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国盈网!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银行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区块链

国盈网 > 贷款知识 > 贷款账户数24(贷款账户数是什么意思)

贷款账户数24(贷款账户数是什么意思)

贷款知识 乐居海西 投稿

购房时可用于贷款!福州首个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账户开设!,下面是乐居海西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账户数24

来自福州住房公积金中心官方消息,9月1日上午,福州首个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账户在福州住房公积金中心城区管理部成功开设。

今年9月1日起《福州市灵活就业人员缴存使用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灵活就业人员开户缴存住房公积金的,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及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在我市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相关凭证,并签订《福州市灵活就业人员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协议》。

灵活就业人员应当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由个人申报,缴存基数不低于福州市上一年度最低工资标准,不高于福州市上一年度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倍,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可在10%至24%的区间内灵活选择。

当灵活就业人群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累计缴存满24个月,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时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处于正常缴存状态且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6个月时可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贷款额度不超过灵活就业人员贷款申请时个人住房公积金账户存储余额的10倍。

福州住房公积金中心表示,下一步,该中心将继续做好政策宣传工作,持续优化住房公积金服务,积极鼓励灵活就业人群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不断扩大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让更多群体享受到住房公积金政策红利,帮助缴存职工在福州安居乐业。

来源:福州房产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文章来源:乐居买房

贷款账户数是什么意思

【聚焦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

精神需要得到满足会活得更有光彩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观察

光明日报记者 郝泽华

编者按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应对人口老龄化,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又要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满足老年人的文化需求,是避免老年人精神寂寞、提升其生活幸福感的必要举措,也是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应有之义。

今日,本版推出“聚焦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专题,带你了解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探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路径和举措。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8亿,占全国总人口19.8%,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2.1亿,占全国总人口14.9%。在人口老龄化与社会数字化交织发展的今天,我国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情况如何?出现了哪些新现象?遇到了哪些新问题?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多位老人,试从多方面管窥我国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文化艺术让老年人老有所乐

秋日雨后,北京地坛公园。作家史铁生笔下那座曾经“废弃的古园”,在文学雨露的滋养下游人如织。“我与地坛”北京书市闭幕前的那个星期日,地坛公园的一个个书摊前,买书者络绎不绝。人群中,不乏银发白须的身影。他们或拉着行李箱和小车,或拎着大包小包,穿梭在各书摊间,一边端详一边抚摸着一本本书。

“《诗经楚辞鉴赏辞典》还有吗?我昨天书买得太多,实在拿不动了,今天再来买。”62岁的北京市民顾大爷轻车熟路走到一个摊位前询问。他身形清瘦,衣衫朴素,肩头搭着一只沉甸甸的帆布包,里面塞满了历史和茶文化方面的书籍。“我往家里搬了3天的书,这次买了不下60本,有些还存在摊位没拿呢。”顾大爷说。

“我比较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买书买了四十几年,家里有上万册书,快放不下了。现在每天除了出去运动,我的时间基本都用在阅读上,一年能看100多本书。哪里开了书市,我就去采购,每次买的书到下个书市开的时候,差不多就看完了。”暮色渐沉,老人洒脱地向记者挥挥手,“下个书市再见。”

当记者见到68岁的赵春伶时,她穿着剪裁合体的碎花连衣裙,戴着太阳镜,妆容精致,身姿挺拔,正在用手机拍摄自己身后的风景,并熟练地将视频作品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全然不似年近古稀的老人。

“我在社区组织了一支舞蹈队,每周二上午和姐妹们一起跳舞,民族舞跳得较多。我喜欢在短视频平台关注舞蹈团队演出信息,还会留意新出的适合老年人跳舞的歌曲,最近准备教大家《沂蒙颂》。”她笑意盈盈地告诉记者,“每逢春节、‘五一’、‘十一’、邻里节等,我们都会承接社区活动,现在已经在准备迎新年的节目了。”

在自己名为“美姥”的短视频平台账号上,赵春伶分享了很多舞蹈队的训练日常。视频画面中,十几位老人穿着漂亮的裙子,或在社区活动室,或在公园清静的角落翩翩起舞。评论区里的老友,喜欢向她发送鲜花等表达善意的表情,她也一一以表情回复。文字不多,但其乐融融。

“观看短视频可以帮助老年人维系与亲友的情感,同时还能帮助大家拓展新的社交关系,满足老年人的社交需求,而参与制作短视频,则可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其个人价值方面发挥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王大华表示,“老年人制作短视频,或展示生活,或分享经验,可以强化老年人的参与感和输出感,满足老年人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秋日里,国家老年大学魏公村校区开始了新学期。书画学院、人文学院、生活学院、健康学院、表演学院、音乐学院等6个学院共开设58门线下课程,既有绘画、舞蹈等才艺类课程,也有手机短视频制作、人像摄影技巧等数字艺术类课程。“有的课很火,要费挺大劲儿才能抢到。”一位老人在校门口告诉记者:“之前还担心退休后闲得慌,没想到现在日程安排得挺满!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还认识了很多有相同爱好的老伙伴。咱的生活,比想象中还要丰富带劲儿!”

