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活牛贷”,创建“资源池”!贵州六盘水青林乡创新思路养牛实践观察,下面是天眼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贵州六盘水小额贷款
过去,老百姓养牛,能达到10头以上的,已经算得上是养殖大户;
如今,青林乡养牛,存栏达到20头以上的养殖户,正在逐渐增多。
这是记者在贵州六盘水市钟山区青林乡获悉的最新情况。这一变化,得益于青林乡闯新路、开新局,推动养殖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新探索。
在青林乡二寨村落成的养殖场
原本是典型石山区的青林乡,立足自身实际,确立了以草食畜牧业作为主导产业,在养殖产业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新路。今年以来,青林乡开始探索搭建“政、银、企”联盟,落地“活牛贷”,创建“资源池”,助推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过去,我们的方式是‘授之以鱼’和‘授之以渔’,而现在我们要建‘池子’,让老百姓有地方‘钓鱼’。”青林乡党委书记沈诚用一句话精炼表述青林乡未来3至5年的发展思路和目标,通过政府帮扶、干部努力,一届一届接续干,做大做强青林乡的“牛”产业、“牛”经济、“牛”品牌!
引入金融活水来,注入养牛“资金池”
青林乡,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养牛专业乡”,截至目前,青林乡养牛主体达1600余户,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结构。
但是,青林乡在发展养殖产业过程中思考发现,目前养殖户虽然多,但养殖规模普遍较小,盈利能力不足,限制了发展。对于老百姓来说,养牛投入成本门槛高,如何实现提质增效,壮大“牛”产业,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针对发现的问题,青林乡领导干部开始研究“破题”方案。机缘巧合,青林乡努力的方向,刚好与金融科技从业者舒适的创想“一拍即合”。
舒适,曾在北京、贵州等地知名企业担任过总监等高管职务,从事多年金融科技相关工作的他,在做牛业金融和开发金融产品期间,嗅到了机遇,肉牛养殖,是一个比较适合金融合作的产业,可以作为金融投放标的资产,为养牛主体提供金融服务。舒适认为,金融应回归实体,创造更大价值,而农村市场广阔,是最好的实践场景。向往创业的他,想转变角色身份,亲自下场扎根实干,于是,便萌发了辞职养牛的念头。
经过前期调研,他了解到青林乡养殖产业链基础相对成熟,产业结构相对完善,产业要素相对齐全,而且创新思路较活,发展势头强劲,群众养殖热情较高;另外,从宏观视野上来说,青林乡产业底蕴良好,产业基础扎实,“牛”产业大有可为,发展前景广阔,这样的产业格局,令舒适颇为心动;同时,青林乡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提供场地等资源,服务保障措施到位,于是决定在青林乡落地创业。很快,2021年10月,舒适以金融科技创新为发展方向的贵五谷青林数字牧场在青林乡二寨村落成,并于今年3月成功引进第一批牛。
贵五谷青林数字牧场
创业之初,舒适可谓无场地、无资金。无场地,青林乡就盘活闲置资源,提供场地;无资金?那就引入金融来助力。
在青林乡党委、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政、银、企”联盟,舒适的公司实现了“生态牧业供应链金融服务”在青林乡的落地,促成了“活牛抵押贷款”创新金融模式在青林乡的应用,与金融机构密切合作,切实解决创企、合作社及农户授信担保问题。
即,把牛作为一个金融产品,落地“活牛贷”,用“活牛”抵押贷款,重构牛的价值。金融机构以圈舍容畜量作为主要授信依据,根据圈舍养牛栏位计算授信额度。第一批牛入栏,为牛配置联网芯片耳标和身份电子耳标,接入金融机构系统监测平台,金融机构可实时定位监控,跟踪掌握牛的养殖情况。完成相关流程手续后,金融机构按照每头牛一定的标准发放抵押贷款,贷款资金可用于购买牛、饲料等,存栏期间无需偿还,牛出栏产生收益,再按灵活的方式还款。
