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贷款和信用卡,别傻傻分不清楚!,下面是华粤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信用卡属于信用贷款吗
信用卡、信用贷款,常常会有人傻傻分不清楚。虽然都是与“信用”挂钩,但却有不小的区别。信用卡和信用贷款无论从概念、申请条件、额度、还款方式......都会有较大的区别。下面就和华粤网小编一起来做个区分。
一、信用卡和信用贷款的概念区分
信用卡又叫贷记卡。是一种非现金交易付款的方式,是简单的信贷服务。
信用贷款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担保。
二、信用卡和信用贷款发放载体的不同
信用卡:它是商业银行向个人和单位发行的,主要依托信用卡平台,而推出的信用卡及一系列的消费分期、预借现金等业务相关服务。
信用贷款:它是一种无抵押、无担保的借贷形式。发放载体可以是银行、民营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或者是P2P平台。
三、信用卡和信用贷款的申请条件不同
信用卡申请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中国大陆地区为年满18周岁的公民),有稳定的正职工作或直接经济来源,连续缴纳3-6个月的社保。申请资料需提供个人身份证和工作证明。申请手续上来说,信用卡要容易和简便的多,门槛低得多。
信用卡申请条件:申请信用贷款所填写的资料资料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结婚证、工资流水或公司收入证明、房产证、车辆行驶证、营业执照(三证合一)等。
四、信用卡和信用贷款申请时效不同
信用卡:一般要10个工作日左右。信用卡的发放机构不是当地申请的银行网点,而是银行的信用卡中心。所以从申请—资料录入—审批—快递给本人,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
信用贷款:一般要3-5个工作日。在当地会存在相关机构,申请人资料齐全的话,可很快申请成功。
五、信用卡和信用贷款审批额度的不同
信用卡额度:依据申请信用卡时所填写的资料和提供的相关证明文件综合评定核定的,首次申请额度会在5000至20000元之间,再有较好的多次使用记录和还款记录的前提下,银行会自动提额。
信用贷款额度:其审核标准会参考信用卡使用情况,申请额度一般为每月收入的多倍。
六、信用卡和信用贷款还款方式的不同
信用卡:有发卡行柜台、ATM、网上银行、自动转账、电话银行还款等方式。还款后,信用卡额度即时恢复,款项一般在当天系统处理后,即可入账。
信用贷款:一般为一次性额度,当全部偿还时额度终止,如有需求再另申请。
七、信用卡和信用贷款还款方式不同
信用卡:一般来说使用年限为3年,到期时银行会根据客户情况下发新卡。消费分期一般为:3期、6期、9期、12期、24期等,一般最长2年。最长可达36期。
信用贷款:一般为1年,最长可达5年。
八、信用卡和信用贷款利息计算的不同
信用卡:一般信用卡30天到56天不等免息期,不同银行有不同规定。信用卡日息为万分之五,即30天利息为1.5%,年化利率为18%,是比较高的。
信用贷款:贷款从出来那天就要开始算利息。利息一般按月息计算,视信用情况调整。不同的贷款机构、小额贷款公司月息不等。华粤网小编建议先在银行申请较为划算,如果资质不够被银行拒绝,再考虑民营或者小贷公司。
相信再详细对比后,各位能更好地区分信用卡和信用贷款了。在信用卡和信用贷款的选择上,要根据你的个人资金需求和急用情况,看你需求用大额还是小额,需要长期用这笔资金还是短期周转?华粤网小编认为,如果是小额短期周转可用信用卡。如果是急需大额贷款就可以选择信用贷款,额度高,办理快捷。
本文由【正义之声 • 华粤网】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信信用卡分期利息
新华社上海2月18日电(上海证券报记者 张艳芬)近期,多部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通知中,对银行信用卡分期手续费的会计计入科目类别进行了明确。
2月5日,财政部、银保监会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切实加强企业202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要求银行从事信用卡分期还款业务形成的金融资产,不得将其按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利息收入记入“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科目,或在利润表中的“手续费及佣金收入”项目列示。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在所有银行的2020年年报中,信用卡分期手续费需从“中间收入”板块移至“利息收入”板块,此举将“抽水”不少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简称“中收”)占比数据。
