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一小通顺贷的贷款标准(大额贷款和小额贷款有什么区别)

一小通顺贷的贷款标准(大额贷款和小额贷款有什么区别)

贷款知识 admin 原创

小额信贷“贷”动农民奔小康,下面是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一小通顺贷的贷款标准

金融产业振兴

大潮向海南

省农信社小额信贷成为全国的一张名片。小额信贷员帮农民采摘青瓜。本报记者陈元才摄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

上升为国家战略5周年纪念特刊

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指引下,

海南省农信社

通过不断创新

小额信贷模式,发展金融便民、利民服务,

逐渐发展成为

海南支农建设的主力军,使小额信贷

成为全国的

一张名片。

省农信社7年来金融便民利民服务名列全省商业银行前列

小额信贷“贷”动农民奔小康

数说

银行资产

7年后的今天,通过金融改革,全省农信总资产1362.38亿元,存款余额近1000亿元,贷款余额650亿元,迈入全省有实力的商业银行之列。

网点覆盖

七年来,海南农信社安装自助设备(ATM、CRS、BST)一千六百多台,实现全省二百零四个乡镇ATM机、BST机全覆盖。同时,农信社全面推出96588贷款送到家的贴心服务,与全国八万多农信网点联网通存通兑。

“小鹅”送贷

由农信社五百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小鹅”队伍,六年多来,累计为农民发放小额贷款一百四十九亿四千三百万元,惠及逾五十五万农户。

便民惠民

海南农信社公开承诺,对持有海南农信社健康卡、社保卡的客户实行暂免服务收费四十二项,包括转账零费用、免收年卡服务费等,让全省百姓真真切切体会农信社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利好。

-本报记者 陈怡 通讯员 袁国华

历史长河中,7年只是沧海一粟,然而,海南省农信社在这一闪而过的7年中,发生了激动人心而又充满神奇的变迁,演绎了一段精彩纷呈而又回味无穷的银行建设传奇。

7年来,海南省农信社在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指引下,在金融便民利民方面走在全省商业银行前列,是海南支农建设的主力军。坚持服务至上,是全省银行业中营业网点设置最多、覆盖最广、服务群体最大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成为全国的一张名片。

海南省农信社被评为全省金融系统的文明单位,2013年度党风政风行风评比获得公共服务综合排名全省第一;坚持科技引领,推出手机银行、“沃信顺”手机银行卡等现代金融工具。开发了一小通循环贷、一小通顺贷、一低通等金融产品。代发社保卡、健康卡,并将金融功能延伸到“两卡”领域……一系列举措推动着海南省农信社不断发展壮大,从一个传统农村金融机构转型成现代化的银行,成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过程中的鲜活实践范例。

科技引领金融支付更便捷

“青果清点好了吗?没问题的话,我会马上付款。”去年12月3日上午9点多,当得到现场卸货工人的确认回复后,屯昌县枫木镇槟榔合作社成员、槟榔青果加工农户程煌拿出手机点了几下,10多万的货款通过电子银行跨行快速支付给供货商,省去了逐一清点现金货款的繁琐步骤,节省了大量的跨行转账费用。

程煌是海南省农信社大海卡客户,随着农信社推出手机银行等现代化的金融支付工具,他的生活开始发生改变。

程煌说,以前收购槟榔青果都是现金交易,10多万元的货款经常要带在身上,担心弄丢或被盗;今年收购槟榔不用再进行现金交易,只需要通过农信社电子银行转账即可,快捷安全。

7年前,海南省农信社的科技是“老牛拉破车”,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如今,通过不断引进人才,海南省农信社拥有了一支200多人的强有力科技开发团队,自行开发了农信社所有的网络系统,先后上线50多个系统。从诞生全国农信系统第一张大海借记卡,到财政惠民一卡通、惠工卡、校园一卡通、社会保障卡、居民健康卡,商业银行具有的产品,农信社依靠科技,已经全部拥有,实现了一个传统农村金融机构向现代化的银行转型。

走进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师生们拿着农信社研发的RCC手机支付卡“沃信顺”,手机一刷就能顺利通过门禁,登记考勤,到食堂吃饭,到图书馆借书,在校园内享受到智能生活的便利。“沃信顺”是海南农信社领先的电子银行创新业务,它将移动通讯与银行卡的电子现金钱包功能合二为一。

