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192小课堂|千万别误听误信 修复不良征信是假 诈骗钱财是真,下面是JSCN600959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不良贷款清掉再贷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征信逐渐成为生活中绕不开的关键词,引起人们的格外重视。诈骗分子充分利用人们重视征信的心理,假借“影响征信”“征信修复”等名义实施虚假征信类诈骗行为,让不少受害者跌入了虚假征信的诈骗陷阱。
案件追溯
6月下旬,南京市江宁区市民刘先生赶到居住地附近的派出所报案,声称被一名自称客服人员的陌生男子以消除征信不良记录为由诈骗2万元。据刘先生陈述,不久前他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电话,对方称可以帮助消除网络贷款的不良征信记录。刘先生信以为真后,在对方唆使下操作手机并告知了对方验证码,结果刘先生银行卡内的2万元钱被转入了对方账户。
警方出击
直至看到手机里的银行转账信息,刘先生这才如梦初醒第一时间赶往派出所报了警。接到警情后,警方迅速出击,对涉案号码进行研判追踪,最终在江宁区某出租房内将犯罪嫌疑人吕某成功抓获。征信记录是一个人的信用历史“账单”,征信记录的良好与否,会影响到个人申请贷款、工作等方方面面。为了有一份良好的征信记录,不少人陷入了虚假征信的骗局。
郑重提醒
江苏有线郑重提醒广大群众,个人征信信息无法人为修改,国家相关部门也未推出“清除征信不良记录”等操作流程。凡是接到自称能消除不良贷款或不良征信的客服电话,不要相信对方的任何说辞,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来源:江苏有线
银行怎样处理个人不良贷款
2023年9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辽宁监管局发布了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辽金罚决〔2023〕13号),对沈阳法库富民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沈阳法库富民村镇银行)的董事长兼行长田忠进行了处罚。田忠因对公司不良贷款处置程序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贷款“三查”落实不到位事项负有责任,被监管机关作出行政处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辽宁监管局对田忠作出警告的处罚决定。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23年9月1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八条:银行业金融机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银行业监督管理规定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除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至第四十七条规定处罚外,还可以区别不同情形,采取下列措施:责令银行业金融机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纪律处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取消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任职资格,禁止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定期限直至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
本文源自金融界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不良贷款清掉再贷款(银行怎样处理个人不良贷款)":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251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