拓宽司法救济渠道。引导借款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擦亮双眼保持警惕,远离贷款“黑中介”的那些“坑”,准确判断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到正规银行依法依规办理贷款手续,量力为出、理性借贷。一旦陷入“黑中介”贷款陷阱,保存好相关证据,通过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法院起诉等途径,运用法律武器挽回损失。(记者 黄辉 通讯员 陶然)
来源:法治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山东洪业化工银行贷款(洪都银行贷款要什么手续)":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8961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