近年来,农信社持续贯彻科技改变金融的发展理念,开发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产品无一不凸显时代特色,反应快、功能全。一小通循环贷和一小通顺贷可以线下授信,线上用信;网上银行可为客户24小时办理贷款;电话银行96588可让客户急需贷款送到家;手机银行可让客户足不出户,随心购买汽车、动车、飞机票,缴纳水电煤气费,手机ATM机上扫一扫,无卡扫码取款,安全方便。去年,海南农信社下属的海口农商行、三亚农商行还将依靠科技系统,开发并推出系列理财产品,让所有青睐农信社的客户深刻感受农信科技的魅力。

小额贷款金融上山下乡

7年前的海南省农信社,背负系列“第一”的称号:全国最后一家改革、最后一家挂牌、资产质量全国最差、历史包袱最重……7年后的今天,通过金融改革,全省农信总资产1362.38亿元,存款余额近1000亿元,贷款余额650亿元,迈入全省有实力的商业银行之列。

海南省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离不开时任省长罗保铭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穷人银行家”尤努斯的“拉钩约定”,他们于2009年找到了以小额信贷撬动农信社改革和农村金融发展的这个突破口。此后不久,省政府又在全省范围内在全国首开财政贴息小额信贷的先河,吹响了海南省农信社转型发展的冲锋号。

7年的不断求索,省农信社成功探索出“一小通”信贷支农模式,开发了党员双带致富贷款、农村诚信青年创业贷款等12种产品。

“一小通”,是海南农民耳熟能详的信贷产品,农民发展生产,只要讲诚信,就能够从农信社获得小额贷款。海南农信社创新“一小通”信贷模式,奏响了农民致富的美妙音符。

去年,超强台风“威马逊”重创海南,一拨又一拨农信社小额信贷技术员,灾后第一时间走村串户,了解灾情,现场办理小额贷款,短短两周发放给农户小额贷款达2.1亿元,帮助农民恢复和发展生产,“金融血液”唤醒了农民对这片土地的希望。

“真是送来了及时雨!”正在为灾情痛心、为生计发愁的农民和种养殖户们说,农信社小额信贷技术员送信贷上门了,他们一个红包也不拿,一点好处也不收,但贷款发放的效率却比以前更快了。

农信社500多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小鹅”队伍,给农民送去的不只是一份致富的信用贷款,更是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希望。他们坚持“不喝农民一口水、不抽农民一支烟,不拿农民一分钱”,给农民贷款、教农民技术、促农民增收、保农民还款。受到农民朋友的高度评价,点赞他们为“小额童子军,我们的贴心人”,6年多来,这支队伍累计为农民发放小额贷款149.43亿元,惠及55.39万农户。

农信社“一小通”农民小额贷款的成功推广,带来了支农扶农的示范效用,许多商业银行纷纷效仿农信社,下力气开拓农民小额贷款业务,普惠金融逐步进入农村千家万户。

惠民工程金融服务送上门

在海南百姓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能挺身而出,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太感谢你们了,特地上门为我们激活社保卡!”今年9月,海南省农信社工作人员与省社保局一起赶赴湛江,为热带科学院湛江院区1000多名职工办理社保卡及养老金存折的批量激活业务,获得热科院退休老职工的一致好评。

为进一步方便身处异地参保人员使用社保卡、养老卡,海南省信用社近期将开通96588改密业务,争取实现海南省信用社与广东省信用社的银行系统无痕对接,在湛江设立社保卡及养老金存折委托代理点,让异地参保人员真正体会和享受海南省社会保障卡“用卡一生”、“保障一生”的实用与便利。

同时,海南农信社公开承诺,对持有海南农信社健康卡、社保卡的客户实行暂免服务收费42项,包括转账零费用、免收年卡服务费等,让全省百姓真真切切体会农信社给他们带来的种种利好。

“从一开始,我们的目标就很简单:做个好银行,农民信赖的银行、政府放心的银行、监管满意的银行。”海南农信联社理事长吴伟雄总是回想起一位省领导跟他说过的话:评价农信社,关键不在于挣了多少钱,而在于帮助农民增收做了多少事,给多少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融资难题。

这样“绿色”的金融考评标准,一直贯彻于农信社发展全过程。

2011年,海南省农信社主动站出来,毅然挑起了在全省22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建立标准物业网点这个重担;2013年10月,农信社实现了空白乡镇金融网点全覆盖。7年来,海南农信社让近3万台POS机及便民服务EPOS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7年来,海南农信社安装自助设备(ATM、CRS、BST)1600多台,实现全省204个乡镇ATM机、BST机全覆盖。同时,农信社全面推出96588贷款送到家的贴心服务,与全国8万多农信网点联网开展通存通兑。

如今,海南农信社拥有网点432个,遍及全省各个乡镇,自助服务终端已经遍布城区和农村,一条连接城市和农村的金融绿色康庄大道已经形成,“金融血液”顺畅流入每一户寻常百姓家。