走进舒适的办公室,看见墙上挂着一个干湿度表,据他介绍,这是用来测每日干湿度情况的,观测下来,青林乡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养牛和饲料存贮比较友好。牧场正在以养殖数字化为目标积累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如:可进行精细化操作和数字化观测的维度有平均日增重、饲养日成本、造肉成本、料肉比数据等,包括圈舍日照、温度、湿度,以及饲料、进场、储存、加工、投喂、采食情况,可用数字定量。通过整合资源、挖掘数据、反向应用,“庖丁解牛”般“苦练内功”,搞清楚如何科学养牛,力求形成规范化、标准化,为青林乡广大养殖主体输出可供推广使用的现代化肉牛养殖体系、模式、技术和方法,促进当地养殖产业发展。
用撒料车给牛喂食
除了数字化,还有机械化、微生物化,舒适的数字牧场,配置有铡草机、磨面机、铲车、TMR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搅拌机、撒料车等机械化设备,基本实现从原料入场到饲料入嘴全程机械化支持,提高了饲料效应和饲养效率。同时,还用上了“微生物发酵床”,牛的排泄物被发酵剂菌种分解后,没有难闻臭味和寄生虫、虫卵等,减少粪污外排,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人工成本,解决了牛居住环境和生态环保问题,实现“绿色养殖”理念。
据舒适介绍,贵五谷公司已获金融机构授信910万元,前期收到贷款175万元。截至目前,舒适的数字牧场存栏158头牛,并于8月又引入新一批牛进场,争取实现满圈运行,计划今年存栏量达到350余头,预计资产总值1000万余元。
通过青林乡人民政府牵线搭桥,舒适的创业公司落地,加上金融机构的有力支持,青林乡目前已成功创建养牛“资金池”。
引进优质品种牛,培育本地“牛源池”
一般情况,农村地区,老百姓无法提供商品房或一些高价值物品等作为抵押,导致金融机构没有相应措施提供贷款支持。但如今,“活牛”资产化就可以作为一个抓手,这成为有效的实践。
从“北漂”到“贵漂”,从“高管”到“牛倌”,舒适的到来,贵五谷青林数字牧场的落地,接入面向肉牛产业的金融服务,为青林乡养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示范实践,在金融资源和牛源构建上,走出了最关键的一大步。舒适表示,贵五谷青林数字牧场将立足于实体产业,深耕“金融+科技+产业”模式,致力于打造一个现代化供应链公司。
贵五谷青林数字牧场负责人舒适
贵五谷公司的示范效应“破冰”了资金“痛点”,沿着这条路走,参照该模式,中小型养殖农户可根据情况和需求,分别做小额信贷、创业贷、商业贷或“组合贷”。老百姓不再愁没有抵押物,存栏牛即可是抵押物,中小型养殖农户也能贷款,既解决了资金问题,又扩大了养殖规模。
据青林乡党委委员、副乡长林金秀最新统计,今年以来,青林乡养殖主体获金融机构发放养殖贷款达4404万元。“我们努力的目标是‘牛比人多’,打下牛源基数,出栏量将会呈倍数增长。”林金秀说,以此为示范,带动青林乡养殖户实现贷款和规模化养殖的路径,目前正在一步一步行进。
青林乡拥有较好的产业基础、良好的养殖群众基础、农牧龙头企业、屠宰厂以及牲畜交易市场等。基于此,下一步,青林乡党委、政府将统一部署,联合当地农牧企业、合作社、养殖户等,一起打通“牛源”供应链。
据介绍,就目前看来,本地更多是来自外省及其他地方的牛源,因此,青林乡接下来计划打造本地“牛源保供基地”,建立链条,形成循环市场“蓄水池”,做到“收放自如”。而这些,最关键的主体,始终是老百姓。养殖农户,主要养殖能繁母牛,通过引进优质牛,进行繁育改良,边养边繁,形成本地内循环稳定牛源;农牧企业,则是规模化养殖肉牛,通过一定养殖技术进行育肥,同时也帮助养殖户解决技术、销售服务等问题,还可统一集散销售到贵州周边及全国各地。他们,互成链条式发展。
青林乡实现机械化高效养牛
青林乡不仅老百姓养殖热情高,会观察应变,领导干部也热心上心,且干劲十足。青林乡专门成立了“党员结对帮扶养殖户”方案,党员做“联络员+监督员”,包保联系养殖户,协调帮扶,解决问题。青林乡党委书记沈诚告诉记者,他包保的一位养殖户,家中原有4头牛,想扩大养殖规模,可资金困难,如今,按照落地的模式,已获放款10余万元,增购数头牛。
据了解,青林乡包保干部会定期实地深入养牛户走访问需,有针对性地开展种养殖方面的政策宣传,引导有条件的农户扩大养牛规模,了解掌握农户养殖情况、意愿、资金、技术需求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好服务,积极协调解决。不能解决的,便及时反馈,上报研判,协商解决,并随时跟踪解决落实情况等,积极发挥党员作用,为群众谋发展、拓思路、解顾虑、创收入。
围绕“牛”产业,发展“牛”产业,行动不停步,创新不止步,这就是“青林速度”!
