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小额扶贫信贷调查(下)本报记者王永群、朱走进家的蚕室。近200平方米的水泥地上铺了一层稻草,浑身亮堂、即将进入结茧状态的蚕宝宝们,肚子大,腰圆。离蚕房几十米远的一栋两层小楼,是王雪纯家的正殿。虽然家具不多,但楼里干净整洁。很难相信就在几年前他的家庭还很穷。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从小额扶贫贷款开始的。王雪纯是岳西县李安运乡李安堂村的村民。2013年,他因心脏病做了两次大手术。和很多病退的贫困户一样,他家经过两次手术,欠下了“很多债”。他自己,也是因为心脏手术,不能出去工作,只能干些轻活,工作量大了就气喘吁吁。“2013年,我家很穷。因为没文化,就靠做苦力,一年也没啥花。没钱想开茶园,亲戚也不借钱。后来才知道农村商业银行有小额贷款。第一次借了5万,养了1万只鸡。后来,我的生活逐渐好转。2015年脱贫,现在正处于转型期。还可以享受小额扶贫贷款。从去年开始,我用贷款的钱养蚕。现在我卖小鸡,卖鸡蛋,卖四蚕,年收入十几万,比以前打工好。”王雪纯介绍了他利用小额扶贫贷款致富的经历。像王雪纯这样的贫困户受益于小额扶贫贷款项目的情况在安徽并不少见。除了资金,农商行系统和当地扶贫办还满足贫困户的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农村信息不对称、技术缺乏等问题,通过金融“放贷”产业助力扶贫发展。“我记得2013年借给他钱的时候,我们问他年底的贷款利息。当时小额贷款没有财政贴息政策。事实上,没什么兴趣。我们只是想提醒他,钱是借的,记得还,要有信用意识。我们要让贫困户相信‘穷人有信用,信用有价值’,坚持‘借而不捐’的理念。”岳西农商银行行长姚刚说,他们在发放小额扶贫贷款时,秉持的理念是贷款不是免费的,银行和客户是平等主体,尊重贫困户贷款用于生产和脱贫。“激发他们内心的致富欲望,依靠自己的力量脱贫。脱贫的过程就是他们转变观念和意识的过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感受到尊严,才会主动脱贫。我们相信,这种自信自强信念的建立和影响,远比物质上的援助更为深远。”“金融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一环。金融机构要下大力气‘放、管、收’好小额信贷,把普惠金融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真正让贫困农民受益。让中国更多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尤其是农村妇女,享受到小额信贷扶贫的支持,唤起社会对贫困人口信贷价值的关注和认可,推动普惠金融在农村的发展。我认为这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和成就。”金寨农村商业银行行长薛蝌说。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j7hr0a@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直接支持模式:短鞭撬长策":http://www.guoyinggangguan.com/xedk/22877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官方微信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