(本报海口1月5日讯)

海南农信社小额信贷员给万宁市礼纪镇合兴村村民们送来小额贷款。本报记者陈元才摄

热词

拉钩约定。2007年4月21日,时任海南省省长罗保铭会见了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穷人银行家尤努斯先生,并主动邀请尤努斯以海南省政府顾问的身份到海南来传经送宝,帮助和指导海南探索出一条符合海南实际的小额贷款模式。两人“拉钩”结下盟约,拉开了海南农信社以小额信贷撬动农村金融改革的序幕。

政府战略。2010年1月14日,时任省长罗保铭主持第45次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海南省农民小额贷款贴息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把小额贷款贴息上升为省政府战略。

金融工程。2011年8月4日,全省金融工作座谈会提出,用三年左右时间,实现海南金融“五个一”工程,即:设立一家海南自己的地方法人银行,一家面向全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一家总部位于海南的保险公司,一家海南的信托公司,一家海南的大宗商品期货交易中心。

科技引领。2014年6月12日,海南农信社推出50万元以下“一小通”循环贷业务,具有循环使用、随用随贷、随有随还等特点。

大额贷款和小额贷款有什么区别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勾建山作(新华社发)

近年来,由于不良网贷机构的推波助澜,一些大学生无力偿还贷款以至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屡有发生,织牢监管网络、防范校园贷风险的呼声很高。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专家表示,重拳出击整顿校园贷,必须落到实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理性消费,需要各方合力。

整治乱象,拒绝“收割”

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乱象引发各界关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发展,在校大学生群体使用互联网消费贷款的不在少数,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记者了解到,不少校园贷款平台注册简单,甚至无需资料审核,并以免息、零息分期等字眼吸引学生用户使用。但由于无收入来源,且缺乏专业的指导,有的学生常面临还不上贷款的问题。

校园贷款平台带来的隐患不容忽视。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部分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虚假、诱导性宣传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在互联网购物平台上过度超前消费。这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为杜绝“收割”,《通知》明确要求,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贷款客户身份的实质性核验,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通知》还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规范催收行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所有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信贷信息都要及时、完整、准确报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对于已发放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要制定整改计划,已放贷款原则上不进行展期,逐步消化存量业务,严禁违规新增业务。

据了解,银保监会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通知》贯彻落实工作,积极开展违规业务的排查整改,坚决遏制互联网平台精准“收割”大学生的现象,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规范市场,满足需求

如今,年轻人已成为网贷消费的重要群体。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通报中披露,网贷案件被执行人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30岁,不少是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而据广州互联网法院统计,涉网贷纠纷案件的被告近六成是35岁以下青年。业内人士认为,在校大学生的资金需求客观存在,但不能让年轻人困于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之中。整顿借贷消费乱象,有待监管持续发力,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就大学生贷款市场乱象屡次出重拳。例如,针对“校园贷”“裸条贷”等问题,有关部门及时叫停了P2P网贷机构的校园贷业务。此外,从整体来看,中国针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尤其是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监管和规范力度不断加强。2020年11月,银保监会会同央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020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会议,要求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

针对校园贷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应当疏堵结合,规范校园金融服务,维护学生群体的合法权益。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规范和健全校园金融市场,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整顿力度,另一方面要满足好大学生合理的金融需求,弥补高校金融服务的短板。

对此,《通知》也提出,为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发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遵循小额、短期、风险可控的原则。有业内人士建议,可通过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建立免息或低息的公益性贷款服务平台,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消费观,同时也为企业培育优质的未来客户。

加强教育,理性消费

部分大学生“有钱任性”的消费需求遇上“力所不及”的贷款风险,是造成不良校园贷的重要原因。对此,各方呼吁应加强教育,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

近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表示,要指导各高校结合新生入学教育、日常思政教育等工作,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财商”教育,提醒学生警惕电信诈骗和不良校园贷。

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说,各高校应定期排查学生参与校园贷的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置。利用大数据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努力做到早防范、早教育、早发现、早处置。

郭鹏指出,织牢政府“资助网”是避免大学生陷入不良“网贷”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将督促指导各高校确保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解决学生临时性、紧急性资金需求,关注发展性需求,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学生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等。

专家认为,大学生群体的信用意识尚未完全建立,过度的、不规范的信用支持往往会引发不理性消费、助长校园攀比之风。对此,学校应强化校园管理,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群体应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不要过度借贷。如确需贷款,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产品,不要轻易在不了解的网络平台申请贷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一小通顺贷的贷款标准(大额贷款和小额贷款有什么区别)":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191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