(小标题)分期手续费属于“利息”
“零利率”“免息分期”……这些都是银行常用的信用卡营销宣传语。但“免息”并非真的免费,银行向客户收取的分期手续费仍是其一项收益。
长期以来,信用卡分期手续费是否属于利息,一直存有争议。某股份行计财部总经理告诉记者,以往不少银行将信用卡分期手续费计入财报非息收入的“手续费及佣金”一栏,将其默认是银行卡手续费的一部分,并不属于利息收入,以此优化中间收入数据。
而《通知》提到,如果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仅为对本金和以未偿付本金金额为基础的利息的支付,应当按实际利率法计算利息收入,记入“利息收入”科目,并在利润表中的“利息收入”项目列示。
业内人士认为,信用卡的分期手续费,实际是在客户透支消费这一借贷行为基础上收取的,本质上是信用卡应还款的利息,具有利息的性质。
某股份行计财部总经理表示,实际上,针对银行信用卡乱收费现象,近几年监管多次下发相关文件,并多次进行检查清理。在此背景下,银行在会计准则方面的“取巧”空间缩窄,会计分类逐步规范,目前已有银行修改了这一项目分类。
记者翻阅2019年上市银行年报发现,目前招商银行已将持卡人分期收入记为利息收入。光大银行、中信银行也均从2019年起,对信用卡现金分期收入进行了重新分类,将其从手续费收入分类转至利息收入。
(小标题)多数银行仍待调整计入科目
“信用卡业务本身是大消费金融业务的一个分支,虽已是‘红海’,却仍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最主要的构成部分,也是增加存量客户黏性和拓展增量客户的主要路径,对商业银行具有战略上的重要性。”厦门国际银行投行与资管部分析员任涛告诉记者,会计方面的调整,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非是颠覆性的变化,特别是目前已将信用卡分期业务收入纳入利息收入的银行,影响可控。
但根据上市银行财报信息,部分国有大行的信用卡分期手续费,仍计入“手续费”板块。例如,农业银行2019年的银行卡手续费收入较上年增长18.0%,主要是由于信用卡分期付款业务收入增加。
此外,信用卡消费相关的手续费,仍是不少上市城商行“银行卡手续费”增收的重要来源。例如,宁波银行2019年的银行卡业务收入28.32亿元,同比增加10.05亿元,主要得益于该行信用卡分期付款手续费收入增长较快。
“信用卡分期收入纳入利息,意味着信用卡定价和贷款利率一样,都要受央行等管控。在资产端统一采用年化利率,会对商业银行的资产端定价产生影响,甚至会影响到LPR考核和受到监管部门的关注。”任涛认为,商业银行后续在拓展信用卡业务时,或将不得不关注信用卡定价带来的政策层面影响。
(小标题)中间收入仍需培育
某股份行计财部总经理表示,此次《通知》明确信用卡分期手续费的计入规则后,对于截至2019年末尚未对分类进行修改的银行而言,其2020年年报中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或会出现同比下降。而对于大部分银行而言,培育真正的中间收入业务还需要一段时间。
在中间业务构成中,除了银行卡手续费之外,还包括支付结算类业务、基金托管类业务以及咨询顾问类等非息收入业务。而在国际性银行的营收中,中间业务形成的非息收入往往占到了半壁江山,然而,与之相比,国内商业银行的非息收入占比较低,多数不足20%。
近年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中间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点。看齐国际银行,提高中间收入占比,成为国内商业银行轻资产转型的发力方向。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以及其占比,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家银行的综合实力,能够说明其在传统银行业务领域之外有较好的业务拓展能力,既受监管部门鼓励,也受市场关注。”任涛表示,考虑到信用卡业务是目前全国性银行以及部分地方性银行中收的主要来源,而诸如债券承销、财务顾问等中收其实贡献比例并不高,因此,此次会计调整,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商业银行的营收结构。
同时,这一会计分类的调整还将影响到银行的其他指标。任涛表示,比如,信用卡分期手续费重新分类后,商业银行利息收入的来源反而扩展了,这样会影响到银行的净利差与净息差指标,相关指标可能会相应抬升。(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信用卡属于信用贷款吗(中信信用卡分期利息)":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05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