老年大学的课程并不“老”。“学员进入老年大学后,对自己专业水平的要求会逐步提升。他们希望自己学得更扎实、更好,也希望遇到更优秀的教师,接触更深、更新的内容。”北京某民办老年大学校长党越告诉记者:“老年大学教育课程体系需要不断迭代优化,这也是我们一直在推进的事情。”

老年人的网络生活需要更多保障

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为1.53亿,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4.64%。面对互联网浪潮,一些老年人学会了微信聊天、扫码付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网上“冲浪自由”,但仍有很多老年人面对电子产品和互联网感到无所适从。

“我总感觉自己有点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脚步,就像现在已经入秋了,可我感觉自己好像还活在夏天。”住在北京西站附近的高爷爷告诉记者,他平时喜欢看书,也知道网上买书便宜,但不知道怎么买,因为“智能手机的操作有点复杂,我学过,但记不住,只会用手机简单地接打电话”。“能不能提供一些公益或者付费的服务,比如帮我们下载一些老电影或网上挂号。”高爷爷希望社会能为老年人“触网”提供更多帮助。

就连赵春伶这样时髦的“银发族”,在网上“冲浪”时也会遇到些小麻烦。“这个平台上有很多短视频制作教程,教我怎么拍摄更好看,但有些我想学的内容,还是找不到。”赵春伶说:“我想把视频转为音频,就不会操作,有些舞蹈伴奏就弄不下来。这些要是日常生活中有人教,我们就能方便不少。”

认识到自己并不能置身于互联网之外,很多老人拿起手机、打开电脑,试探着接触、拥抱网络中的斑斓世界,但这种试探有时带着些无助甚至恐惧。“好多软件咱也不敢下载,总担心会遇到网络诈骗。”一位老人无奈地笑了笑。

为了进一步让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少些“磕绊”“门槛儿”,各方力量正在不断努力。目前,工信部已经指导1735家网站和手机软件完成适老化升级改造。从即时通信到网络购物,从出行叫车到地图导航,在各类应用程序“适老模式”或“适老版本”中,除了字号变大、行距更宽、图标和功能进一步“瘦身”外,还出现了语音播报、远程协助、方言识别等功能。各地也在逐步推出相关举措,比如,重庆图书馆打造了老年弱视和盲人读者阅览室,购入无障碍影院设备,提供“口述电影”服务,让老年弱视及盲人读者享受电影艺术的乐趣;丹东市图书馆开设“互联网+老年人”数字文化课堂,帮助老年人解决运用智能技术时遇到的难题。

“今年10月到11月,我们计划走进多个社区,举办智慧助老活动,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开一些智能手机使用方面的课程,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党越告诉记者。

“网络是老年人参与社会生活非常重要的渠道,在资源可保障的情况下,我们鼓励社会各界尽可能地教老人学习参与互联网生活的技术,跟上时代脚步。”王大华说,“此外,还应为老人提供一个友好的网络环境,如果网络大数据推送机制能辨别和阻挡虚假广告、谣言等垃圾信息,老年人的网络生活就会更有保障。”

帮助老年人在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中享受生活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一些文艺工作者创作出反映老年人生活的文艺作品,如电影《我爱你!》,电视剧《老闺蜜》《幸福院》《外婆的新世界》等,深受老年观众青睐。同时,老年人自己创作的文艺作品,也备受关注。2020年,一位耄耋老人凭借其文学作品《秋园》走入许多读者视野,她就是生于1940年的杨本芬。小说主角原型人物是杨本芬的母亲。

“年轻时我就喜欢读小说,所以对文字没有隔膜感。这种无知无畏的勇气,促使我在退休以后拿起笔,写自己的故事。我的作品没有多少虚构的内容,那些故事在生活中都有原型。”《秋园》一经出版,就凭借质朴、真诚的文字获得了许多读者的关注。随后的两年,杨本芬先后出版了《浮木》《我本芬芳》。今秋,她的第四本书《豆子芝麻茶》也与读者见面了。

“厨房大概四平方米,水池、灶台和冰箱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再也放不下一张桌子。我坐在一张矮凳上,以另一张略高的凳子为桌,在一叠方格稿纸上开始动笔写我们一家人的故事。”在《秋园》自序中,杨本芬回忆着自己最初拿起笔创作的情形。发现母亲的作品后,杨本芬的女儿章红在网络论坛上把妈妈的文字一段段发布。这些文字在感动网友的同时,也引起了出版社的注意,随后有了《秋园》。

“有些人可能觉得,人老了,只要衣食无忧就够了,但实际上,对老人而言,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同样重要。我母亲写作的动力源于对精神生活的渴望,她需要自我表达。”杨本芬有时会凌晨三点从床上爬起来看是否有读者留言,“通过网友的留言,她感觉自己与世界进行了互动,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愉悦”。

当下,老年人正以一种昂扬的姿态和面貌拥抱世界,也在一次次热点事件中,不断获得社会热烈积极的反馈。“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时间只不过是考验,种在心中信念丝毫未减。”2021年网络春晚,一批银发“学霸”卷起衬衫袖子、戴上鲜红的领结,以一曲振奋人心的《少年》刷屏网络。“我们是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我们这批老同学现在平均年龄已经74.5岁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刘西拉在舞台上话音刚落,现场掌声雷动,网友也纷纷评论:“天团驾到!”“归来仍然是少年!”“感动,希望我老了也能像爷爷奶奶们这样美好。”

“老年人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才能真正活得有光彩。精神需要可以表现为学习,也可以表现为创作、为社会作贡献。在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中,老年人不断自我实现、自我超越,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爱,感受到自己同社会的连接与同步。”王大华表示,“我们倡导老年人享受生活,而非‘养老’,是因为‘养’有需要被照顾的含义,而‘享受’则更强调为老年人赋能,激发老年人的主动性。”

在《我与地坛》中,作家史铁生写道:“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夕阳亦是旭日,老年人如是。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11日13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账户数24(贷款账户数是什么意思)":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dkzs/9683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