据了解,青林乡计划全链条布局,形成“联盟体”,在项目、金融、技术等多方面,抱团带动发展,统筹提供服务,提高养殖效率。
青林乡将在“链”上发力,引进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根据发展建更多“池子”,支持更多与牛产业相关企业落地,让每个链条相辅相成,让“养牛专业乡”更具集聚效应,力争将青林乡打造成为“牛”基地,形成规模化“牛”产业园。
金融机构来“贷”动,落地企业做示范,养殖农户为主体,当地政府作保障。青林乡不断探索创新实践,赋能养殖农户发展“生产力”,调整全乡产业结构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努力走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发展之路,推动全乡养殖产业创链、强链、延链“链链相扣”,为扎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一份力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培
编辑 胡岚
二审 胡锐
三审 闵捷
贵州银行可以贷款吗
2月9日下午,一名44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在穿戴防护装备的医护人员护送下,来到贵州省某医院,这是首位抵达并入住该医院的新冠肺炎患者。
4天前,该医院刚刚改造完毕达到收治标准,成为贵州省轻型、普通型患者的救治医院之一。。
主动出击,奋战48小时
1月31日,该医院被确定为贵州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收治医院,贵州银行贵阳花溪支行从新闻上得知该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该医院询问融资需求。
该医院预计用5天时间改造281间房间以及设置856张床位用于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后续还需采购大量药品和医疗耗材,正是缺资金的时候。
为了让抗“疫”资金尽早到位,缩短业务流程,贵州银行总行紧急下放贷款权限至分行;分行采取平行作业的方式开展贷款调查和评审工作,贷审会也搬到线上进行。与时间赛跑,贵州银行总、分、支行相关条线的同事整整奋战了48小时。
贷款5000万给疫情定点医院
“乖宝贝,你和妈妈先睡,我一会就来陪你们,好吗?”贵阳花溪支行的客户经理饶毅摸摸3岁儿子的小脑袋说。
当时已是2月9日凌晨1点半,但饶毅还不能休息,因为他必须在天亮之前把调查报告撰写完毕。
“比起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来说,我在家写报告真的不算什么,他们是真正的英雄。”饶毅说,能为战“疫”一线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他感到无比荣幸。“医院的工作人员都一脸疲惫,但他们还是干劲十足,加班加点地安排收治病人需要的各种物资。”
2月9日,该医院5000万元抗“疫”贷款正式批复,第一笔1000万元贷款到账。
据了解,该笔贷款将用于采购抗“疫”工作中必须的药品和医疗耗材。
疫情发生以来,贵州银行抗“疫”行动持续开展,贵州银行贵阳管理部寻找与抗“疫”相关的企业,主动提供贷款服务,电话走访医院以及药品制造、药品流通、防疫用品制造企业。
走访中,贵阳管理部了解到一家电气公司有资金缺口,该公司是新冠肺炎某收治医院建设的电气设备供应商。目前,贵州银行贵阳管理部正加紧推进该笔贷款进度。
编辑 郝梦
校对 肖阳
编审 廖波 周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贵州六盘水小额贷款(贵州银行可以贷款吗)":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034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